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萍 程嘉祥 王建還 東珠加
摘要:“黨員1+6”人才培養模式是青海民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以核心價值觀為內核,以一名黨員學生為主,帶動一個宿舍6名新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主要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模范帶頭作用,以系列活動把學生凝聚在組織周圍。發揮學生黨員作用,解決教學管理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文章以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分享“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活動經驗。闡述深化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黨員1+6”活動品牌,凸顯學院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特色理念。達到加強基層黨建、和諧穩定校園教學管理目的。
關鍵詞:“黨員1+6”;核心價值;升級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教育的發展。對高校的教育工作要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以此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黨員“1+6”活動正是適應這一背景要求,為學生黨員提供實踐平臺,使其成為校園正能量的傳播者,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達到學院基層黨建和諧校園的目的。
一、學生管理困境
(一)師生比困境
師生比大,這是工商管理學院的困境。就財會專業而言,師生比為1∶26 ,管理人員與學生比為1∶75,專職管理人員與學生有效管理供需矛盾突出。其他專業同樣存在類似問題。于是采取專業教師任務多元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彌補這一缺口,以便達到或接近標準要求,但是仍然存在校園管理風險。如,學生受教育以課堂為主的內平臺和以網絡為主的外平臺之間,有形和無形的方式之間,良莠不齊的信息與網絡文化教育的局限性之間,學生三觀的引導和教師資源有限的輻射之間,都存在著矛盾的統一問題。讓以核心價值觀為主軸的思想政治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專業教育,需要建設一支具有優秀政治思想的學生黨員隊伍,解決其中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黨員與學生之間近距離跟進,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青海民族大學區位特征決定,需要學生黨員隊伍發揮自身管理作用,彌補師生比大的缺口,使教師和管理者及時掌握風險點,既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能力,又能實現穩定校園的目的。
(二)與時俱進與傳統管理模式的矛盾
首先,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前后表現不一。偶有“經濟人”會有自利的行為,在大量的信息量面前難以真正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作用。其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師生身份差異,專業課課時和內容與生源基礎及上大課以及授課形式單一等矛盾,傳統的說教式管理面臨與時俱進的要求。需要從教育角度提供載體與平臺,以便改變這種現狀。
二、學生自我管理基礎
從工商管理長期學生黨建工作可知,部分學生為了加入黨組織,認真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集體活動。專業學習成績優秀,能發揮帶頭作用。數據顯示,大二到大四學生中,學生黨員與學生比為1∶4。這為解決管理問題,化解校園矛盾,低成本擺脫師生比大的管理困境提供了管理基礎。假如校園成為優秀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施展的平臺,一方面可及時彌補校園管理中的教師“缺位”,監管“空白點”。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與黨性。以黨建帶學建再促黨建,符合青海經濟發展,基層社會穩定的需求。
基于問題解決途徑的研討,在貫徹落實省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提升計劃,以及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核心指標》背景下,進一步加強本科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開展了黨員“1+6”活動。該活動以思想動員、培訓工作、確定標準、啟動儀式、組織考評、持續結果等步驟,打造“黨員1+6”培養模式品牌。
“黨員1+6”活動最大化優秀學生黨員作用。將學生自我管理納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政治素養培養的學生管理模式,根據時代背景進一步升級“黨員1+6”活動品牌。建立健全“三會一課”制度,完善入黨程序和核心價值觀等相關培訓內容體系。開展烈士陵園掃墓、參觀原子城等活動引導教育,提高學生黨員理論水平。在活動中樹立榜樣,以選聘結合、強化監督等方法,提高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養,實現環境育人目的。并不斷升級,以實現黨的先進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為目的,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三、“黨員1+6”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黨員1+6”活動概念界定
所謂“黨員1+6”活動,是青海民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總支組織發起的學生自我管理活動。以大1名學生為活動對象,選拔1名優秀學生黨員定期深入新生宿舍進行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談心、指導活動。該活動以黨員建立黨章學習小組為主,以學業、社團活動帶動6名新生,以此和分管宿舍成員一起成長、進步的管理培養模式。該模式以“傳、幫、帶”作用,發現、培養新生中的優秀學生為切入點,培養其承擔起校園文化、思想傳承責任。通過優秀的生活組織者、宣傳者、奉獻者而成為新一代校園黨建接班人為目的。
(二)前期準備工作為平臺搭建奠定基礎
第一,籌劃。2013年初,學院黨總支籌劃在學生黨員中發起“黨員1+6”活動。開學后利用每周教工例會和學生班會進行黨的知識、黨員義務、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宣傳教育活動進行前期思想動員。以座談、培訓、談心、討論等形式,在學生黨員中發起“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研討會”。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以“談心、指導”為載體,以“做好一項工作,帶動一個宿舍,幫助一名困難新生”為主要內容的“黨員1+6”活動。
第二,選拔。選拔范圍為大二到大四年級學生黨員,需要政治立場堅定,無違紀現象,個人素質過硬,專業學習成績優秀,各方面表現良好者優先。
具體條件:擔任班級班長或團支部書記、學習委員等職務;擔任班級黨支部副書記或支部組織委員、支部宣傳委員;在學校、學院社團中擔任相關職務者等,能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在黨支部活動中表現優良,無違紀,可優先考慮。
具體做法:明確選拔標準,確保活動有效。確定“四項”選拔標準。學生黨員是學習上的標兵,生活上的模范。參選學生黨員嚴于律己,身心健康向上。務實求真,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崇尚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具備健全的人格。具備“做好一項工作,帶好一個宿舍,幫助一名困難同學”的服務能力與素質。
平臺搭建。根據標準,從97名報名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中,選拔25名參加活動。通過“1”的選拔,支撐起活動平臺。起到穩定新生,穩定校園的作用。
