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濱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的開展要與中職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基于時代的發展要求融入企業創新創業的優秀文化,本文就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企業創新創業優秀文化進行了多方面的闡述,以期為中職語文教學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創新創業
萬眾創新、大眾創業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趨勢,在中職教育中,職業能力培養是關鍵,因此,中職語文教學中可以融入企業創新創業的優秀文化,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的優勢,并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成為新時期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幫助學生解決就業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一、貼近專業達成情理目標,滲透創業創新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造就能思索、能建設的人,新一代人應當是新時代之創造者。而要培養出“新時代的創造者”,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中職學生絕大多數都存在著缺乏自信的學習情感障礙和缺乏能創造未來的認知障礙,克服這種障礙對其樹立創業創新意識就尤其重要。現行的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中職語文教材選編的課文都是優秀文章,這些文章能引導中職學生對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創業意識和開拓創新思維。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注重職業性的“情與理”的目標達成,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喚起學生對職業問題的深度思考,融入企業創新創業的優秀文化,激發其創新創業精神。
二、立足課堂與教材,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
(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能引起熱烈討論的問題,創造一個“憤”“悱”的情境。教學實踐證明,組織學生討論、爭論,解決疑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既敢于發表各種意見,又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在討論、爭論中,教師發現了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又激
活了創新思維。
(二)立足教材,注重創新創業品質熏陶
中職語文教材選材豐富,很多文章中都閃耀著激勵學生創新創業的光芒。而且在新時期,創新創業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可以直接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成為中職語文綜合素養和職業素養搭配教育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學中更多的是閱讀教學,在不違背作品原意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解讀,使用分主題閱讀法,潛移默化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意圖,對課文的解讀不僅停留在常規全面的層面,更需引導學生仔細尋找,深入挖掘其中與創業創新相關的因素。挖掘文中蘊含的創業創新思想。
三、滲透專業內容,奠定創新創業基礎
語文學科的基礎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職業教育的重技能性又決定了語文學習的邊緣性,中職語文就處在這樣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擺脫這樣的局面,就必須在語文教學內容上求變,在變化中凸顯語文的重要性,消減邊緣性,實現語文在職校中應有的位置。把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專業素質的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將語文對學生的多元影響和要求轉化為不同專業的具體專業能力,為學生專業學習和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服務。如對旅游專業學生教授《登泰山記》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提供的素材,寫一篇導游詞,并現場模擬進行導游;如,服裝專業的學生要具備較好文化基礎才能做好專業設計、產品創意,在教學中要注意展示各種優美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創新創業激情。
四、注重語文口語交際訓練,滲透創新創業文化
“口語交際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開拓創新思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師要克服平時只偏重教授課文的一隅之見。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是一個社會人、一個就業者、一個創業者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培養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培養職業能力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善于傾聽,善于表達。誠懇專注的傾聽向對方傳達了尊重與信任,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交往的質量與目的的達成,因此教學中聽、說訓練常常是相輔相成的。中職語文教材中設計的“口語交際”以“聽說”為主,有自我介紹、復述、交談、即席演講、推介應聘等等。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與口語交際能力,在具體實施中以禮節性的交際口才、自薦求職的說服口才、與專業對口的行業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講口才為重點,對學生加強訓練,訓練中注重通入創新創業要求,讓學生在表達時循序漸進,由簡短到成篇,由照讀到脫稿,由有備到即興,由對話到辯論。這樣,經過教學和訓練,中職學生能做到“有表達的自信心”,“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準確、連貫、得體地講明白完整的語段和全篇,為日后適應社會需求打下一定的表達基礎。
五、開展語文綜合活動,融入創新創業優秀文化
借鑒專業課“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局限于講臺,可組織學生以參與活動的形式將某些教學內容搬到舞臺上進行。如,進行課本劇表演,舉辦課內演講比賽、作文大賽、模擬招聘會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要在語文綜合活動中,把創業教育的任務和要求結合進去。如“開展‘我校同學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現狀的調查”活動,組織學生調查的對象不局限于本校的在校生或歷屆畢業生,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參觀、訪問附近的公司或企業,寫成調查報告。使學生得到創業教育的體驗,通過體驗使學生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這也是創業教育成功開展的前提條件。又如結合“全國中職學生‘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開展,組織輔導學生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分析目前的知識、能力水平,分析自身優勢,明確不足,努力修正,做好每一階段的人生規劃。在活動課程中實現創業意識的提升,創業品質、創業知識的傳播與養成。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入企業創新創業優秀文化,是開發學生潛能的需要,是迎接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需要,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而加強中等職業教育中的語文創新創業教學,更能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進一步認真學好中職語文知識,才是實現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自身創新精神、提升自身創業品質、努力成為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簡順芳.淺析中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的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7(11):130.
[2]麻莉.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J].考試周刊,2015(71):34-35.
基金項目:
本文是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產教融合的中職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ZJZB2016088)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衡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