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的博物館已經以多種功能和多種層次服務于社會,在現代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博物館陳列展覽作為博物館實現其社會職能的重要手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博物館平面設計在當前博物陳列展覽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從博物館工作實際出發,通過對博物館平面設計概念的認知、博物館平面設計的特殊性以及在實際工作的延伸性,來嘗試探討博物館平面設計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平面設計;博物館平面設計;設計原則
1 平面設計的概念
“平面設計”一詞譯自于英文“graphic design”。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交叉性學科,平面設計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內容。牛津高階英漢語雙解詞典中“of visual symbols(eg lettering,diagrams,drawings)”指“文字的、書寫的,圖表的、繪畫的”。英文譯名中的“graphic”可以解釋為“圖形的、印刷的、雕刻的、繪畫的、書寫的”,故很多人將“Graphic Design”翻譯成“圖形設計”“印刷設計”“平面設計”等。
《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一書中王受之闡述道:“所謂‘平面設計,指的是在平面空間中的設計活動,其設計的內容主要是二維空間中各個元素的設計和這些元素組合的布局設計,其中包括字體設計、版面編排和對插圖、攝影的采用。而所有這些內容的核心在于傳達信息、指導、勸說等,其表現方式則是建立在現代印刷技術基礎上的。因此,平面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印刷設計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他將“平面設計”界定為“所有二維空間中的、非影視的設計活動”,“特指印刷批量生產的平面設計作品”。
如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不同文化激烈碰撞,人們對“平面設計”概念產生了不同理解。平面不僅僅局限于二維印刷的范疇,其更多的指一種與信息傳達相關的設計類型總稱。平面設計已經開始朝著多媒體設計的方向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2 博物館平面設計
博物館平面設計作為博物館形式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博物館平面設計具備傳統平面設計所具備的內容和特質,也是基本運用字體設計、圖形設計、版式設計、圖像處理、攝像藝術等手段,對展覽進行最直觀的傳達和解說,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
2.1 工作范疇
從廣義上來講,博物館平面設計涉及了展覽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說貫穿了博物館展覽工作的始終。從狹義上來說,它主要承擔著對陳列主題大綱文字、圖表以及圖片、照片、插圖等藝術創作的展覽內容信息的處理,肩負著對陳列內容藝術形象的二次創作、解釋和傳達主題信息的重要使命。從博物館平面設計工作性質出發,主要包涵導覽圖、海報、序廳、前言、結語、單元圖版與文字說明、文物說明、招貼、宣傳冊等內容。
2.2 博物館平面設計的特殊性
博物館平面設計不同于其他行業平面設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二維空間設計,最初的藝術創作活動就已經立足于展覽多維度、多空間、多角度的環境因素中了。它更像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多面手,盡其無所不能。但與此同時,它又受到多方面條件的制約。例如,藝術創作過程中要依據確定的陳列主題和內容,要與展覽環境中相關的展品、色彩、照明、材料等因素相融合。博物館平面設計有別于其他行業的平面設計,不能夠天馬行空地設計,總體要遵循基本的設計規律。
2.3 博物館平面設計原則
首先,遵循陳列大綱原則。要準確、扼要、有力地表達不同主題的大綱內容,絕不能擅自改變陳列大綱的內容,從而誤導觀眾接收錯誤而混亂的信息。同時還要注重深入梳理、挖掘陳列大綱內容。一個優秀的博物館平面設計師,還同時必須是一個合格的博物館學專家。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刻理解、讀懂陳列大綱所傳達的內容信息,才能夠有意識地去整合文字與圖片之間的邏輯關系,才會細致地考慮字、行之間的排列,整理和強化層級之間的關系,重新構架視覺邏輯,使信息能夠更直接地傳達給觀眾。
