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艷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種具備較高實效性的新型農業技術不斷涌出,對于促進農業發展及其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使農民所具備素質以及種植技術的科學含量對于農業生產而言,具有了越來越高的影響力作用。本文將對創新玉米種植技術加以闡述和探析。
關鍵詞:創新;玉米種植技術;思考;農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80
玉米作為遼寧省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的農作物之一,對促進鐵嶺市的經濟水平提升同樣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想要有效提升鐵嶺市的玉米種植質量以及效率,就需要對相關的新型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及分析,并通過合理引進多種具備較高實效性新型技術的方式,提升玉米種植農戶的經濟收益,進而促進整個鐵嶺市乃至遼寧省的農業經濟發展。玉米種植面積在我國農作物種植總面積中占據較大比例,同時,玉米也是我國人們不可或缺的主要糧食之一。由此可見,采取多種方式提升玉米的實際種植產量以及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進行高質量的玉米種植技術創新工作,不僅有助于提升玉米種植農戶的實際經濟效益,也有助于促進相應地區的整體經濟以及農業發展[1]。
1 玉米種植技術創新途徑
1.1 種植地擇選
基于玉米種子所具有的種類較多且較為復雜,以及每種類型的玉米種子對于環境以及土壤的需求不盡相同的原因,所以,想要有效促進玉米產量提升,就需要以所擇選玉米中的實際特點,以及其對于環境和氣候的現實需求等,進行高質量的種植區域擇選操作;在實施具體的種植區域擇選操作時應注意的是,切勿于重工業污染及其周邊區域,進行玉米種植操作;應在實施實際的種植操作以前,對相應區域及其周邊的土壤環境等進行詳細的考察,并做到對其實際的營養以及水量存儲狀況進行合理明晰,有助于更好的實施后期的玉米種植工作,對促進玉米種植質量的提升以及進行高質量的后期種植管理具有積極意義。
1.2 擇選優良品種
在實際對具有不同種類的玉米實施種植操作時,基于其所具有的個性特點不盡相同等原因,其對于環境的實際需求相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想要有效提升玉米種植效率,則應重視優先對不同區域的玉米種植環境實施詳細調查以及研究,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優良的玉米種植品種擇選操作。如大豐26玉米照比于誠信16玉米而言,對于種植距離的要求相對較低,且成活率也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抗病性能,因此,可將其種植于相對具有較長積溫時間的春播早熟區域。
1.3 合理種植
需要重視嚴格遵循科學原則實施具體的玉米種植操作;應優先明確玉米種子的實際種植距離,并通過對其進行合理密植的方式,使玉米種子可以具有一個高質量的生長發育過程,對提升其整體生長發育質量具有積極影響;應以不同生長期玉米需水量不同為基礎,對其實施有計劃的灌溉以及施肥操作,并應重視對所施用肥料進行科學的成分調配操作,以使玉米植株可以更充分的吸收自身所需營養。
基于玉米植株在不同生長期具有不同生長速度的特點,相對的,其在不同生長期內,對于養分以及水分的需求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且倘若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養分以及水分供給操作,將會使其果實出現干癟、缺水等問題,所以,有效提升玉米種植質量的有效方法也包括,在實際進行玉米植株種植的過程當中,對其實施多種具備較高實效性的抗旱操作,以促進其儲水能力提升,降低其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缺水等問題的可能性。
1.4 進行高質量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實施玉米種植工作的初期階段,為各種病蟲害的頻發期,因此,在此階段中對玉米植株進行高質量的病蟲害預防以及控制操作十分具有必要性。應利用多種具備較高科學性以及實效性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對未遭受病蟲侵害的植株個體進行良好的預防工作,對正在遭受病蟲侵害的植株個體進行科學的治療,同時,也應重視在尚未發現玉米植株出現病蟲害情況時,對其進行適時的監督以及檢查,并通過實施多種類似于藥物防治等手段,降低其患病可能性。
1.5 重視提升新型技術推廣力度
要求有關政府以及部門等,提升對玉米種植的資金投入量,以使得相應的科研人員可以具備更好的研發環境以及設備等,對推進玉米種植技術創新進程具有積極意義;應重視引進多種有效的新型設備以及技術等,以使我國的玉米種植領域可以具有更好的發展;應從玉米種植農戶的實際需求角度考慮,對其進行適當的政策以及資金補助,以提升其種植熱情,對促進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有效地創新操作,是促進遼寧省玉米種植質量以及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促進玉米種植農戶的經濟效益提升,以及促進相應區域的農業以及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在具體實施玉米種植的過程中,應重視進行科學的土地、種子擇選以及合理密植操作等。
參考文獻
[1]楊慧蓮,王海南,韓旭東.我國玉米種植區域比較優勢及空間分布——基于全國18省1996—2015年數據測算[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38(6):9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