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是提高土木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土木工程中,結構設計是施工技術的應用依據,而施工技術是結構設計目的實現的重要保障,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環節進行闡述,然后對二者的關系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協調二者關系的具體建議,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技術;關系分析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對于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為了給人們帶來優質化的服務,就需要對建筑的功能性、舒適度等進行優化,這就給土木工程的項目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目前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結構較為復雜,而支持這些復雜結構的恰恰是施工技術,二者之間相互依賴、缺一不可,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方案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然后針對結構設計方案選擇恰當的施工技術,以此來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設質量。
一、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環節與施工技術環節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筑類工程設施科學技術的統稱,不僅指利用材料設備進行設計、施工等技術活動,同時也指建造在地上或是水中為人類、軍事、科學研究提供各種幫助的各種工程實施。例如,房屋建設、道路、鐵路、運輸管道、電站等。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的銜接直接影響土木工程的發展狀況,以下本文將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環節與施工技術環節進行簡要的概述。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環節: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環節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首先是土木工程結構方案的預想階段,預想階段主要是指工作人員依據工程目標和施工地區的勘察報告,預想土木工程的施工形式,并且以此為依據,對土木工程的承重、防震系統等進行初步的設想。其次是土木工程結構的計算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工作人員需要將與方案有關的各項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對其可行性進行研究,如,對土木工程內外部荷載、組合值系數、準永久值系數展開計算。最后是土木工程結構的確定階段,在數據計算后,要檢驗其是否滿足工程施工以及國家的使用需求,并對方案中所存在的誤差環節進行修復,對方案進行確定[1]。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環節: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術主要是針對圖紙使用相應的技術來完成施工,例如,混凝土施工技術、深基坑施工技術、邊坡施工技術等,通過對我國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地區的眾多土木工程建筑的調查發現,該地區的土木工程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施工技術,傳統施工技術不僅會浪費施工原料、施工時間,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2]。并且調查結果顯示,施工技術不健全也會給施工過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在進行土木工程的施工中,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研究,從而將施工技術的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之間的關系
站在結構設計的角度進行分析,在設計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人為主觀成分,通常設計師都會將土木工程中的結構使用、外觀效果等理想化,沒有對其是否滿足施工技術的要求進行考慮,但是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卻可以對結構設計的流程提供依據,進而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進度與安全性能。而施工技術也可以將結構設計中所應用的功能、外觀設計、技術等充分的體現出來,確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3]。例如,在我國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地區的道路橋梁設計中,設計人員首先要對橋墩、路基材料、路基類型等進行合理的選擇,對其參數等進行綜合的考慮,這就為施工技術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在利用相應技術施工的過程中也可以將結構設計方案的預期效果體現出來。所以無論是在土木工程建筑安裝構建的施工中,還是混凝土結構、地基、橋梁的施工中,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都需要進行密切的配合,尤其是在衡量的面積進行設置上,更需要保證各個部位的銜接性,從而為土木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協調措施
(一)深基坑支護方面協調措施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是施工的重點與難點,現階段我國在深基坑支護設計方案主要依據的是建筑總平面圖,根據平面與對基坑的側壁高與圖紙情況的數據進行收集,最后交由施工單位的設計人員進行自行的設計,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這種結構設計方案已經無法滿足施工需求,使得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針對這一現狀,企業要加大資金的投放力度,引進現金的計算機技術對結構方案所涉及的數據進行收集,進而有效提高企業的施工效益,實現利益的最大化[4]。
(二)鉆孔灌注樁施工方面的協調措施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與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施工人員在施工圖紙中要將工程中所應用的機械設備進行標注,并且為了確保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協調性,工作人員在采用相應的技術進行施工時,要嚴格的按照圖紙方案中標注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并且為了避免在施工現場的污水進入到關注樁的施工中,可以采用旋挖機來進行現場施工,從而有效的提高單樁的承載力。
(三)提高土木工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是確保二者協調性的施工首要措施,在21世紀,我國土木工程對于技術進行了創新,這就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現階段我國土木工程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普遍抱有拿固定工資的傳統觀念,并不具有相應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管理意識,進而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懶惰、散漫等狀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協調性更是無從談起,想要統籌二者之間的關系,提高土木工程總體質量水平,施工單位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企業可以高薪聘請一些專業院校畢業的人才,這些人才通常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為基礎[5]。其次,企業需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要以跨學科課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要點為主,從而有效的促進工作人員進行思想上的融合。在培訓結束后,企業也可以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對工作人員的培訓結果進行檢驗,并且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來發揮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的提高土木建設工程的總體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具有互相協作、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質量,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引起重視,首先要對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具體環節進行探討,然后對二者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最后采取恰當的協調措施確保二者的銜接性,進而為土木工程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樹芬.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5(19):77-78.
[2]韓金金.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0):286.
[3]江溢濤.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J].商品與質量,2018(11):87.
[4]楊帆.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J].數字化用戶,2017(30):109.
[5]吳鐵峰,馮玉娜.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之間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8):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