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知道,精彩的課堂導入對一節課的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教師導入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它是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導入的得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內容的欲望和興趣,還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導入;教學;主題;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若是把課堂教學進行得富有藝術感,那么課堂氣氛就能夠被徹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都能夠隨之大幅度提升。因此,如何把課堂導入環節進行得成效斐然,就成了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應當在導入方式和內容上精心準備,用精彩的導入內容激發出學生飽滿的聽課狀態。
一、 緊扣主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設計好導入環節,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用各種巧妙的手法導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構建起一座精妙的橋梁,從而讓學生從內心主動接受學習過程,激發出對該堂課學習內容的熱情。也就是說,教師要了解學生對哪些手段和方法比較感興趣,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才能夠為他們所接受,這是設計課堂導入環節的關鍵點。導入方式應當直截了當,直接點出本次教學的核心內容,讓學生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重點內容。例如,在開展八年級Unit 3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一首經典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在學生欣賞完畢后詢問學生關于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演唱者等相關知識,這樣的導入方式和內容十分受學生的青睞,他們紛紛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就在教學還未全部展開之時就被徹底激活了,本次課程的教學主題“What kinds of music do you know?”也得到了很好的介紹,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態度始終都得到了保持,課堂教學效果也就十分高效了。除此之外,教師要注意緊扣課堂內容,不能因為課堂導入而把教學主題帶偏,從而導致了本末倒置的反面效果。
二、 創設情境導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
初中生處于生理、心理發育都異常旺盛的階段,可以說他們正經歷著人生最有活力的時期,他們的感官功能都十分強大,對各種感性事物都十分敏感,教師應該充分把握他們這一身心特點,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調動他們的感官刺激,讓他們在具體而鮮活的教學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深化課堂學習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也可以大規模地應用到課堂導入環節中去,用鮮活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減少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產生的枯燥感與厭倦感,增添他們學習英語的樂趣與感動。教師可以創設各種實際生活中的場景,安排學生進行口語練習,讓他們通過感受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來提升學習興趣,時刻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7A Unit 4 “Food Vocabulary”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出“全班集體吃火鍋”的生活場景,把提前準備好的牛肉、羊肉、土豆、胡蘿卜、花菜、西藍花、木耳等食物都擺出來,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圍繞主題,用英語把這些食物一一表述出來,學生在如此鮮活的情境之下,他們的創造力與才華都被徹底激發出來,最后的效果也就非常令人滿意。
三、 復習舊知導入,激活學生的思維認知
一般來說,課堂導入環節有兩大功效,第一個是為該堂課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做引子,第二個則是串聯好新知識與舊知識,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溫故知新的效果,讓他們鞏固好舊知識,深入理解所學內容的文化內涵,同時也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過渡。利用復習舊知識作為課堂導入環節,可以為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提供多種切入點,從而幫助他們更加全面地理解新知識。當舊知識與新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發生碰撞與交融時,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化,并且使他們的多個感官產生連鎖反應,豐富他們對英語知識的認知。例如,在學習顏色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就學生學過的有關顏色的知識進行提問,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已經掌握的相關內容,比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這樣的問題。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表述后,他們實際上就對自己學過的舊知識完完整整地復習了一遍,教師此時就可以適時地引出本次教學的新內容:“Do you know what the colour green represents?”這樣的過渡方式就顯得十分恰當、自然,新舊銜接得恰到好處。
四、 鏈接生活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它的真正價值在于它的實際意義,學習者應當將自己所學知識有效地應用到日常交流上去,這樣才算是掌握了精髓,否則無論是下了多少功夫也都只是白費力氣。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都出現了“啞巴英語”的現象,他們的讀、寫能力都很良好,但是每逢和他人交流對話時,常常就陷入困境了。從教學的角度而言,這樣的英語教學毫無疑問是失敗的,完全沒有達到英語教學原本的目標,也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意義。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實際生活的應用,把英語教學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常見且著名的英語悲情電影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本次課程的主題,并且讓學生對電影片段進行模仿表演,這樣一來他們就得到了實際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在鍛煉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就學生而言,只有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才能提高他們的主動性,讓英語學習回歸本來的意義,增強他們的實際應用的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的英語水平需要教師有效引導才能提高,教師要運用多種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強化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的學習熱情保持得長久。語言學習是一項長期進行的過程,需要持久地堅持下去,然而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堅毅的持久度,這就需要教師從中進行巧妙地引導,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傅詠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環節問題剖析[J].瘋狂英語,2016(7).
[2]潘穎.淺談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力[J].價值工程,2015(13).
[3]張高.淺談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2016(02).
作者簡介:
王茂林,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