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珍
摘 要:想要歷史課堂“活”起來,教師就可以嘗試開展班級討論。班級討論能夠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氛圍“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歷史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對歷史課堂班級討論進行研究,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精心準備班級討論內容、注重提高班級討論質量、全力推進班級討論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班級討論;課堂氛圍;學習興趣;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8-002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歷史課程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之外,還要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歷史知識的講解,束縛于歷史教材框架之內,而要不斷嘗試創新教學方式,注重開展班級討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歷史課程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歷史課堂“活”起來。班級討論在目前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已經有所應用,教師需要借助教學實踐不斷完善與創新,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精心準備班級討論內容、注重提高班級討論質量、全力推進班級討論發展,進一步活躍歷史課堂氛圍,讓學生快樂學習,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一、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
班級討論主題尤其是歷史課程的班級討論主題,與平時一般的課后討論題或作業題具有本質區別。歷史課程的討論主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培養學生思考歷史問題的思維能力。歷史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自己班級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及其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結合歷史教材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以一個未知的歷史問題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未知知識的潛在探索意識,從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歷史課程,提高歷史思維能力。除此之外,班級討論主題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直接影響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歷史教師要將班級討論主題的設計放在重要位置上,主題的精心設計是歷史課堂“活”起來的關鍵所在。
歷史教師在進行班級討論主題的設計時,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確保班級討論主題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例如,班級討論主題的設計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具有科學性的班級討論主題是班級討論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需要遵循啟發性原則,班級討論活動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梳理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歷史知識框架,所以班級討論主題必須具有啟發作用,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當然,班級討論主題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遵循趣味性、創新性等原則。遵循這些原則,能讓班級討論主題更加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完成歷史課程教學目標,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成績。
二、精心準備班級討論內容
為了避免班級討論過程出現偏差,無論是歷史教師還是要參與班級討論的學生都要根據班級討論主題進行精心準備,確保班級討論活動的順利開展,并通過討論獲得知識的儲備與能力的提升。對于歷史教師來說,精心準備班級討論內容要從學生、教材和教學目標三方面入手。要做到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生特點,對歷史教材內容要爛熟于心,能夠準確把握歷史知識學習中的重難點,同時能夠以歷史教學目標為中心設計班級討論內容。對于學生來說,要根據歷史教師提供的討論主題與思路進行相關歷史知識材料的準備,并提高自己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師生雙方精心準備,能夠增強師生對歷史課程班級討論活動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動力。
師生雙方都要重視班級討論活動,并為此做好準備工作。例如,歷史教師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之后,要將歷史課堂討論主題告訴學生,提供班級討論活動的主題思路,同時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要求或者給學生提供準備討論素材的途徑,給學生一個進行班級討論活動的切入點。除此之外,歷史教師還要在準備階段將學生分成不同討論小組,確定討論結果匯報者。學生則要根據歷史教師提出的要求認真準備相關材料,并進行組內討論學習,形成最終的匯報成果。歷史教師要提供自由討論的機會,確保班級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積極性。
三、注重提高班級討論質量
要提升班級討論質量,教師就需要明確認識到自己在班級討論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清晰認識到教師是班級討論活動的主導者和引導者,發揮的是輔導作用和管理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明確學生是班級討論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主體,發揮的是主體作用。歷史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確保班級討論質量的提升,避免班級討論活動流于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其回到班級討論的正軌上來。歷史教師自身素養決定了班級討論質量能否提升,因此,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
班級討論活動是可控的也是不可控的,討論內容、討論形式和討論主題都可以事先進行設計,而討論氛圍、學生情緒和學生思維等是不可控的,這決定著班級討論活動質量,歷史教師需要靈活應對。例如,討論剛開始,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課堂會出現沉默現象,這時教師需要提出適當的話題,提供學生討論的切入點,改變沉默尷尬的局面,引導學生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當進入自由討論的階段時,學生討論熱情達到一個頂點,情緒變化明顯,討論氛圍也很熱烈,可能會出現爭吵現象,這時教師需要及時發揮主導作用,控制學生情緒和討論氛圍,將學生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四、全力推進班級討論發展
精心推進班級討論發展,將班級討論落實到歷史課程教學中去,讓歷史課堂“活”起來,是新課改對歷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班級討論的持續進行與發展,需要以民主、和諧的課堂為基礎。只有當學生能夠切實感受歷史課堂的變化,能夠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能夠在歷史課堂自由發言,班級討論才能在歷史課堂中逐步發展。教師與學生不應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應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有利于學生歷史思維培養,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也有利于班級討論活動在歷史課堂中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全力推進班級討論發展。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當有學生提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時,歷史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能責怪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觀點,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此同時,歷史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新穎想法單獨提出來,讓全班同學進行討論與交流。教師最后進行評價與總結,指出其中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以及在日后學習中需要加以規避的地方。自由的表達空間、平易近人的教師、活躍的學習氛圍以及從學生角度出發設置的討論內容,都能促進歷史課堂班級討論活動的發展,促使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班級討論能讓歷史課堂“活”起來,而這需要歷史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歷史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對歷史課堂班級討論進行研究,精心設計班級討論主題、精心準備班級討論內容、注重提高班級討論質量、全力推進班級討論發展,盡最大努力促進班級討論在歷史教學中的實踐,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活躍歷史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雷.我的歷史“111”高效課堂體會[J].中學課程資源,2012(11).
[2]楊東霞.探索高效綠色的歷史課堂[J].時代教育,2014(10).
[3]黃若靜.初中歷史課生本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4]戴新榮.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J].新課程研究,2010(04).
[5]黃彬,王德清.課堂討論教學模式的功能與構建[J].教學與管理,2007(06).
[6]翟羽佳.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D].揚州大學,2017.
[7]陳佳欣.探究式教學方式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8]姚佳琪.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