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立業
天津自2010年實施《天津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有序、成效顯著,企業知識產權主體地位日益增強,成為創造知識產權主力軍。
全市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從2010年的13950件,增長到2016年的90446件,年均增長36.5%;占全市申請總量比重由2010年的55.5%增長到2016年的84.9%,體現了工業企業在創造知識產權中的主力軍作用。全市工業企業專利授權量從2010年的 7189件,增長到2016年的32570件,年均增長28.6%;占全市授權總量比重由2010年的65.4%增長到2016年的82.0%,顯示了工業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創新水平逐步提升,在自主創新中繼續發揮決定性作用。企業有效專利量自2010年18941件增長到2016年99332件,年均增長31.8%,占全市有效專利量比重由63.8%增長到79.8%。2016年工業企業專利申報量突破九萬件,達到90446件,同比增長38.7%,同年,全市擁有專利的企業數量突破萬家。
天津市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從2010的24家和330家,增長到2016年的50家和576家,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不斷增強,涌現出力神電池、天士力、松正電動汽車、漢柏、海鷗等一批年專利申請超過百件的知識產權龍頭企業,帶動天津市技術創新能力有效提升。2016年全市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0家企業中有8家為技術中心企業,體現了企業技術中心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同時,企業積極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資源,采取多種形式與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截止目前,天津市已基本形成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為骨干,企業級技術中心為基礎,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優勢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天津市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促進企業進行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經緯電材、天發重型水電、藍天太陽等12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助計劃,共獲得中央專項補助資金9500萬元。推動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明顯、競爭優勢突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研發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形成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專利,研發了超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超導傳輸等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促進產業持續發展。

表1 天津市企業知識產權部分指標情況表
“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天津市37家企業被確認為工信部知識產權試點,其中海鷗表業、中新藥業等15家企業被評選為工信部知識產權運用示范企業;海鷗、賽象被評為國家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標桿。2016年,天津市確定天士力制藥、力神電池等11家企業為天津市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標桿,在行業內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帶動全市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運用能力整體提升。如:天士力秉承“產品出口,專利先行”的原則,針對復方丹參滴丸等主導產品和核心技術,構建了嚴密的專利保護網絡。截至目前,已申請PCT國際專利50項,進入東南亞、非洲、歐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亞等60余個國家和地區,并在部分國家被授權,授權專利達205件。力神電池以2000萬美元價格將一項“硫酸鐵鋰的應用”專利轉讓給美國邁爾斯公司,通過許可轉讓實現專利有效利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天津市積極推進品牌培育試點示范工作,達仁堂、海鷗表業等20家企業成為國家品牌培育示范企業,高新區鋰電產業集群、子牙循環經濟區區域品牌獲批國家級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136家企業成為市級品牌培育試點企業,其中郁美凈、樂道互動等55家企業搭建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品牌培育管理實現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企業品牌意識明顯提升。工業品外觀設計增強,產品附加值提高。截至目前,天津市擁有海鷗等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5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九安醫療 “iHealth BP3電子血壓計”榮獲全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海鷗表業“ST8210異型透明夾板高檔腕表”、“陀飛輪袖扣”等兩款產品同時獲得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
自實施 《天津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天津市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但與國內其他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針對天津市102家重點企業進行了問卷,發現企業在知識產權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目前,天津市擁有有效專利的企業雖然突破了萬家,但僅占天津市各類市場主體(83.38萬戶)的1.28%,占天津市企業主體(42.00萬戶)的2.53%,占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比例為1/8,有專利企業占比偏低。企業在新產品研發、市場推廣方面投入較多,但是在專利投入、品牌建設方面尚顯不足,不少企業既不懂得如何利用專利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不懂得如何規避侵犯他人專利權的風險。調研發現,天津市重點企業中有近一半沒有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知識產權管理由其他部門兼管,近1/4企業沒有制定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機構、人員方面力量比較薄弱,對知識產權重視程度不夠。
企業在創造、生產、經營和管理等環節中,運用專利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許多企業沒有將知識產權作為戰略性活動,沒有制定知識產權中長期戰略規劃,在調研中發現,制定知識產權3-5年戰略規劃的企業比例僅占41.18%,有近1/4企業沒有制定戰略規劃。企業在利用專利技術進行技術入股、技術轉讓、技術合作時開展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還不多,調研顯示,近80%企業沒有實施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天津企業面向海外的發明專利申請相對薄弱,“走出去”存在較大風險,在國外申請發明專利的數量相對于國內申請所占比例非常小,2016年申請PCT國際專利僅有153件,位居全國第14位,境外商標注冊量也僅有224件。同時,隨著企業不斷加快國際化進程,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產品占據全球市場份額日益增大,企業面臨知識產權有效保護和防范風險逐漸加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017年注冊在天津市的上市公司共計49家,擁有有效專利的上市公司為31家,占比為63.3%,仍有近四成的上市公司沒有專利。擁有有效專利超百件的公司為7家,有效發明專利過百件的上市公司僅有3家,上市公司的專利實力亟待提高。
大力推行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引導企業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成立獨立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制定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獎勵制度。推動企業在并購、股權流轉、對外投資等活動中加強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能力,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和運用轉化效果。建立行業性的“技術壁壘”和技術標準,促使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
加強宣傳教育,尤其注重提高管理者和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指導企業集團和重點企業對主要領導、內部專利機構負責人進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等專業知識培訓,從而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培訓活動,逐步建立全市知識產權培訓體系。加大人才培養的財政投入力度,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支持行業協會、中介機構提供知識產權培訓服務;實施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工程,培養多層次知識產權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圍繞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對知識產權人才的戰略需求,科學制定知識產權人才發展規劃,形成一支與其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
培育知識產權企業梯隊體系,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突破發展,深化企業專利“管理、申請、人員”零突破行動;推進收入過億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規范發展,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爭取打造一批“百件專利戶”,培育一批核心技術競爭力強、品牌市場影響力大的知識產權骨干企業;支持領軍企業打造知識產權優勢,樹立一批以知識產權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示范典型,通過總結經驗,展示典型案例,在行業內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推動全市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運用能力整體提升。
推動天津市國際自主品牌建設工作,支持天津市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認證,支持領軍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自主品牌。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制度;建立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分析天津市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的知識產權監測情況,以及國內外競爭對手和市場競爭情況,定期發布專利預警報告和專利布局指南,使相關主體做好充分的準備;探索設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引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