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
英語繪本以生動形象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表達豐富的主題內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被廣泛地應用。英語繪本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課堂實效性。高效地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立足學生實際,恰當選擇繪本
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細心為學生選用適合的英語繪本讀物,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支持。首先,繪本的內容一定要具有極大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閱讀。其次,繪本中詞匯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太簡單會讓其形成惰性思維,太難又會讓其望而卻步。最后,繪本內容要積極向上,應能實現思想品德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并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例如,三年級繪本《Ken has a Secret》,不僅畫面豐富多彩,而且內容充滿愛,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接受感恩教育。
2.發揮繪本優勢,點燃閱讀熱情
繪本材料一般是童書名家與繪畫名家的智慧結晶,其內容大多具有深意。很多繪本還配有光盤,美妙的背景音樂讓人身臨其境,畫面的視覺沖擊力點燃學生們的閱讀熱情。例如,學習《Three Little Pigs》時,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聽過“三只小豬”的故事,在此基礎上,教師先引導學生觀看插圖,發現每只小豬蓋的房子的不同,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則故事,引發學生的共鳴,活躍學習氛圍。接著,教師讓學生邊看圖邊讀英語文本,學生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詞匯,但通過插圖的幫助,加上學生自己的想象,他們可以順利理解文字內容。
3.盡情演繹繪本,鼓勵學生創作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角色演繹。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要努力模仿原聲發音語調與技巧,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表情動作,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還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與學習熱情。此外,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結尾處故意停頓,讓學生們試著去續寫結尾,將自己心中的結局表達出來。例如,在繪本故事《Ken has a Secret》中,教師講到了接近結尾的高潮處戛然而止,用神秘且帶有疑問的語氣問:“What will happen next? You can think it over and tell me your mind.”學生熱火朝天地討論,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讓人驚嘆。在此過程中,學生拓展了思維,提升了語言運用能力。
編輯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