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李鵬杰 毛雙法
【摘要】解剖實驗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不適宜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具體實施中,采用了啟發式教學、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提高了解剖實驗課的教學效果,解決了以往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解剖實驗課 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239-01
行動導向教學法就是指由師生一同所明確的目標來引導教學過程,基于此學生經過全面且主動的學習,常見的形式包括項目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而人體解剖學是醫學專業中內容較多、難度較為復雜的一門學科,并且實踐教學內容占比非常高,因此實驗課是解剖課的核心內容。而以往的解剖實驗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知識,不重視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實驗教學效果逐漸下降。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采取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突出“做中學、學中做”特色,特別符合注重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教學。因此針對解剖實驗課的特點,以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專業能力和素質為目標,結合我校的實際環境,我近年來我嘗試將行動導學教學融入解剖實驗教學中,將“行動”融入教學中,具體心得如下。
1.啟發式教學
由于解剖實驗教學中,教學內容過多,復雜抽象,名詞術語過多,理解記憶較為困難。而且傳統的教學法是以教師講解為主,輔助器官標本、掛圖、PPT等,但是總體效果不佳。因為無論采取了那些教學資源,本質上還是填鴨式教學。學生學習的方法仍然是死記硬背。我校高職專業的學生知識基礎較差,但是他們思維活躍,喜歡臨床相關的問題。在學生實驗課中,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不同的內容。比如對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以觀察繪圖為主,來掌握一些上課時不容易掌握的內容,不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并通過一些啟發和其他同學的幫助,完成課堂目標。激發他們更好的學習,變被動的“灌輸”式為主動的“汲取”式。
2.項目教學法
這種方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法中最主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實驗課前,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如學生小組的分工,教學任務的完善,實驗設備的準備等。在課上教師將本次實驗課的任務進行下發。學生通過完成教師下發的任務,一步一步的掌握本次課所學習的內容。最后引導學生對小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展示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將知識內化為綜合能力。而教師則進行點評、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這種教學法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承擔了不同的角色,互相交流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學習。并且在解決問題中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作為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種,能很好的讓學生在教學中既成為踐行者也成為觀察者,將經驗的學習和團隊的精神融為一體,是非常符合解剖實驗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在課中,讓學生兩兩配對,相互作為醫護人員和病人來進行操作教學,教師予以現場指導。比如讓學生認識咬肌、胸鎖乳突肌等標志。因為學生經常看書、看圖甚至看大體老師均能正確識別,但是遇到活體就犯錯誤。通過角色扮演,讓他們相互的觸摸、辨認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行動導向的框架下,對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抽象的內容變生動,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課程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我們還需要不斷的思考,總結,推動行動導向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在高職教學領域中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靜華,張學棟,馮永謙.淺談行動導向教學中課堂氣氛難調節的原因與對策——以高職獸醫專業《動物解剖生理》課程為例[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11):105-106.
[2]牛靜華,王憲濤,陳元波.淺談高職《動物解剖生理學》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