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有效的控制窯尾溫度,促進水泥燒成過程中的溫度滿足實際需求,結合控制整個燒制溫度控制及成本節約的原則,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紅外測溫技術。對于整個得窯尾溫度的控制,需要利用熱電偶來實現,由于需求溫度較高,所以對于熱電偶的利用效率要求較高,因此如何實現有效的窯尾溫度的最大化利用,同時能夠控制整個預算成本,成為現階段相關技術人員考慮的問題。本文結合紅外測溫技術,對技術原理及相應的控制系統的利用進行相應分析,以實現有效的工況。
關鍵詞:紅外測溫;窯尾溫度;應用
0引言
窯尾溫度的需求值在1100℃左右,且按照此溫度的需求,整個的設備的設計及相應的使用壽命都會縮減,鑒于此,為了有效的控制設備溫度引起的相關的硬件損耗,研發并利用有效的技術手段促進整個窯尾溫度的達到,且不會因此降低整個設備的使用需求。在此環境及理論背景下,開發了相應的利用紅外技術實現對窯尾溫度的高溫需求,本文對紅外測溫技術進行了相應的分析。
1 紅外測溫技術簡介
1.1系統工作原理分析
紅外測溫技術是結合現有的技術內容,在以窯尾溫度測量技術背景下開發出來的,與相應的紅外熱輻射技術相關,對整個的系統溫度進行相應的測量,以保證整個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對于紅外測溫儀的光點探測部分,由于整體的需求不同,所以對于整個系統結構的主要系統功能性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紅外測溫技術是通過光電探測技術,結合現有的電信號技術,對整個的儀器信號進行相應放大的過程,且按照相應的算法進行信息集成,將需求的數據進行信息化處理,確保整個溫度信號的傳送及相應的現場控制需求的不斷實現,將溫度信號及相應的電纜傳送的相關技術內容進行分析,以實現整個溫度上下限的報警數值。
1.2紅外測溫技術特征分析
由于需要克服整個系統需求溫度高的現象,且整個的控制溫度的范圍需要結合相應的技術內容進行創新,因此在整個的控溫環節中,應以實際的溫度需求,結合現有的紅外測溫技術,對整個的溫度范圍進行相應分析,以實現對整個紅外測溫技術內容的分析。由紅外測溫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其應用的測溫范圍較廣、且在紅外測溫技術應用過程中需求維護量較小、可靠性高,又加上其是非接觸式的測溫,因此在熱電偶使用壽命短的情況下,需要解決成本高的缺憾,因此應以實際的應用為基準,準確測定需求的溫度,進而利用紅外測溫技術實現整天窯尾溫度的實現。
2紅外測溫系統組成及功能實現
2.1系統組成
該系統的組成部件較多,且硬件的構造及連接的實現相對復雜,又由于其要承受高溫的影響,因此材料的耐高溫性能需求較高,結合整個系統的利用,其主要的構成部件有:自動清潔裝置、紅外測溫探頭、儀表箱(含有溫度顯示)、綜合信號電纜、信號輸出電纜、DCS系統、裝置退出進氣系統、裝置推入進氣系統及相應的冷卻系統進氣等,結合現有的精密過濾系統和壓力表,實現對整個紅外測溫系統的工況的有效處理及結合。
整個系統結構中,測溫探頭是核心部件,其能夠實現對整個窯尾溫度的測量的精確度的實現,另外其外包一層相應的不銹鋼保護筒、保護筒延長器和相應的紅外測溫儀等裝置,能夠有效的避免高溫損害,使得整個測溫過程能夠保障整個紅外測溫設備的有效性。紅外測溫儀為測溫裝置,其能夠結合現有的內置瞄準鏡,實現對整個測量數據的準確傳輸,有效的保障紅外測溫儀測溫的范圍在100-1300℃,滿足整個窯尾溫度的測溫需求。測量精度在1%左右,確保溫度測量的準確性,經處理后將溫度值轉化為4~20mA 電信號傳輸到現場控制箱,并上傳到DCS 系統。
自動清結皮裝置采用氣動原理:當窯尾內壁結皮對紅外測溫儀的能量傳輸通道形成遮擋時,通過壓縮空氣推動耐高溫推桿對結皮進行清理,確保紅外能量的傳輸通道通暢,保證溫度測量的準確性。自動清結皮裝置通過控制儀表箱內的時間繼電器設定清結皮的周期,時間繼電器設置兩個參數:根據壓縮空氣的壓力來設定工作時間time1=3~5s;根據窯尾的實際結皮情況設定清理周期time2=2~10h。
通過實際的工況,對于整個的紅外測溫的技術應用,其應結合現有的紅外探測技術實現對整個設備的有效分析,由于整個的作業現場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油分和水分,因此在相應的設備帶來損壞的過程中會直接破壞整個系統的作用,進而將整個的紅外測溫的系統結構及相應的過濾裝置進行有效分析,實現對整個氣源中油和水的處理,保證了整個氣源干燥性及清潔性的大大提升,進而提升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2.2紅外測溫系統功能的實現
2.2.1 測溫檢測位置的選取
對于測溫探頭來說,其需要按照實際生產的需求,結合現有的生產使用現狀,對整個的設備利用相應的探頭位置控制,選擇窯尾煙室的側面,進而實現對整個需求方向的整體利用方面的使用效果。對于檢測孔內的相應設備的安裝半徑來說,其按照相應的使用說明,結合現有的預先安裝好的相關的鋼管,對于與地面之間的夾角有效的設置為50°,因為結合現有的測溫儀,其可以利用的相關的測溫系統需要結合現有的測溫儀進行外側的測溫,從而對于整個需求,應按照相應的檢測孔的位置實現對空間延孔的軸向延伸方向的至少2m。因此整個檢測孔的位置應與實際的位置進行相應分析,實現對檢測場地中心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2.2.2有效的探溫信號的傳輸與實現
以基本的信號傳輸為例,其是結合相應的現場信號的使用,將整個的信號處理內容進行相應分析,實現對電纜傳輸信號的有效作用的分析,進而對相應的熱源及主要的電磁干擾的熱源設備進行相應分析,實現對整個熱源的由低壓柜的提供,進而實現對整個信號電纜的使用需求,從而滿足測溫儀中對于整個電纜溫度控制的有效性分析,將現場的儀表控制箱進行相應分析,實現對于整個測溫探頭的接受的紅外測溫能量之間的有效轉化,通過信號的傳輸,實現對整個電纜現場控制儀表箱的相互關聯。
此外,整個的溫度信號需要結合相應的電纜傳輸,實現對DCS系統的有效利用,進而將中控操作員的相關工作內容進行限定,保證整個的應用界面能夠實時的顯示相應的溫度曲線及精確的溫度數值,進而方便相應的溫度查詢使用。
3 結束語
綜上,為了有效的保障整個測溫流程的準確性,使用紅外測溫能夠有效的保證整個測溫故障率低的現象,進而實現對紅外測溫的精確使用。
參考文獻:
[1]楊成武, 朱偉, 滿濱,等. 紅外測溫系統在窯尾測溫中的應用[J]. 水泥, 2014(11):75-76.
[2]付朝霞. 紅外測溫技術在帶電設備維護中的應用[J]. 電力安全技術, 2016, 18(6):10-13.
作者簡介:
呼延博文(1991.12.0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陜西省延安市,學歷:本科,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現有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自動化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