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仕源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人們對電器的使用越來越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對電力系統的容量、壓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電保護技術對于智能電網建設十分重要,并逐步成為電力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智能電網;繼電保護;發展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使得電網運行方式、接線等方面都有所改變。例如電網交錯接線,會對保護定制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智能電網環境下,系統更為復雜,所以,重視對繼電保護技術的研究,會對智能電網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智能電網結構分析
在傳統電網系統模式中,常見的電網結構包括環形線路、星型線路以及總線型線路等,下圖為等效模型。
這種模型結構運行簡單,每個電源的流向屬于單向形式,因此方便實現電流保護等,也是目前廣為人知的電網結構。對于智能電網來說,網狀結構即可為用戶點,也可為電源點,而且電流流向也是雙向。除此之外,分布式電源也是其中的一點,能夠分理處系統,從而自成一個獨立的微網。等效圖如下:
在實際中,智能電網環境下的結構模型運行時具備不確定性,會使運行期間的阻抗出現多元化,很難對傳統的過流保護進行鑒定,不能形成單獨保護。針對于此,要找到有效的保護方案,使之在運行時不受變化的影響。
二、繼電保護中面臨的問題
在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是第一道防線,能夠保護電網安全運行,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大電網對繼電保護要求較高
在實際中,智能電網的特征主要表現為特高壓大電網,會對繼電保護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如果特高壓大電網出現故障,除了會出現大量的諧波,而且衰減速度比較緩慢,會對保護動作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電壓傳感器在特定條件下,傳變性會迅速下降,一旦出現故障就會造成誤動作的現象發生;對特高壓大電網線路來說,分布電容會對參數保護造成負面影響。
(二)電子設備影響故障電流
在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子設備數量持續增加,這會使電流分布出現變化。例如,FACTS元件的位置會對參數調整發生變化,會對電網短路電流分布造成影響;保護問題仍然非常明顯,會使直流系統出現故障。
(三)網絡拓撲的多變,進一步縮減了保護生存環境
以目前主保護來看,雖然正在逐步完善,但受到網絡拓撲的干擾,會給后備保護造成不小的影響。為了保證其可靠性,要按照既定的配置進行鑒定。傳統的后備保護,通過本地信息構成功能模式,在處理網絡拓撲多變問題時,很難取得良好效果。對目前的停電事故進行分析可知,由于后備保護的限制條件,會造成系統快速崩潰。也就是說,整定配合十分復雜,具備長時間的動作現象,不滿滿足系統運行中的切除時間,會威脅到電網的安全運行;受到網絡拓撲多變的影響,不能跟蹤模式變化,在保護方面,選擇性、靈敏度等不能進行兼顧;此外,對于故障與切除故障后造成的負荷過載難以區分,這會造成連鎖跳閘故障的發生。
三、智能電網環境下的繼電保護措施
通過上文對繼電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結構優化整合
通過傳感器設備,對輸配電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將所采集的信息通過網絡系統進行優化整合,通過對數據進行比對,能夠對保護功能進行遠程監控。對于繼電保護設備來說,不僅需要采集保護對象的運行數據,還要采集運行設備的參數,通過應用此方式,能夠甄別故障原因,確保在無外界因素干擾的前提下及時排除故障;除此之外,還要能夠立即回復系統,防止出現大面積停電的現象。通過監控系統對保護對象進行分析,及時調節保護定值,使其滿足動態變化,實現保護措施。
(二)應用通信技術
要確保繼電保護的有效落實,需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統,這也是當前建設智能電網的基礎。智能電網利用高速通信系統進行自我監測,在繼電保護時,利用此方法能夠檢測干擾,并對信號進行潮流分配,防止出現大面積停電的現象。
(三)應用參考量測技術
參考量測技術是將測量的信息轉變為數據,應用于智能電網的各個層面。利用參考量測技術,能夠規劃電力系統,并給運行人員提供參考,包括功率因素、電能質量等,還包括元件溫度、故障定位等數據,進而提升繼電保護的效率。
(四)應用控制、決策支持技術
通過控制技術能夠預測電網,并根據此選擇適合的技術措施,消除電能中的擾動。通過應用控制技術,能夠控制智能電網中的有功與無功功率;通過診斷技術,能夠引入專家系統,對其進行自動管控,讓智能電網實現自愈功能。還可通過決策技術,將復雜的數據簡單化,使運行人員能夠清晰的觀察,通過動畫技術等,對問題進行處理。
四、結束語
在智能電網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在電力系統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會提高節能效率,是供電更加安全、可靠。但隨著我國智能電網的迅速發展,技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要提升繼電保護,才能保證供電質量,確保電網系統的安全運行,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陳勇軍,趙玉梅.智能電網中的繼電保護技術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