
周小川
“未來政府需做好三點:一是加強金融機構間合作;二是更多地使用項目所在國貨幣直接融資和結算;三是注重項目建成后的合理定價和管理效率,提升項目回報率。”
——9月12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在出席俄羅斯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居民間儲蓄率較高,民間資金數量大,應利用好民間資金,同時,“一帶一路”大多數項目具有商業可行性,相關國家應利用好發債、股票等手段融資。

潘功勝
“目前,境外投資者的投資規模占我國債券市場比重仍然較低,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近期一些具體制度安排取得較大進展,投融資便利性進一步提高,環境更為友好。”
——9月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則、基礎設施安排,支持境外評級機構入市開展評級業務,鼓勵境內基礎設施與國際交易平臺加強合作,營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

范一飛
“我國金融標準化事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現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金融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基本實現對金融部門和金融功能的全覆蓋。”
——9月6日,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8年工作會議”上表示,金融市場的開放呼喚金融標準提供更多支持,要強化金融標準供給,在金融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及熱點領域發揮標準的基礎性支撐引領作用,推動金融標準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王受文
“中國雙向投資的發展,不僅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也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9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2018國際投資論壇”上表示,截至2018年7月,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接近2.1萬億美元,外資企業為中國貢獻了10%的城鎮就業、20%的財政收入和將近一半的進出口業績,與此同時,中國對外投資也達到了1.88萬億美元。
9月4日,人民銀行和全國工商聯聯合召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會議上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這次采取銀企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就是要搭建銀企對接的橋梁,形成長效溝通機制。在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之際,采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等“幾家抬”的辦法,激發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暢通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也要準確把握小微企業平均生命周期短、首次貸款難、風險溢價高的客觀規律,構建服務小微企業的商業可持續模式,加強風險防控。“金融部門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政策、發債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視同仁。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通過市場競爭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