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福
摘 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學成功的主要條件,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擔水。始終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就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觀察理解能力。對考試的觀點是,只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手段。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教學成功的主要條件,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擔水。我始終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就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和觀察理解能力。我對考試的觀點是,只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手段。下面,筆者就此展開討論,和廣大老師交流切磋。
一、老師要努力提升自己水平
我是如何做好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學成功的主要條件。
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具備一桶水,甚至一擔水。“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足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剛剛走上講臺,意氣風發、口若懸河,有時候上課連教材都不拿,感覺到要講的內容很多,課堂時間不夠用,幾年后,不知道講什么好,怎么講好。所以,我下決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自費購買了大量參考書,通過備課熟悉教材內容,摸索教學方法。通過聽課觀摩教學學習別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教書的前十幾年時間里,我先后參加了甘肅省中小學教師教材教法過關考試、全國初中教師專業合格證書考試、兩次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通過復習考試自學了大量的專業知識。特別是通過兩年在甘肅教育學院的離職進修使我不但獲得了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大專文憑,成了一名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更重要的是,借此機會聆聽了大學教授的講課,大量閱讀了學院圖書館的藏書,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讓我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感到游刃有余,有了底氣。
二、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
從20世紀80年代初我正式參加工作到現在,作為西北高考狀元縣,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的形勢,會寧縣的教育教學在這幾十年也嘗試了幾次大的改革。例如,探索“異步教學法”,學習魏書生,學習江蘇揚思中學,學習江蘇如東的教育管理和教學方法,學習陜西宜川中學“高效課堂教學”等。但是,我始終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不變的是對教育的初心,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的教學原則。以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為精髓和源泉,以教育學心理學和中學教學大綱中學語文教材教法作為科學依據和理論依據。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毛主席的十大教授法,一,啟發式(廢止注入式);二,由近及遠;三,由淺入深;四,說話通俗化(新名詞要解釋);五,說話要明白;六,說話要有趣味;七,以姿勢助說話;八,后次復習前次的內容;九,要提綱;十,干部班要用討論式。萬變不離其宗。
我在不變的規則中求變化。即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班級,不同課文,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學生求變化。例如,同是記敘文,相同的記敘要素,不同的作者題材結構語言特色。同是一級或一班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理解水平,不同的個性特征,就必須提出不同的要求,實施不一樣的教學方法。還有課堂上隨時出現的意外情況。
三、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和觀察理解能力
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就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觀察理解能力。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兩主”“兩基”,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做到教師的講和學生的思考練習相結合,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討論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堅持上好每一節課,結合學生實際打好基礎。從字詞句抓起,讓學生閱讀分析理解掌握教材上的內容,背誦默寫重點篇目,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周記作文,讓學生通過寫作提高觀察能力思辨能力。平時提倡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特別是文學經典名著,寫課外閱讀筆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水平的差異性提出不同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特別是著重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重點提高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合格率。
總之,幾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是正確的。因為,我的學生思想品德都是優秀的,我的學生學業水平都是合格的。
參考文獻:
[1]彭曄.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與“比”有關的一些概念[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
[2]徐廣智,王梅.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1(7).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