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荊秀萍 路鵬 路暢 齊曉東
【摘要】近年來,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自殺等極端事件時有發生,校園貸將大學生逼上絕路也有大學生自身原因,大學生生命觀的異化和扭曲造成了校園貸的可乘之機。因此,通過心理咨詢案例分析大學生生命觀異化現狀及成因,了解受校園貸侵害的大學生的心理行為成因,提出降低校園貸對大學生侵害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生命觀異化 校園貸 心理咨詢案例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滄州地區大學生生命觀現狀調查及教育研究”一般項目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8115。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18-02
近年來,校園貸悄然在大學校園內流行,校園貸以低門檻、易操作,過度宣傳等方式誘導大學生過度消費,讓大學生逐漸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嚴重時甚至造成大學生自殺以結束無盡的債務和內心痛苦。不僅影響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給家庭也帶來深重的災難。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從法制與監管角度提出了防范“校園貸”的諸多措施,想要杜絕“校園貸”對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還是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防止大學生生命觀異化,過度追求物質享受陷入“校園貸”圈套無法自拔。
1.案例概況
家境普通的X進入大學之后,覺得周圍同學花錢都比自己多,他很羨慕別人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一次和同學去了酒吧玩,覺得那個“世界”很新鮮,人們在酒吧里都玩的很開心,于是和酒吧的老板商量留下做兼職,晚上兼職,可以掙到比其他同學做兼職兩倍的工資,而且去酒吧消費的人大多出手闊綽,X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多享受生活。
一學期之后,看見周圍的同學們都有筆記本電腦,只有自己沒有。他也想要買個筆記本,回家的時候跟媽媽提起,媽媽覺得學習上用不到電腦,暫時不買,等到大二了再說。X被媽媽拒絕后,使用手機瀏覽網頁的時候,偶爾發現了校園貸的廣告。廣告宣傳很誘人,小額貸款,X覺得自己完全能夠負擔,如果生活費不夠還貸款的話,平時不上課還可以打工。就這樣,X開始了借款和還款的艱辛歷程。開始還能勉強維持還款,但是后來發現還不上的時候,就又找別的平臺借錢,借款就像滾雪球一樣,一下子從幾千塊滾到了十幾萬。
X在咨詢室回憶說,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都不睡覺,去酒吧打工,就怕早晨九點,九點一到各種催款的信息就來了,覺得自己都要崩潰了。也不敢跟家里人說,也怕讓同學知道。即使白天,也魂不守舍,每天覺得自己腦子里在想“怎么還錢?”
半學期的時間,X一下子瘦了20多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看著其他同學無憂無慮的上課,去食堂吃飯,覺得他們都生活在天堂,而自己生活在地獄。兩個月時間,頭發幾乎都白了,此時依然不敢求助,每天默默承受這巨大的壓力。他說:“我看著陽臺,就想跳下去結束算了。這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是頭。有一次,我都拉開了窗戶,我們宿舍一個哥們剛洗漱回來,看見我前探身子,扔了臉盆,就拉住了我。他抱著我,大喊其他同學,他們幾個把我拽了回來?!蓖瑢W們告訴了班主任,然后學校聯系了家長。X的媽媽開始幫他還款,親戚朋友開始勸他不要再借錢。經濟負擔消失了,媽媽開始一天十幾個電話聯系他,在學校同學們始終陪著他,可是他開始逃課、厭學,回避他人,只想自己在宿舍躺著,時常跟媽媽發脾氣,覺得什么都不想做。
經過咨詢,X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認識到“校園貸”對自己和家人造成的傷害,也分析了自己陷入“校園貸”的心理歷程:開始羨慕別人的物質生活,貸款很簡單,覺得自己可以負擔,后來,越陷越深的時候擔心家人的責備不敢說,不敢求助,等到無力承擔,已經造成心理崩潰,想要一死了之的時候,依然沒有求助,在自己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時想要選擇“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在心理咨詢師的陪伴下,分析了自己“想死”的心態是要逃避現實,完全顧不上還有父母,后來很后悔自己當初想要跳樓的決定,并且很感激室友及時發現了他,救了他。咨詢過程中,還敘述了事后總跟媽媽發火的原因,“自殺未遂”之后,媽媽變成了驚弓之鳥,隨時擔心孩子做傻事,一天十幾個電話,一旦沒有及時接電話,就會打給室友,同班同學,心里知道媽媽的擔心,但是還是忍不住要擺脫母親的“遙控”,造成母子關系緊張。
2.大學生生命觀現狀分析
近年來,高校自殺事件偶有發生,校園貸逼死大學生的報道也經常出現。大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階段,但是對社會風險的防范意識不強,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和追求物質享受的心理,這給“校園貸”造成可乘之機。但是,“校園貸”之所以能屢屢入侵大學生的生活,甚至將大學生逼上絕路,和大學生自身生命觀出現扭曲和異化不無關系。
2.1忽視生命價值
對生命價值認識不清,缺乏正確的生命觀教育引導,造成一旦出現應激事件不能夠及時調整壓力和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而是選擇“自殺”來作為逃避問題的終極手段。案例中的X事后很慶幸,自己被同學們攔了下來。“沖動性自殺”大多是人在強烈的情緒喚起時出現的一種自殺行為,這種自殺行為一旦被中止,那么清醒之后的自殺者就會后悔自己的自殺行為,出現自殺行為的“校園貸”大學生大多是因為覺得自己走投無路造成的,從案例中,生命觀異化造成了最終險釀悲劇。大學生對生命價值的忽視造成了在遭遇應激壓力和心理崩潰的時候不會選擇求助、獲取社會支持,而是選擇以結束生命來解決問題,完全忽略他們這一非理性的行為對家庭造成的巨大傷害。
