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 隨著我國與國外交流的加深,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求學,這對我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分析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在來華留學生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希望為高職院校的留學生人才培養提供幫助。
關鍵詞: “一帶一路” 留學生 人才培養
早在2015年,國家就已經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我國的高校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增加國外留學生來華求學的人數。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海外留學生規模必然迅速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不受國外留學生重視的高職院校必將面臨接收和培養國外留學生的任務。必須看到的是,與絕大多數重點高等院校相比,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普遍缺少管理和教育國外留學生的經驗,無論是招生工作還是之后的教育、管理都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的留學生培養質量,在提高高職院校知名度的同時維護我國高等教育的形象。
一、高職院校留學生人才培養中出現的問題
(一)留學生招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接收的外國留學生主要是通過留學生所在國的學校或中介推薦等形式來華求學。這種通過第三方來華求學的方式不僅缺乏足夠的穩定性,而且對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更大。除此之外,通過第三方能夠招收到的學生規模不可能太大。在一些中小城市,這些地方的高職院校對于外國留學生更加缺乏吸引力。通常情況下,來華的留學生更加愿意去本科院校。即使需要就讀高職院校,也會傾向于選擇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就讀。除此之外,對于高職院校招收外國留學生并進行教育的問題,我國政府并未制定針對性的招生和教育制度。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以自主招生的形式招收留學生。在招收過程中,必要的監督監管機制并未隨著來華留學生的增加建立起來。與我國的經濟、科技及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相比,“一帶一路”周邊一些國家比較滯后。然而在招生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對于學生來華之前所學的專業知識和中文水平并未進行系統測試,盲目追求本校的留學生規模,甚至不惜為了增加留學生數量而降低錄取標準。在這些學校中,一些留學生在來華之前并沒有系統地進行漢語學習,來華之后無論是學習還是日常交流都面臨大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質量無法保證,不利于我國留學生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語言和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我國高職院校來說,針對留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還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并且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在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中,能夠與各國留學生進行流暢交流的教師數量難以滿足越來越龐大的留學生規模。在師資力量的建設工作上,學校和政府都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和資金,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師資培訓和招聘制度建設。一般來說,來華進行學歷教育的留學生在第一年主要進行漢語學習,而在之后的第二到三年時間里才進行專業課的學習。對于大多數外國人來說,學習漢語是比較困難的。留學生想要在一年時間內掌握漢語并利用漢語進行學習與交流無疑更加困難。然而在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留學生在二年級開始都是跟隨普通學生一起進行專業課學習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學生的學習質量根本無法保證。在我國高職院校中,目前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院校或專業開設了針對留學生的英語教學班級。與之相對的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對留學生都使用漢語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接近半數的留學生感覺到學習吃力。
(三)留學生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等都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與不同國家的留學生進行交流,解決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是留學生管理人員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此外,留學生管理教師還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文化素養,從而才能從容地解答留學生在學業方面遇到的各種困難。然而在現階段,我國部分高職院校的留學生管理人員,尚不具備足夠的經驗,導致對留學生的管理難以有序進行。此外,在一些高職院校中,針對留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獎學金制度和宿舍管理制度等都不夠健全。在留學生的生活與學業方面產生問題時,學校難以進行行之有效的處理。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高職院校留學生人才培養的幾點措施
(一)將質量作為招生的唯一衡量標準。
為了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近年來我國正在不斷擴大留學生的招生規模,并在這一過程中加強了和周邊國家的教育合作。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保障自身的留學生教育和教學質量。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吸引留學生,就不能在招生過程中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只有持續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人才。另外,必須對報考留學生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查。此外,針對外國留學生漢語水平普遍不高、學習吃力的情況,我國政府應該制定出留學生漢語言水平標準,同時嚴格審查我國高職院校的留學生招收資質,以免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加強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制定了針對留學生的法律法規。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外國留學生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在這樣的前提下,高職院校必須以服務者的姿態對留學生進行日常生活上的管理。對于留學生的合理要求,學校必須在能力范圍內給予滿足。然而必須看到,隨著中外交流的不斷深入,外國來華留學生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舊有的管理制度和法規已經難以保障高職院校對于留學生的有效管理。因此,筆者建議國家認真調研現階段我國外來留學生的基本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的留學生管理辦法,從而為高職院校提供行之有效的留學生管理方法和制度。此外,我國高職院校必須遵守留學生管理的有關法規,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校的留學生管理規定,為留學生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對于高職院校的留學生來說,在開始留學生活之后,學習成績就成為對其進行考核的重要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對留學生進行定期的學業考核,保障教學質量。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差的留學生,學校應該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幫助。對于其中經常無故曠課,違反校規校紀的留學生,學校應該在屢次教育無果的情況下給予警告、勸退甚至開除處分。此外,留學生不遠千里來中國求學,在生活上往往由于語言障礙等原因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對留學生的生活必須給予足夠的關心和合理的照顧。最后,隨著來華留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一些并不具備留學生招生資格的學校也會在留學生的招收工作中魚目混珠。針對這一情況,政府必須針對高職院校嚴格進行留學生招收和教育資格審查,將那些不具備留學生招收和教育資質的院校和根本不具備辦學資格的所謂“大學”剔除出留學生招收隊伍。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決定留學生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是教師隊伍的質量。由于留學生所在國家與我國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因此教師必須主動適應留學生對教育的需求。針對現階段我國一些高職院校缺乏能夠進行留學生教育的優秀師資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決:首先,我國高職院校可以和外國的同類型高校合作進行辦學,并在合作辦學的過程中積極引進對方的優秀師資并學習其辦學的先進經驗。其次,高職院校可以在內部選拔一批優秀教師去外國的優秀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在提高其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其與留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最后,對于我國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來說,前面兩點受限于學校的規模和所能夠承受的成本而很難辦到,學校必須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學校應該針對留學生教育的特殊性,將重點放在外語、教育學和交際能力等上。此外,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并完善留學生教學管理評價機制,從而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留學生,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
(四)建立健全針對留學生的獎助學金體系。
在美國、日本和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獎學金與助學金的發放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正是在這套完整的獎助學金發放體系下,這些國家才能夠吸引足夠多的優秀留學生。在很多國家,獎學金與助學金的發放是學校、政府與相關企業共同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很多民間組織為留學生的生活提供幫助。與之相對的是,現階段我國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留學生獎學金發放體系。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學校、企業及民間組織必須加速行動,建立多元化的留學生獎助學金資助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必須制定相關的政策,在建設獎助學金體系方面對學校和企業進行引導。其次,高職院校在建立留學生獎學金發放機制的過程中,應該主動聯系企業和民間組織等社會力量,為留學生教育提供支持,幫助更多品學兼優的外國留學生,使更多尚未來華留學的優秀學生產生來華留學的想法并加以實行。最后,企業可以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的留學生設立專項獎學金,用以資助品學兼優的外國留學生。這樣做不僅可以加強企業與高職院校之間的合作,而且可以吸引一些企業急需的優秀留學生到企業中就業,充實企業的人才隊伍,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結語
當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招收周邊國家的留學生。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留學生人數的增加可以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必須看到的是,當前我國有關留學生教育和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留學生管理與教育的相關經驗,在留學生的招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本文做了一些研究,希望有助于高職院校留學生管理與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
參考文獻:
[1]丁德軍,趙曉玲.“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國際合作教育留學生的引進與培養[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01):72-74.
[2]王曉嵐.高職院校留學生培養體系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0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