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李瓊 梁美娟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需要秉持語言綜合能力提升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以及遞進式選擇,針對當前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應用中師生角色定位錯誤、教學任務設計不科學等問題,有針對性地轉變師生角色,注重任務設計過程,以調動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從而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039-02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及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為了達到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的目的,讓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在高中英語任務設計時需要秉持以下原則:第一,任務設計要實現語言形式、功能與能力相結合。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運用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在任務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讓學生在熟悉語言形式的基礎上,提升掌握語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項任務的設計都需要注意導入,讓學生在學習語言形式的同時強化對語言功能的理解,并且將其運用到交際中。[1]第二,學生主體性原則。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要將任務設計得更加開放、更加自由,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務中,調動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將所學習的英語知識與任務相結合,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第三,遞進式原則。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設計難度不同的、層層遞進的任務,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以獲得清晰的學習思路與知識脈絡。在任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
雖然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已經廣泛運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但是卻無法有效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難以充分發揮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是由于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師生角色定位錯誤。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沒有領悟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的精髓,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沒有發揮自身在英語課堂上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作用,導致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2]第二,教學任務設計不科學。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就是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而當前很多教師在設計任務、安排任務的過程中不夠科學,也沒有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難以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沒有發揮引導作用,使得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完成任務。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解決措施
(1)轉變師生角色。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著重關注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角色的變化。在高中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與組織者。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要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就必須做到以身作則,以高水平的教學技能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任務中,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任務的設計要結合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并且聯系高中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以激發高中生完成任務的興趣。例如,在進行任務型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設計以“My favorite movie”“My favorite book”“My favorite singer”為主題的小組討論,讓學生在進行寫作前能夠在小組中與其他組員溝通想法、拓展思維,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同時,教師還要做好高中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中的學習環境的創設者、學生學習的督促者。在學生完成任務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于個別參與不積極的小組要及時予以詢問并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務的完成中。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這一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配合教師的引導,主動積極地投入到任務的進行中。同時,學生要從傳統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知識構建者,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探究,通過觀察、分析、反思來完成任務。[3]
(2)注重任務設計過程。高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應用的關鍵就在于任務設計的過程。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為例進行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能夠通過設計不同任務,組織學生完成任務來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第一,安排閱讀任務前的準備。興趣是學生主動進行英語閱讀的關鍵,只有學生對閱讀材料有興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在安排任務前來激發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興趣,與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討論活動。例如,在進行生活常識類的說明文閱讀時(下轉第38頁)(上接第39頁),教師可以日常生活入手,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進行關于“Tourism”的主題閱讀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ing?”“What are the attractions that attract you?”等。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前自由討論,并且讓學生開始閱讀文章,這時候學生會對文章產生興趣。第二,設計閱讀任務。在學生進行閱讀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任務。例如,教師可以設計組織學生歸納文章大意的任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相互合作來完成閱讀任務。如“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passage?”“Please sum up every paragraph in one sentence.”等。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突出引導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適當給出提示、幫助。第三,閱讀任務完成后的評價。教師要針對學生完成此次任務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可以運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深刻反思自己在完成閱讀任務過程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也可以通過鼓勵性評價的方式來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鼓勵,讓學生形成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總的來說,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閱讀任務,不僅能夠讓學生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主體意識與合作意識,強化學生對英語文章的歸納能力,為學生提升英語閱讀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要明確師生角色,注重任務設計過程,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完成課堂英語學習任務,進而提升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海洋.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校園英語,2017(21):105.
[2]張金蘭.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2):131.
[3]呂春娥.任務型教學模式在西部地區高中英語聽力課堂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4):236.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