其次,遵循簡明易懂的原則。參觀一個展覽是很費時費力的,合理安排平面設計的內容與展品之間的協調關系非常重要。大多數觀眾并不愿把時間花費在觀看一大段文章上,這就要求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要合理安排設計內容,多采用以圖形設計為主、文字為輔、展品為重的展示方法,多輔助一些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版面設計,針對個別重點展品做一些重點的介紹。對于大多數的展品介紹不必過多、也不能太少,要做到心中有數、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再次,遵循平面設計基本原則。一個好的設計,總是能讓人賞心悅目、身心愉悅。博物館平面設計工作發展到今天,一改過去單一、扁平化的文字、圖形堆砌的形式,邁向了豐富、多元化的美學體系中來。Robin Williams在其著作《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中說到了平面設計的四大基本原則:對比、重復、對齊、親密性。其中對比的基本思想是要避免頁面上的元素太過相似。如果元素不相同,就應該讓它們截然不同。要讓頁面引人注目,對比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重復是讓設計中的視覺要素在整個作品中重復出現,可以重復顏色、形狀、材質、空間關系、大小等,既能增加條理性,還可以加強統一性。任何東西都不能在頁面上隨意安放。每個元素都應當與頁面上的另一個元素有某種視覺聯系,如果多個項目之間存在很近的親密性,它們就會成為一個視覺單元,而不是多個孤立的元素。這有助于組織信息,減少混亂,為讀者提供清晰的結構。這四大基本原則不僅適用于平面設計的領域,也同樣適用于設計的其他領域。掌握和利用好這一原則,大大地提升博物館平面設計的水平,讓觀眾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美的力量。
3 博物館平面設計的延伸
3.1 空間延伸
前面在博物館平面設計的特殊性里已經談及博物館平面設計已經不單單是傳統意義層面上的平面設計了,在博物館展覽工作中,往往必須與展覽空間、復原場景、多媒體等相關因素產生聯系。不能只考慮二維空間里的內容和關系,空間設計也已經成為平面設計中重要的考慮因素。例如,我們在設計圖版、圖表時,就必須同時考慮柜內外圖版層級之間位置、大小、顏色等關聯性,還要考慮與展覽空間中多媒體元素、場景信息等元素的關聯性。可以說平面設計已經不單單是主題內容的表達和敘述,它已經從獨立的平面工作范疇中脫離出來,并入到陳列設計這個大環境中,成為陳列設計中極為重要而無法替代的組成部分。
3.2 表達方式延伸
博物館平面設計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平面設計,傳統的平面設計大致的媒介都是通過紙來實現,而博物館平面設計不僅局限于紙的利用范疇,還要通過展板、燈箱、亞克力、多媒體材質等復合型的輔助材料來完善。展板是所有輔助材料應用中最多用到的,它具有制作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點,可以通過對展板的分割、組合來達到強化主題內容的作用。燈箱、亞克力字體等材質一般是混合使用,可以用在序廳、單元說明、重點場景刻畫等方面,主要對展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既突出展覽主題,又加強觀眾視覺上的感受。多媒體更多的是一種動態展覽展示,聲、光、電在如今的展覽中層出不窮,互動式的數字技術,讓原本沉默寡言的博物館突然增添了活力。同時,觀眾從旁觀者的身份一下轉化成參與者,這種改變拉近了博物館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有的博物館甚至建立了3D、4D電影室,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獲取知識和信息,寓教于樂。這些表達方式的延伸,大大提升了博物館平面設計的水平和層次,也將博物館平面設計帶入了新的領域。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文化不斷繁榮,博物館事業也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同時人們走進博物館的次數也越來越多,這就對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平面設計作為博物館展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傳統意義層面的平面設計顯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陳列展覽工作的要求。只有不斷地研究和挖掘博物館平面設計的功能和內涵,才能適應新時代下博物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
[2]劉花弟.新時期中國平面設計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6.
[3]郭萌.博物館展示環境中平面設計的特殊性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4(9).
[4]鐘梅.解析博物館展覽中的平面版式系統設計[J].首都博物館論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