所謂做好一項工作,即根據自身和本班實際情況,發揮特長,在學生黨支部和班級從事一項具體的工作。
所謂帶動一個宿舍,即在所負責的宿舍倡導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引導和營造濃厚的學習風氣,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促進宿舍同學互相尊重、互相謙讓、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氛圍。對于宿舍中可能發生的矛盾沖突,盡力疏導及時化解與上報,及時解決在萌芽狀態。學生黨員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同學,要及時幫助做好情緒疏導與說服教育工作。
所謂幫助一名困難新生,即根據所負責宿舍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對一”幫扶小組。積極督促困難新生認真上課,克服惰性,增強自控能力和信心。在生活上主動關心困難學生,及時向學院黨組織反映,并幫助采取助困措施。
第三,要求。首先,面向大一新生每周進宿舍3次以上交談,以書面記錄,作為學生工作檔案存檔。其次,在談話中傳遞正能量。最后,黨員需不定期向老師匯報新生情況,對于黨員指導的新生,老師進行定期談話,便于了解和指導學生向正確方向發展。
(三)儀式啟動的意義
財會專業“黨員1+6”活動,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實踐活動。2014年10月16日,正式啟動“黨員1+6”活動。學院領導就開展“黨員1+6”活動的目的、意義等進行了部署,并為參加本次活動黨員頒發了黨徽,提出在新時期要“加強黨性修養,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者”的總體要求。
四、“黨員1+6”活動的成功經驗
(一)踐行黨員義務,增強學生管理能力
通過“黨員1+6”活動,學生增強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宿舍文化建設,宿舍衛生創優,有顯著改善。增強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真正讓“黨的形象樹起來,黨的旗幟舉起來。”拓展學生黨建工作空間,校園基層黨建工作為專業職業道德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黨建破解了校安工作盲點
開展學習黨章、對照黨章找差距、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系列活動,強化學生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黨員權利義務的認識。培養了一批骨干黨員,破解了校安工作盲點。“黨員1+6”活動要求學生黨員引導新生遵紀守法,增強自律觀念,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發現有異常情況,班主任、輔導員能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掌握學生信息。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好校園穩定工作。
(三)健康文化建設增強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黨員1+6”活動通過開展團隊拓展訓練、“讀書工程”、核心價值觀學習交流等活動,增強了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發揮黨員“傳、幫、帶”作用,學院學風建設明顯好轉,學生黨員成為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傳播者、踐行者。
(四)“黨員1+6”活動為素材的案例成果
“黨員1+6”活動從內容上明確了 “三個一活動”的具體內容。從范圍上涵蓋了全體新生,從實踐上搭建了學生黨員發揮引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平臺,從效果上達到了加強基層黨建、和諧校園工作的目的。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傳承校園文化,成為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組織者、傳播者、參與者,打下了堅實的基層黨建基礎。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超過80%,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學風建設明顯好轉,違紀率顯著下降,增強了校園安全穩定。“黨員1+6”活動被學校列入《青海民族大學關于“大學生黨員發揮引領模范作用的探討與實踐”項目化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
《以“黨員1+6”活動為抓手促進良好學風的建立》獲得省教育工委優秀案例三等獎。《“黨員1+6”活動 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入選青海省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案例選編(中共青海省委組織部)。
五、“黨員1+6”品牌可持續性發展模式啟示
(一)多種形式引領可持續性發展模式
為“黨員1+6”活動成效的可持續發展,工商管理學院一方面加強對學生黨員先進經驗事跡宣傳報道,營造良好校紀、校風、學風,起到示范效應。另一方面,定期對學生黨員培訓,檢查工作記錄,加強管理,及時匯總和解決新問題。通過中期經驗交流會、期末總結表彰會、基層黨建工作研討會等形式,起到積極引領的作用,使“黨員1+6”升級而成為可持續性發展品牌。
(二)學生黨員延伸黨建工作
學生黨員通過深入新生宿舍,以拉家常、聊天等方式,消除其脫離父母的不適應感與孤獨感。將校園安全教育、民族知識教育、宿舍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職業生涯規劃、網絡利弊等內容輸送給新生。對各民族風土人情等進行講解,避免新生之間由于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的摩擦。引導新生處理好學習與實踐,學業與社團活動、課堂學習與自習、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的關系。“黨員1+6”進一步升級為新生依賴的品牌。
(三)“黨員1+6”升級品牌模式
“黨員1+6”在財會卓越人才培養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進一步從專業角度構建“黨員1+6”為核心的財會卓越人才培養的升級品牌。在專業建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中,將“黨員1+6”升級為職業道德建設的品牌。財會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無論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優化,還是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教學管理規范化,強化專業品牌特色,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奠定思想基礎,增強服務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
(四)加強考評,有效運用考評結果
考評小組根據黨員發揮作用情況每學期定期組織一次考評。根據工作計劃、總結、日常工作記錄等,通過走訪、實地征求意見等方式,對其工作考評,目的在于取得成效。如,所負責宿舍整體狀況的改善情況,差的要有進步,優秀的要繼續保持。所幫助同學學習成績要有明顯進步等。將考評結果直接作為評選優秀學生干部和評定學生黨員工作、黨員民主評議、預備黨員轉正、年度評優評獎推薦,以及“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學生黨員加分項目的重要依據。以此給予財會專業“黨員1+6”活動這個品牌不斷升級,得到可持續發展。
青海民族大學2017年基層黨建項目深化“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活動,打造財會專業“黨員1+6”品牌升級版;2016年卓越人才培養建設項目“卓越財會人才培養”;2016年-2017年度本科教學研究項目“互聯網背景下財會專業優秀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方法探索與實踐”(2016-BKJXYB-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