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武星 湯健
摘 要: 目前國內火電廠都遵循逢停必檢的原則,鍋爐檢修爐內升降平臺的使用對保證檢修安全、縮短工期、節約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鍋爐檢修爐內升降平臺設計、使用的并無統一規范,造成了鍋爐檢修爐內升降平臺使用過程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本文試就對火電廠鍋爐檢修爐內升降平臺設計、安裝進行分析和探究以優化設計、提高其使用安全度。
關鍵詞:火電廠鍋爐;升降平臺;優化設計
一、火電廠鍋爐升降平臺概述
爐內升降平臺就是卷揚機驅動的載人升降機。包含爐外卷揚機、爐內升降平臺、滑輪和鋼絲繩三個部分。
第一,爐外卷揚機部分,含有卷揚機,控制柜。卷揚機上設有電機、減速機、多槽道滾筒、工作制動器、安全制動器、速度檢測裝置、上下限位裝置;控制柜上設有電源開關、啟動按鈕、爐內外切換操作開關、上升按鈕、下降按鈕、急停按鈕、電壓表、電流表、內置PLC、報警提示、電話機等。開啟總開關,切換至爐外操作模式,爐外控制柜通過控制按鈕可以操作升降平臺,切換至爐內操作模式,爐內操作手柄可以操作升降平臺。任何人發現不正常情況可以用急停按鈕停止操作,急停按鈕需人工復位方可進入操作模式。
第二,升降平臺。升降平臺包含主梁、副梁、跳板、護欄、副梁加強裝置、爐內報警器、爐內操作手柄、傾斜報警裝置、稱重裝置等。副梁設置在主梁上方,跳板鋪設在副梁上方,圍欄設置在副梁上,副梁加強裝置設置在副梁上,通過起吊主梁上吊點控制平臺升降,主要由爐內手柄操作,當需要爐外操作時,切換爐內操作手柄控制。
第三,滑輪和鋼絲繩部分。工作鋼絲繩均勻緊密排置在卷揚機槽道上,經換向滑輪組,穿過爐頂與升降平臺連接,滑輪組主要在鋼結構設置,引導鋼絲繩走向,主要起支撐和轉向作用。安全鋼絲繩牢固固定在爐頂鋼結構上,穿過爐頂與升降平臺防墜器連接,一旦工作鋼絲繩斷,防墜器立馬鎖死,起到安全作用。
二、火電廠鍋爐升降平臺設計
要升降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實現平穩狀態,首先保證保證較大傾覆穩定性以及各配件的設計安全系數。卷揚機通過工作鋼絲繩與升降平臺連接,采用同一電機起吊,卷揚機啟動起來必須保證起始點鋼絲繩速度可控,鋼絲繩的彈性和平臺剛性必須達到規定范圍,平臺運行過程避免剮蹭。
首先,參考標準GB/T24191-2009,鋼絲繩彈性模量取決于鋼絲繩所處狀態,因此有必要知道鋼絲繩彈性模量屬于那種實際狀態,通常三種狀態:初始狀態,部分穩定狀態,最終狀態,鋼絲繩是不具有公稱彈性模量的,然而在一規定載荷范圍內可以有近似固定值工程模量,即鋼絲繩在整個拉伸過程中與拉力沒有完全線性關系,呈階段線形關系。假定各吊點拉力接近,且鋼絲繩狀態相同,那么等效于相對靜止。目前平臺設計根據鍋爐開孔情況完成后,各吊點拉力基本確定,折焰角側實際拉力較大,無法呈現升降過程中相對靜止情況,而整體要求拉力接近,需要改善設計。經過近180臺升降平臺統計數據驗證出,起吊鋼絲繩直徑一致的情況下,折焰角側相對力非折焰角側力差值較大時,升降平臺傾斜角較大,其中公稱直徑20更換至公稱直徑22鋼絲繩后,平臺變形情況較弱。
