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摘 要:較舊版本的教材,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在閱讀方法和策略的引領方面有了很明顯的關注和引領。因此,以新舊版本教材中名著的推薦比較為例,從出現的位置、呈現的方式、突出的重點等方面來談談部編版教材對閱讀的引領。
關鍵詞:初中語文;部編教材;閱讀方法
隨著部編教材的逐步推廣,語文的閱讀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明確新版本教材和之前版本教材的區別,這樣才能在新的時期更好地引領學生的學習,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把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發揮好。部編版教材較之前的教材,突出的一點,就是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引領。無論是教讀課文,還是自讀課文,都體現的是對學生學習的方法引領。教讀課文,文章前面有“預習”提示,后有“思考探究”。自讀課文,則在旁批中以或設問題或直接點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在文章后面還專門有“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文中富有個性的語言或者文章的特點,并且經常會有相關知識的一些簡單介紹,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另外,教材在每一單元課文的前面都設置了類似單元閱讀提示的引導語,告訴學生本單元要特別注意體會和學習的知識,這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向。總之,部編版教材對學習方法的引導的目的更為明晰,對學生的學習也更有針對性。總的一個目標,就是引導學生閱讀,大量閱讀。接下來,以名著為例進行說明。
一、出現的位置不同
舊教材中,引導學生閱讀的名著在教材的最后出現,告訴學生這學期要讀哪幾本名著。學生可能會出現“應該讀這幾本名著啊”的想法,但并不會有明確的認識如何閱讀、從書中讀什么意識,可以說他們的頭腦中對此是比較模糊的。
部編版教材,則在教材的中間部分出現,即學習一個段落后(一般在第三單元學習完成后)呈現。這在某種程度上能起到提示學生隨時閱讀名著的意識。而不是一學期學完后,再告訴學生要讀哪些名著。而且,這些名著大多跟前面學習的某篇或某幾篇有相關的地方,或是作者相同,或是表現的主題類似。
二、呈現的方式不同
新舊不同版本的教材,側重點可以說有很大的不同。
舊版本教材介紹名著時,一般都是相關探究結果的直接呈現。如,舊版本人七語上冊教材中對《伊索寓言》的介紹。教材直接告訴學生《伊索寓言》大部分內容是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的,接著就是里面一些經典寓言的簡介。
部編版人七語上冊教材中對《西游記》的介紹則是這樣的:首先呈現林庚和賈植芳對《西游記》這部著作的評價,接著介紹了它最為突出的人物、故事。說明人們對其感興趣的原因。接下來的重頭戲是“讀書方法指導”和“專題探究”。最后推薦了精彩的選篇和自主閱讀推薦篇目。
三、突出的重點不同
舊版本教材中,對名著的介紹重點呈現的是相關的內容和比較受人們喜愛的片段。可以說,這是在淺層面上告訴學生,這本書很好,你一定要認真閱讀。新版教材對名著的引導學習則不同。
部編版教材在介紹名著時,在告訴學生“這本書”很不錯的同時,還告訴了學生“不錯”在什么地方,怎樣讀就能讀出這些“不錯”,收獲讀的方法。仍以《西游記》閱讀為例。教材在介紹了《西游記》被人們喜歡的原因后,根據其特點,給出了讀這部書的方法,即引導學生在除了看“熱鬧”之外,注重讀的方法的研究——精讀和跳讀。精讀中,又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三種不同的精讀方法,引導學生對書中人物的行為、心理、精神,文章語言的特點,進行了探究。接著告訴學生什么情況下要進行跳讀,如何進行跳讀。這兩種方法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內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讀欣賞,而忽略那些無關緊要或并不精彩的內容,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可以說,新教材對閱讀方法的引領很詳細、很實用,給學生的閱讀提供了足夠清晰的思路。緊隨其后的是“專題探究”。在前面引領學生讀書后,引導學生做專題的探究,教材根據前面的閱讀引導設置了三個專題。這三個專題可以說是前面閱讀的一個拓展,一個延伸,同時也是對前面學習的一個檢驗。整體上來看,整個名著的閱讀,做到了閱讀、檢驗和延伸的一體化。
四、延伸方面不同
因為指導思想和目的不同,在名著閱讀的引導、推薦方面,新舊版本教材也有較大的不同。
舊版本教材中,在推薦了名著以后,安排了“探究思考”,但里面的探究題同樣是關于前面名著的信息,只是給學生呈現了名家對所推薦名著的看法,請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問法對于學生來說,其實仍然是比較模糊,或者說籠統的。
部編版教材中,緊跟本期推薦名著,設計了“自主閱讀推薦”板塊,主要是推薦兩到三篇可以用本期所學方法閱讀的名著,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需要學生主要關注的角度,需要學習的優點。在此板塊推薦的名著很多都是我們平時“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作品,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引導學生關注其他名著的一種方法。這在潛移默化中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認知,對學生的閱讀、對比較重要的著作的推廣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如學習了《西游記》后,教材中推薦了李汝珍的《鏡花緣》,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鏡花緣》這本書可能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教材給了閱讀引導(想象奇特、構思新穎)——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提供了精讀和略讀的方向。
通過上面的比較分析,我們知道,部編版教材在閱讀方面的重視,對閱讀策略的關注和引領。因此,接下來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創造一片閱讀的天地,引領學生,并與學生一起暢游在更加遼闊的文學的海洋中。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