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地理位置毗鄰中國,能源資源豐富,近幾年來是我國主要能源貿易進口國,也是我國最大的能源貿易伙伴。本文在分析中俄能源貿易發展優勢互補的現狀基礎上,分析了中俄能源貿易面臨的機遇,并根據分析總結了未來與俄羅斯能源貿易合作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俄能源貿易 機遇 發展趨勢
一、中俄能源貿易發展現狀
我國傳統能源資源的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而俄羅斯則是能源富有的國家,這正好與我國形成優勢互補,一躍成為我國的能源的進口大國。
(一)石油能源貿易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石油能源進口大國,而俄羅斯是我國進口石油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石油能源貿易量逐年增加。2013年以前石油貿易量每年增幅不大,但從2013年開始我國從該國進口的石油總量迅猛增加。從2013年的2434.8萬噸增加到2016年的5238萬噸,俄羅斯也一躍替代了沙特阿拉伯成為我國進口石油最大國家。
(二)天然氣能源貿易現狀
我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能源的貿易中也頗有廣泛的合作。2012年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能源數量只有5.2億立方米,2013年增加到48億立方米。2014年中俄兩國簽署了4000億美元能源協議,高茲普羅姆公司每年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東西伯利亞天然氣。從此開始,我國與俄羅斯天然氣貿易進入了一個新臺階。2015至2016年,我國從俄進口的天然氣總量都在300億立方米以上,合作前景廣泛。
二、中俄能源貿易面臨的機遇
(一)歐盟下決心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
烏克蘭危機將使歐盟下定決心降低對俄能源依賴度,同樣使俄羅斯下決心推進能源出口的多元化,為此俄羅斯調整了國家能源戰略重心,將其轉移到亞洲。
(二)美國頁巖氣革命的興起和成功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興起和成功改變了全球能源生產與需求的格局。美國準備以液化天然氣的形式向亞洲地區國家出口頁巖氣,要想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站穩位置,俄羅斯必須開拓中國等亞洲有關國家地區的新市場。
(三)“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的契機
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哈塞克斯坦期間提出了“絲綢經濟帶”戰略構想,這有利于中國西部加強與俄羅斯地區的經貿交流和合作。兩國商定要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為契機推進能源合作對接,做好能源合作的長期規劃,實現雙方能源合作可持續發展。
(四)俄羅斯急需擺脫經濟困境
受克里米亞危機的影響,俄羅斯經濟在相當一個時期處于低速增長期,這期間俄羅斯經濟發展需要能源部門支撐。因此俄羅斯以后將會強化能源部門的發展并將能源出口的重心轉向亞洲。
三、中俄能源貿易發展趨勢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穩步開展,中俄能源合作正迎來最好的時期。能源貿易合作已經邁向雙向投資的新階段;傳統的油氣資源合作會轉為新型的能源合作。基礎設施更完善,以降低能源貿易成本;完善政策,同時解決貿易壁壘帶來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嘉涵.互聯互通——中俄現行,中國貿易報,2017-09-05.
[2]李君臣,管清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開創共享新格局,2017- 08-27.
[3]馮乃康,李揚.“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印”能源合作前景淺析,當代世界,2015,11:3-
作者簡介:安博(1997-),沈陽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15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