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及企業對人的安全及健康空前重視。盡管如此,特重大事故頻頻發生。按照美國著名安全管理學家海因里希的安全管理理論指出:所有的事故隱患均由三個因素決定,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其中對人的安全行為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尤為重要。因此本文的重點談論了安全心理學在安全監督管理中的應用,以使人們能更好的認識并應用安全心理學,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安全心理學;安全監督管理;應用;事故
1安全心理學含義
安全心理學,研究人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規律為目的和任務的科學。
2 安全監督管理含義
安全伴隨著生產過程而存在,它與生產過程共存,是一個隨著時間變化的動態過程,是關于時間的連續函數。因此,安全監督管理就是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利用專門的知識,按照安全的客觀規律對系統中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料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通過實施計劃、組織控制和領導職能來協調企業內、外各種關系,實現既有安全目標的活動過程。
3 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心理分析
當前傷亡事故中,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或目前技術還不能解決的原因而造成的事故極少,絕大多數屬于責任事故,重復事故。96%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設備隱患沒能及時發現消除等因素造成的。在事故分析中,總結出了容易發生事故的20種心理狀態:一是違章作業的“大膽心理”;二是冒險蠻干的“危險心理”;三是冒失莽撞的“勇敢心理”;四是盲目聽指揮的“糊涂心理”;五是馬馬虎虎的“馬虎心理”;六是滿不在乎的“粗心心理”;七是盲目僥幸的“麻痹心理”;八是投機取巧的“能人心理”;九是湊湊合合的“懈怠心理”;十是滿腹委屈的“氣憤心理”;十一是難事纏身的“憂愁心理”;十二是急于求成的“草率心理”;十三是心神不定的“心煩心理”;十四是手忙腳亂的“急性心理”;十五是固執己見的“怪癖心理”;十六是單純追求任務指標的“效益心理”;十七是休息不好身體欠佳的“疲憊心理”;十八是變換工種的“改行心理”;十九是初來乍到的“新人心理”;二十是心余力虧的“老人心理”;
如果在生產、施工、檢維修活動中,出現了上述一種或其組合心態,那就很危險了,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不安全行為及不安全狀態。安全事故就極有可能發生,進而為安全監督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4探討安全心理學在企業安全監督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4.1加強安全監督管理的安全知識宣傳力度
加強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增強員工、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在宣傳安全的法律法規、制度條例等安全知識時,可采用班前宣傳、班后宣傳、安全會宣傳、調度會宣傳、平時宣傳和集中宣傳等方式,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多媒體或其在多種形式的組合,進而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根據企業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開展競賽、趣味運動會、安全知識講座等不一樣的活動,吸引員工,引起員工的共鳴。 安全知識的宣傳不僅要保證數量,更重要的是保證質量。同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崗位、不同的人群,開展不同形式的、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活動,把對員工安全理念的培育、思想行為的引導,直接融合到安全生產過程中,達到我愿意接受監督,關愛我的生命;我愿意監督糾正他人違章行為,關愛他人生命。4.2員工作為安全培訓的主體 、建立安全培訓的長效機制
圍繞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季節的安全工作變化,針對常見事故的類型、安全隱患地點、施工人員的具體情況,實時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法律法規、相關規范、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獎懲等多種手段有機結合,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從根本上改變員工的安全意識水平,提高安全技能,消除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發生。 同時企業要把安全培訓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任務,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貫穿安全生產的全過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價值觀。
4.3加強安全心理學的培訓,實施人性化管理
隨著我們生活的節奏的加快、電子設備設施自動化、集成化的發展,網絡信息高速流轉,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大,帶來員工的心理問題隨之增多。目前國內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方式主要是對被員工的安全基礎知識、安全技能的強化培訓,形式單一,忽視了安全心理的培養。加強安全心理學培訓,有利于提高人的安全意識,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加強安全心理學培訓,有利于員工的心理和態度自覺地向良好的、積極的方向轉換和形成。加強安全心理學培訓,用安全心理來指導, 有利于使員工的行為規范化,從而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有條件的企業應增設網絡安全心理信息平臺,咨詢、查詢和解決員工的因家庭、生活、生產、工作等環境所產生的各類心理問題。有專門的人員對其進行統計、分析和管理,全面掌握員工的情緒變化。從而消除因人為的情緒化狀態所導致的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而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員工的仔細認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和富有創造力的能力,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4.4合理利用企業的獎懲機制
對個人的行為實施獎勵,使這些安全的、正確的行為得到進一步加強。實施獎勵的方法包括獎金、對成績的認可、表揚、改善工作條件、提升、安排擔任挑戰性的工作、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等。對那些不符合組織安全目標實現的行為進行懲罰,使這些危險的、野蠻的、習慣性違章等行為削弱直至消失。 實施懲罰的方法包括批評、處分、降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時不給予獎勵或少給獎勵也是一種負面的影響。考核作為基本的企業安全監督管理手段之一,它能及時矯正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和確保組織安全有效的運行。如果用法不當,非但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反而會嚴重挫傷職工熱情,影響安全監督管理者與員工的溝通,甚至出現極端行為。 因此,在企業中要科學地運用嘉獎及考核制度,堅持正面激勵和負面懲罰相結合的原則。不能嘉獎時看心情。考核時憑關系,關系近的少考核、關系遠的多考核。凡事要做到按制度辦事、凡事要做到公平、合理、一視同仁,這樣才能使安全監督管理過程獎勤罰懶、評優罰劣,創造出一個和諧的安全監督管理氛圍。
4.5企業安全監督管理中的親情管理
對人的親情關懷,是企業以人為本的最真實的體現。在安全監督管理中,要尊重基層員工,重視其基本需求,構建和諧的工作氣氛,創造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挖掘潛能,悉心關照,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夠快樂的生活和工作,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只有充分的認識到安全監督管理的意義所在,滿足了企業工作人員的基本需求,員工才會傾情奉獻企業,才能實現企業本質安全。
參考文獻:
[1] 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 孫健.王玉海,等.安全生產的管理模式[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3] 吳穹,許開立.安全管理學[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4]栗繼祖.安全心理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5]吳再生,李文樹,劉其志.心理學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0(04).
[6] 曹陽.讓親情化管理凝聚人心[J].中國職工教育,2006,49.
作者簡介:
王立文(1980-),男,黑龍省雙鴨山人。工程師。主要從事于石油化工生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