其次,平臺梁設計。平臺大部分結構采用高強度鋁制造,屈服強度較高,但是剛性較差。平臺主梁與副梁采用簡單搭放式與固定式,跳板平鋪在副梁上,副梁上設有加強裝置,即載荷依次通過跳板,副梁,主梁,最后將力分解至各吊點。因副梁剛度不足,設計上設置加強裝置,但是實際安裝加強裝置抬升副梁的同時,副梁發生側彎扭轉可能性增加,有發生扭轉撕裂梁的危險。當主梁較長時,剛度較差。萊州百萬機組升降平臺平臺較大,主梁副梁較長,未加載載荷前平臺已經不平整,增加載荷以后平臺撓度多處超標,通過增加主梁以及主梁加強裝置,最終保證平臺整體撓度合格,副梁扭轉部位增加防扭夾板以及副梁分段定位減低梁扭轉措施。
主梁副梁在延梁軸向方向連接時采用夾板結構,多處結構位置采用高強度螺栓,該設計安裝方案對梁強度和剛度都有負面影響,尤其是多次拆裝以后梁特性發生下降,所以梁連接宜采用緊湊型鑲套結構。
三、火電廠升降平臺安裝與監控
升降平臺順利安裝。升降平臺首先需要根據設計要求以及安裝手冊開展安裝工作。目前升降平臺安裝試運行中主要呈現的問題是平臺不平整、運行過程中傾角以及抖動回蕩現象,產生該現象主要原因是安裝質量要求較低,缺乏監督。
安裝平臺前,首先對各個配件進行檢查,安裝過程中進行監督達到報廢或者不能實現功能的配件應立即更換。目前安裝單位和電廠除嚴格執行標準以外,還需安全意識。為提高設備質量以及安全性,需要安裝質量數據和運行數據進行監督。
獲取安裝以及運行數據需升降平臺采用標準方法進行,例如測試梁應力以及撓度,測試起始數值時需要平臺處于失重狀態,方法如升降平臺搭建時在輔助平面上進行,采用簡支撐結構支撐升降平臺,使升降平臺處于失重狀態。分別以計算書應力測試點及撓度測試點設置輔助配件,也可適當增加檢測點位。平臺承重及變動載荷,通過計算機連續采集個監測點情況,生成動態圖和各種載荷情況下應力讀數。各吊點配置精密的電子秤,各個工況下各位置拉力顯示,同時數據連續采集。將設計時輸出的梁受力位移參數以及長久數據庫輸入PLC,根據用戶要求設計報警點以及報警提示。
從基礎設備安裝制造安裝方面:卷揚機槽道盡量保證一致,避免焊縫或其他不良因素,使工作鋼絲繩在每個槽道對應圈數上狀況相同,每個吊點對應鋼絲繩長度一致(如果各吊點鋼絲繩長度不一,可通過爐頂鋼絲繩無效長度彌補),保證滑輪牢固穩定,避免鋼絲繩受力時滑輪挪動影響平臺傾斜效果。
從升降平臺運行管理方面:平臺運行過程中盡量避免剮蹭磕碰,平臺上運輸設置載荷時必須按照設計安全要求,如果需要增加配重,不準以人為載荷,且運行過程載荷的變化以及放置情況需在電腦采集過程中及時輸入。
四、火電廠升降平臺水準提高
通過對電廠升降平臺安裝以及監控數據記錄采集,首先對電廠管理提供依據,其次對于廠家根據數據進行日后技術提高,最后對于安裝單位平臺以經驗數據庫進行安裝管理,最終實現升降平臺水平整體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火電廠爐內升降平臺屬于頻繁拆裝設備,使用頻繁,平臺尺寸相對較大,且各梁剛度較差,設計簡單,既載人又運貨,目前設計相對簡單,目前已不屬于特種設備,監督管理水平較低,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較大,故需多方面共同提高設備水準,保證平臺平穩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