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們說的資產評估,即資產價值形態的評估,是指專門的機構或專門評估人員,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標準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貨幣作為計算權益的統一尺度,對在一定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評定估算的行為。我國的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勢頭很好,但是現階段對資產評估的學科性質還是爭議很大,有三種主流學說,分別是管理學科學說、經濟學科學說、綜合性學科學說。三種爭議都是有道理的,沒有絕對的是非問題,但是在此我們僅討論是將資產評估專業納入經濟學還是管理學下好。
一、從資產評估行業的產生看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資產評估是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企業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在引進國外評估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十多年來,資產評估從無到有,業務范圍、種類、數量日益擴大,資產評估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資產評估業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重要的一個中介行業,對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無疑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國有企業的改革必然要求資產評估
和國外資產評估行業的自然發展相比,我國資產評估業的產生與發展與國有企業改革緊密相連,是政府部門推動的結果。這其實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不僅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的要求,還因為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絕對大比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始于1979年,1991年國務院以91號令的形式辦法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定國有資產產權或者經營主體發生變化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
(二)產權改革和產權市場發育要求資產評估
產權流動和重組行為中存量投資方式的出現,是資產評估業發展和轉達的直接推動力。在存量投資過程中,出資人是以存量李婷北京農投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資產來出資的,必須明確各出資者的出資數量,以確定未來投資收益的分配,這就要求對存量資產進行較為準確的價值評估。
(三)以市場為紐帶的對外經濟交往呼喚資產評估業的誕生和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技能的過程中,中外合資、合作、對外長期投資和對外出售產權等行為不斷增多,這必須要求合理確定中外雙方的交易低價。
在推動我國資產評估業的產生和發展的因素中,不僅要看到對資產管理進而追求最大市場收益的情形,更要意識到資產評估在整個市場活動中是一種經濟行為,它是為市場中的資產追求一個合理的價值從而進行最優配置爭取收益的最大化。不論是國有資產還是個體法人存量資產的投資評估,都是基于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的管理,即他們評估的目標是實現資產的價值,而不是管理,管理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和過程。
二、從經濟學與管理學角度看
(一)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即經濟運行本來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在前文也提過,我國的資產評估是為適應國有資產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有人因此以為資產評估應隸屬于財政學,就比如廈門大學的資產評估學術碩士就設置在經濟學院的財政系。但是,一個學科的性質不能由一個國家的政策來決定,政策是一時的,是會變動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資產評估是經濟學價值理論的運用,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根植于經濟學的價值理論。
(二)管理學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如用運籌學、統計學、心理學、行為學等來定量定性分析。
管理學有三大構成:管理主體、管理對象、管理媒介。如果強行把資產評估行為類比成管理行為的話,其中資產評估的對象——資產作為管理對象是沒有爭議的,資產評估評估的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關系(產權),同管理很類似;而資產評估的收益法、市場法、成本法等則可以視作管理媒介,但問題是管理主體應該是誰,資產評估師還是資產評估業務委托方。資產評估師是整個資產評估過程的實際操作人員,理應可以視作管理者的角色,然而資產評估師本身不能處置資產,他必須是獨立的第三方,資產評估業務委托者相比于評估師更適應管理者角色。
另外一種認同資產評估是管理學的學者認為資產評估發軔于國有資產管理,與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有較長的淵源關系,是他們的延伸,理應歸屬管理學科。他們主要是從資產評估與會計的研究依據、計價基礎、研究理論和準則體系均相互借鑒與利用,以及兩者的研究對象、職業監管部門等方面的相似性進行論證。但是,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借助于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資產評估評估的是資產的公允價值,再寬松一點的說法是市場價格,它強調一個時點的價格,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緊隨市場走動。論據本身站不住腳,沒有相對充足的理由將資產評估劃入管理學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