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龍 王師 劉玉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關于中國的教育也成為了人民討論的熱點。現在很多人認為中國教育是應試教育,一點也沒有使用價值,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實用價值不高,其中農村的教育更是討論的重中之重。本論文對貴州省修文縣久長鎮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從他們對于教育的看法現狀中總結出農村教育現狀,對農村教育的弊端做出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教育;農村;現狀;對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人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成才必不可少。我很慶幸參加了社會實踐,了解一些大家眼中的教育是什么樣子的。通過調查問卷,發現鎮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小學水平,很少有更高水平的。而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對于教育的認知也是不同的,對于教育也是各執己見。有些重視教育的人也無法將教育與國家發展聯系在一起,大局觀嚴重不足。鎮民普遍注重教育,但是卻不懂教育的方式。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孩子要讀書他們就供孩子上學,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不想讀了也不會去勸阻孩子。在了解這些現狀后,提出了一些對偏遠農村的教育現狀改善的方案。
一、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的缺失:
農村由于父母想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管帶,導致隔代教育現象比較嚴重。現在祖父母將對第二代的愛全部加到了第三代的身上,造成了溺愛。同時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較低,在農村又很少接觸新事物,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而奔波在外的父母忽視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子女的教育,這類父母理所當然的以為只要滿足孩子對于金錢的需要就是對他們的愛,但是他們不知道家庭教育不是金錢能彌補的。
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性:
由于家長的文化水平低,不會想到自己平時的行為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言行舉止,行為魯莽,語言粗俗,在孩子面前沒有表現父母風范,但是有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學生,和孩子發生矛盾,而現在農村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還在家長腦海中根深蒂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絕對權威使得他們不允許孩子和他們有沖突。起了沖突也不會進行有效的溝通,合理的解決問題,只會進行武力鎮壓,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3.缺少家長、學生、學校等全方位的溝通,對學校教育不理解:
在家長眼中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不管孩子喜不喜歡,為了能夠使得孩子能夠一心一意的學習,家長可以不讓孩子進行任何勞動。但是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就會好好教訓一
頓,就會說為了讓你學習付出了多少,你卻學不好,你每天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但是孩子回家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又不加以關心,只關注考試試卷的成績。
4.家長大局觀念不足:
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高壓孩子學習,認為學習好才有好出路,認為學習只是一條走出農村的路,而不知知識是改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只有少年強則國才會強,國家需要的不只是只會學習的好學生,國家需要的是會創新的新型人才,需要的是各個行業的領頭羊。
二、發展農村教育的對策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體教育中至關重要,而在農村,家庭教育已經逐漸失去了對教育的支持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一生的學校,家庭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社會,國家應該花費大力氣在家長的教育上。為了幫助農村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創造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應該從以下5個方面著手:
1.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使家長明確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庭的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養育之恩不只是父母對于子女的養活,更重要的是家長對于孩子的育才之恩。讓家長知道教育并不是將孩子送進學校就完事了,教育是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教育構成的。開家長會時老師應該明確指出孩子的很多行為都來自于父母,希望父母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可以舉行比賽,看看誰是模范父母。
2.引進高學歷人才走進農村:
農村的教育主要問題還是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低,接觸到的新事物少。但是農村也有城市沒有的優點,在農村沒事大家就坐在一起聊聊天,對于說的在理的事物接受能力也強。高學歷人才的進入會讓大家知道新鮮的事物,對于高學歷所說的教育也會花時間去思考,有利于提升農村的整體素養。而且高學歷人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發生在農民身邊,耳熏目染,他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高文化人才的教育方式。
3.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只有接受了教育,懂得了教育,家長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加強文化建設還應加強農村與城市的聯系,有了城市里的家長作為模范,即使是模仿,農村的教育也會上一步臺階。農村在電視上花的時間相對而言比較多,在電視上應該播放如何看待教育之類的節目。
4.提高學校教育水平:
家長已經是大人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的思維已經定型,而且有部分家長確實很累、很忙,沒有時間關心教育。我們可以提高學校的教育,反作用于家庭,培養孩子與家長溝通的習慣,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使得孩子能夠理解父母,愛戴父母,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
5.增強現在孩子的受教育水平:
人類是在一代代傳承中發展的,增強現在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就是在挺高下一代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在農村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讀書是在混日子,在他們的理念中就沒有好好學習這一項,也沒有想過以后要干嘛,更別提說是培養自身愛好。重點就應該放在這一部分學生的身上,不求他們能夠懂得多少,只要求他們能夠在他們父母的基礎上能夠進步。
三、結束語
托爾斯泰說過:“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說明身教重于言教。所以,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良好行為影響、教育孩子。希望農村的家長能夠積極學習高文化家長的教育方式。國家和社會應該多關心農村的家長教育,教會他們教育的實質,讓他們能夠思考教育。
參考文獻
[1]劉酉華.新形勢下我國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農業;2007(02).
[2]段維龍;李晉;張建華.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選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5).
[3]張洙;段鵬姬.農村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11).
[4]王搏 .制約農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0):29-29.
作者簡介
周維龍,河南理工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
王師,河南理工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
劉玉林,河南理工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