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雄
【摘 要】 論文從加強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實際意義和加強公路黨建工作的有效對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比較明顯導致我國公路行業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公路行業黨建工作要立足于認識和適應新常態,抓住機遇,在機遇中謀創新,創新發展;面對挑戰,在挑戰中謀機遇共進步。建立開放式平臺以及提供包容性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完善公路行業結構促進公路行業以及整個國家經濟的科學發展。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highway industry an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bvious, which leads to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s highway industry.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highway industry should b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the new normal,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seek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opportunity.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it needs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progress in the challenge. Building open platform and providing inclusive support.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way industry be perfected,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ighway industry and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promoted.
【關鍵詞】新常態;公路行業;黨建工作
【Keywords】new normal; highway industry; party building work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1-0106-02
1 引言
新形式下,國家更加注重黨建工作,黨建工作成為另一種國家資源,利用好新常態這個資源會使得我國公路行業能夠快速科學并且可持續發展。開展黨建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就更能使得公路行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確保公路行業保持活力可持續。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同時間階段的黨建工作內容也要相應的改變。新常態下對我國的公路行業黨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有鑒于此,我國公路行業黨建工作要好好利用好這樣的一個現實背景,充分了解新常態下賦予公路行業的機遇和挑戰。公路行業要完成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制定出全新的舉措,重新架構行為方針準則來譜寫公路行業黨建工作新篇章。
2 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在新常態下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常態是在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領導的黨提出的正確認識,與以往不同經濟社會階段有差異,新常態下更加注重國民經濟質量,而不僅僅是無限的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粗放型的發展路徑被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路徑所取代,新常態下的主要訴求變成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1]。當今社會和以前生產階段產生區別,新常態下社會發展環境和諧是人民的期望,人民更加期盼全社會人能夠和諧相處。在這種期盼下,社會和經濟方面同樣有新的要求。新常態下,人民心中更加追求事物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人民要求社會和諧穩定不愿暴力沖突橫行。經濟與社會也要求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公路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組織形式,所有發展進程也一定會受到新常態的影響。公路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的實現,要求認識到新常態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第一,新常態下機遇在公路行業開創黨建工作時慢慢體現。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的黨建工作體制不斷完善,一直在逐步穩定發展并且在原有基礎上加上了創新,黨建工作具有較強人民影響力,能讓廣大公路人認識到這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充分發揮主人翁的角色,然后全身心投身于公路行業的發展經營。由此,黨建工作將會成為我國公路行業建設的重要角色,確保公路行業發展方向正確而少走彎路。有鑒于此,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必須有效加強不能削弱,必須放棄固守轉向創新,必須放棄封閉轉向開放。經濟發展新常態具備的特征,使得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機遇不斷出現。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總體方向在新常態下更加明確。在新常態下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讓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主要方向變成了公路行業服務提升和服務經濟質量提升。進入新常態,生態發展成為呼吁最高的發展方式,新常態下更加要求和諧的生產方式,要求確保公路行業員工之間和諧相處,團隊之間高度配合。因此,公路行業黨建工作要認清局勢把握機遇,充分利用好新常態,轉變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思想,打破陳規,把握好公路行業黨建工作遇到的新常態下的機遇。
第二,挑戰也逐漸在新常態下公路行業黨建工作中日益明顯。新常態是一種新生事物,對于管理者而言想很快適應新常態是非常困難的,有的管理者甚至不愿意接受,由此帶來非常大的阻礙。新常態主要表現在新這個字上,新理念,新認知,一切都是新的。如此看來,公路行業黨建工作要積極探尋另外發展方向,工作內容全方面改革,所以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所以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采用全新的管理方法是對公路行業黨建工作領導部門提出的新的挑戰。對工作人員來講,想要適應新常態下公路行業黨建工作也是一項難度較大的挑戰。由此看來,新常態下管理者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立足于制高點,正確把握本質特征,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黨建工作來幫助公路行業黨建工作邁上新的征程。新常態下公路行業的廣大干部職工必須有所改變,能夠做到根據自身情況主動適應新常態,發展自身。以積極的心態全心全意投身到黨建工作中去。這樣從上而下成為一體堅不可摧,就會不懼挑戰。
綜上來看,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必須從兩個方面來看待新常態:一是從機遇中謀創新拓寬工作空間,二是從挑戰中建立保護機制;各方面保證公路行業黨建工作成效的大大提升。
3 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思路在新常態下的轉變
第一,新常態的理念要在心中樹立起來。要客觀地看待新常態對公路行業黨建工作的影響,積極面對新常態。反過來,要在心中積極適應新常態。因此要求管理者必須為公路行業黨建工作未來深思熟慮,采取新的工作思路并且制定措施。也要求在廣大員工方面做出改變,首先要改變日常工作方式,其次是轉變自身觀念從而無保留地投入到公路行業黨建工作中去。因此,公路行業建設目前來說對新常態還很難適應,只有深入理解新常態才能更好地把握,更加主動融入,進而取得顯著的成就。
第二,確立實現公路行業可持續發展。對公路行業而言,擺在第一位的是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要考慮的是為公路行業取得政治經濟效益和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進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因此,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在新常態下的任務是要緊緊圍繞公路行業科學可持續的發展,利用好新形勢帶來的機遇不斷創新取得進步,用這種方式來促進公路行業贏得新的發展局面[2]。
第三,開放的黨建工作學習平臺。在新常態的影響下思維的開放性和借鑒性變得越來越凸顯。要充分了解其他優勢企業,查看他們的工作學習方式,學習和掌握他們的經驗,吸收他們的經驗以及利用他們的競爭優勢進而達到雙贏的局面。而這些關鍵點逐漸成為了公路行業實施公路政策的思考點。公路行業黨建工作領導管理部門,要具備開放理念,發散式的思維,先進的知識前沿。搭建公路行業黨建工作學習平臺,在平臺上按時更新內容,讓每個員工都能利用學習平臺來提升能力。與此同時,向其他的企業行業,尤其是IT企業學習取經,在其他行業的政策中找尋優點來充實黨建工作,將移動化和社交化加入到平臺中,最終讓員工輕松利用平臺,使自身得到全方面發展。
第四,新常態下公路行業要采取更加包容性的舉措。與以往時間段不同的是包容性在新常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并且包含非常全面,包括服務行業與工業行業的包容、也包括消費者與生產者、經理與員工之間的包容。人民關系更加和諧平等以及合理的分配等都成為了公路行業的戰略性選擇[3]。所以對于黨建工作而言,黨建工作必須提高包容性,讓公路行業的經營管理者和廣大員工都將包容性變成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準則,慢慢的他們之間會自覺遵守,并且在此基礎上構建全方位的支撐,以此為公路行業黨建工作提供政治資源保障、將政治基礎優勢夯實。
4 總結
我國進入“新常態”下,我們需要深入理解新常態的含義,做到真正的適應新常態和引領新常態,由此來更加完善黨建工作。使黨建工作的思路清晰明朗,明確并掌握方法,這樣黨建工作將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在充分了解下,將黨建工作與公路行業緊密聯合,全面促進我國公路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安琪.新常態下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5(06):25.
【2】李紀永 . 強化組織建設 推進公路黨建工作突破 [J]. 東方企業文化,2013(18):149-150.
【3】李擁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現狀分析研究及應對策略[J].理論觀察,2015(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