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桂文
內容提要 作為媒體與智庫的結合體,傳媒智庫的建設一方面完善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另一方面助力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可謂一舉兩得。南風窗傳媒智庫順應國家發展政策,緊跟市場方向,以城市研究為方向,注重內容產品品質,為政府與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智力成果,推動了媒體融合發展。
媒體是智庫向公眾傳播智庫產品的媒介,不論是通過參考報道向政府建言獻策,還是通過大眾傳播向受眾宣傳成果,媒體都具有先天優勢。作為媒體與智庫的結合體,傳媒智庫的建設一方面完善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另一方面助力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在市場轉型的壓力下,傳媒智庫的建立和發展已初有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如何實現傳媒智庫的順利運營,助力媒體融合發展,是學界和業界始終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傳統媒體的發展還是媒體智庫的創辦,都應明確自身定位和研究方向。隸屬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南風窗》定位于政經新聞雜志,讀者以政府機關、學術機構和大型企業的中堅力量最為集中。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研究和咨詢服務自然成為南風窗傳媒智庫的主要職能之一。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推廣、宣傳和廣告業務,傳媒智庫兼具傳播和研究雙項功能,并更強調研究型服務以及與客戶需求的對接。
南風窗傳媒智庫2015年9月成立,初衷是希望在媒體市場變化的情況下增加公司收入,為雜志專注于生產高品質內容提供保障。近三年的探索已初見成效,2017年,傳媒智庫給南風窗創造了超過1000萬元的收入,成為雜志發行、廣告等傳統收入來源之外的新利潤中心。
隨著營收穩定增長及媒體融合工作的深入推進,南風窗傳媒智庫的定位已從實現公司增收的利潤中心,轉為建設具有專業研究能力、非營利性的、獨立運營的專業智庫。擺脫傳統媒體的運營模式、重點培養和建設專業研究能力、突出智庫的學術特征是南風窗傳媒智庫當前的發展方向。
確立傳媒智庫的研究領域對于智庫的發展至關重要。南風窗傳媒智庫致力于城市研究,并設立城市研究院,用專注打造專業。
過去,G D P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強調的是經濟數據。現在,中國的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如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個城市的定位和發展方式是什么,均成為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幫助一個城市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定位、研究城市競爭力、提供城市形象策劃等,都是南風窗傳媒智庫提供服務的內容。自成立以來,南風窗傳媒智庫服務的政府客戶與合作伙伴包括廣州、深圳、無錫、成都、貴陽、青島等城市政府。
媒體與智庫的發展始終緊密相連。一方面,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往往需要借助智庫的研究成果提升稿件的說服力;另一方面,智庫的研究成果需要借助媒體平臺上傳政府、下達公眾,才能真正使成果的價值得以體現。傳媒智庫本身兼具媒體與智庫雙重的優勢,同時也承擔著雙重責任,既要為媒體提供權威、專業的研究成果,也要為智庫的成果進行有效地推廣與傳播。
公信力與專業度是傳媒智庫應具備的基本實力,專業度的提升需要依靠智庫的學者和專家的研究能力,而公信力的塑造不僅要憑借智庫研究成果的權威性,還要借助媒體平臺本身所具備的社會公信力及對公眾的影響力。南風窗傳媒智庫從成立至今,能夠較順利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南風窗》雜志的內容生產能力及其累積的公信力與影響力。
此外,媒體本身所擁有的專家、學者資源,也是極大的優勢。智庫的研究成果需具備專業性與權威性,且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多領域、交叉學科的研究成果,聯系多領域、多學科的專家學者是智庫工作的難點,卻是媒體的先天資源優勢。傳媒智庫要充分利用媒體平臺的人脈資源,以強化自身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傳媒智庫同媒體的研究部門一樣,需為媒體提供專業、權威的研究成果,以助媒體生產更有影響力的媒體產品。在大數據時代,媒體已經不能簡單依賴記者個體的自我觀察,要從過去小數據、概率化的小統計概念中走出來,主動擁抱大數據。[1]因此,傳媒智庫應運用大數據思維,建立并完善自身的“數據庫”。一方面可進行輿情監控,為政府提供輿情分析和預警;另一方面為媒體產品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傳媒智庫又不同于媒體的研究部門,不僅僅要為媒體平臺服務,更要積極承擔社會職責。傳媒智庫需履行職能既包括為政府決議建言獻策,又包括為媒體、公司、社會組織等提供研究成果。較之其他類型智庫,傳媒智庫擁有更多建言渠道和成果傳播途徑,也更應注重專業性研究,提供豐富成果,以不負媒體平臺優勢。
傳媒智庫是促進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確保媒體與智庫間的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是轉型的關鍵。南風窗傳媒智庫致力于城市研究,以城市競爭力分析、城市形象策劃等內容為研究產品。《南風窗》雜志長期設立城市板塊,研究城市發展,宣傳城市形象。在未來的融合發展中,城市板塊的文章會從智庫的分析報告中取材,提升雜志文章產品價值的同時,也將擴大智庫分析報告的社會影響力,幫助實現成果轉化。
無論是在互聯網時代,還是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作為媒體及傳媒智庫,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當下,媒體產品數量劇增,但高品質內容稀缺,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需保持內容價值的競爭力,才能借助技術的力量提升媒體影響力,否則便是本末倒置,將會面臨更加艱難的生存困境。
在任何時期,傳統媒體生存發展的基礎都是優質的內容產品。即便是在當下,新媒體的“散戶化”導致了媒體專業化程度降低、信息和內容嚴重同質化,但在媒體轉型期逐漸度過后,依然擁有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的媒體,必將在傳媒市場中擁有最高價值。因此,無論是媒體的融合發展還是傳媒智庫的建立與發展,生產高品質內容,始終是工作目標與發展準則。
目前,各媒體平臺創辦傳媒智庫的路徑已完成初步探索,但傳媒智庫的影響力卻始終甚微。從根本上說,要提升傳媒智庫的影響力,重在通過專業化研究提升智庫產品的內容質量。
傳媒智庫的專長并不在于基礎理論研究和純粹理論思辨,更無法取代政府的決策或媒體在具體環境中的靈活運用。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在于,以人才儲備和培養為基礎、以服務傳媒的研究為依托、以決策咨詢為突破、以促進產業發展為宗旨。[2]因此,傳媒智庫應注重著眼于具有現實意義和使用價值的研究內容,并通過媒體平臺轉化研究成果,實現成果價值。
在融媒體發展中,南風窗傳媒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變,依舊堅持提供“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內容,而傳媒智庫則是在雜志之外,提供了一個新的優質內容生產平臺。智庫產品的研究、開發與生產主要由內容部門承擔,包括與國內的重點高校、研究機構合作來開展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定位在新時期城市發展,兼具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從南風窗傳媒融媒體發展的整體規劃來看,其包括的出版、智庫和公益三大板塊,均強調服務社會的功能,具有鮮明的公共性。秉持著理性、良知、責任的統一價值觀,南風窗傳媒智庫將持續探索推進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
【注釋】
[1] 劉海陵.產品定制型媒體智庫建設思考——以羊城晚報智慧信息研究中心為例[J].新聞戰線,2018(2):31.
[2] 鞠宏磊.傳媒“外腦”的功能與價值[J].青年記者,20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