2.2生命意義感缺失
盲目追求物質享受,缺乏正確的人生信仰,缺乏理性的消費觀念,從眾和攀比引起的“校園貸”借款現象比比皆是,將自己的滿足感和價值感寄希望于外在的物質條件,而忽略自身努力挖掘才能,發展自己的生命追求,造成大學生對“校園貸”發出的誘惑無法抵制,陷入物質追求怪圈,失去了大學生應有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
3.大學生生命觀異化原因分析
3.1自身原因
大學生的自身發展尚不完善,自我統一性尚未完全形成,看待事物缺乏理性,容易盲目跟風和過度高估自己的自控能力。
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生命觀認知,面對巨大困難和挫折不會使用積極的應對方式,不會獲取社會支持,造成遇到困難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和孤獨感,容易引發自殺意念的產生。
3.2外界環境
大學生目前處于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各種文化與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的好奇心強,探索欲望強烈,容易接觸到各類信息,辨別力不強的大學生容易受到消極文化的影響,失去了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目標追求,開始盲目追求享樂和攀比,造成虛度時光、對未來感到迷茫,追求功利價值和物質享受。
家庭的過度保護和過度期望,對學習成績的盲目崇拜造成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狀態、生命觀教育缺失,孩子在遭遇問題的時候,擔心家人的指責和埋怨,不敢或不能夠及時求助,獲得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容易造成陷入“校園貸”的學生到死都沒有想到跟家人求助。
4.大學生生命觀異化的防范措施
強化生命觀教育。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要加強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到生命的美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只有一次,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在學校教育中加入責任教育,幫助大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個人的生命不僅屬于個人,還屬于自己的家庭、朋友和整個國家與社會,應該珍惜生命。加強大學生的挫折教育,提升大學生抗擊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幫助大學生認識到積極應對挫折和困難的重要性。
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案例中不難看出,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是考慮問題并不全面,容易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技巧,所以,高校應該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大學生自我意識飛速發展的特殊時期,對自我認識越全面,越深刻,就越容易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正確認識青春的含義,不再沉迷于物質享受,轉而追求個人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的人生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陶金花,毛桂榮,李娜.大學生生命觀現狀調查及教育反思[J].中國電力教育.2011,5:164-165
[2]徐穎,劉明瑛,劉憲亮,李冬霞,楚新艷,孫勇.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分析[J].衛生軟科學.2006,20:476-478
[3]邢秀穎,劉晶,周振,王艷艷,唐迪,周密.生命價值觀、完美主義水平與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1045-1047
[4]高鵬,孫茂,張彥昭,孫汶雯,葉嘉毅.高校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激影響因素相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0:41-42
[5]戶曉玲.因校園貸引發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一例[J].校園心理.2016,16:239-242
[6]劉春元.大學生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0,9:45-46
[7]岳娜.大學生校園貸問題現狀及對策探究[J].濟寧學院學報.2017,38:100-104
作者簡介:
李立(1986-),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心理。
荊秀萍(1965-),碩士,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路鵬(1983-),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路暢(1990-),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齊曉東(1980-),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