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孜晗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程度逐漸深化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向縱深的方向推進,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基于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我國企業的升級轉型以及結構調整對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當前市場經濟中企業在其生產和產業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視宏觀經濟管理的方向轉變以及管理重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基于經濟發展新常態宏觀經濟管理的重點調整企業生產管理方式和方向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市場經濟;宏觀經濟管理;企業發展方向
引言:基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時代背景制定相關宏觀經濟發展政策為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經濟新格局的構建指明了發展方向。由此可見,企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根據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對企業的產業結構及生產方向進行及時的調整,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滿足市場需求,維持企業長久發展。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程度逐漸深化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向縱深的方向推進,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基于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我國企業的升級轉型以及結構調整對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存在很多企業不根據宏觀經濟發展要求,造成了產能過剩、市場供求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浪費了企業有限的資源,而且阻礙了企業長期發展。
為了進一步分析宏觀經濟管理在企業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從企業生產發展的視角出發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本文首先對當前市場經濟中企業在其生產和產業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視宏觀經濟管理的方向轉變以及管理重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基于經濟發展新常態宏觀經濟管理的重點調整企業生產管理方式和方向提出政策建議。
一、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
當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在經濟新常態的宏觀大時代的背景之下,企業發展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變化與調整:
1.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生產的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資源日益緊張以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現狀要求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實體經濟產業結構進行不斷調整不僅可以達到優化我國資源配置的目的,而且有利于企業通過技術革新不斷地提升其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相關內容必然會對指導我國企業發展的方向,有利于企業發展借助宏觀經濟管理的扶持進行自身的轉型升級。
2.我國金融市場以及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企業市場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前,隨著我國實體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金融市場也發展的更加成熟和迅速,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迅速發展給我國企業市場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實體經濟的轉型,我國的金融市場交易頻繁的同時其市場結構也發生了轉變,金融機構業務交叉不斷增多,這種情況下,單一的金融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對金融風險進行監督預警,缺失必要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這就導致金融市場上存在不規范的金融交易行為以及非法集資等行為的出現,擾亂正常金融市場的運行。
3.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我國企業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企業經濟發展要以市場為主體目標,從供給端發力調整企業自身的生產結構,通過為市場提供高端的、多元的商品和服務的路徑打造新的消費熱點,在既帶動消費升級的同時又提升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二、宏觀經濟管理對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重視宏觀經濟管理的側重點以及指向性對提升企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宏觀經濟方面
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加強對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研究對發展企業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企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發揮其自主性的同時也需要對符合宏觀經濟管理的整體要求,背離宏觀經濟的時代背景,盲目的進行企業生產和管理將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企業的發展。企業根據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進行生產和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的關鍵。
2.企業經營管理方面
(1)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競爭壓力主要來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外企業的沖擊以及國內市場經濟帶來的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兩個方面,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經營戰略,從而為企業發展的戰略調整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
(2)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企業的運營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工作變得更加復雜,根據宏觀經濟管理對大量的企業經營信息進行分類歸納,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企業需要根據宏觀經濟管理政策要求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方向,這就要求運營、財務、風險等相關部門的共同配合,從而要求公司設立相關統計部門的參與,提高決策的效率。
三、提升企業市場經濟發展活力的有效路徑
通過對當前我國企業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形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必須基于宏觀經濟發展的政策進行不斷調整其產業結構,并進行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市場經濟發展活力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基于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整體背景不斷調整企業經濟市場發展的方向和結構。企業市場經濟發展要注重研究其所處的宏觀的市場,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企業經濟發展的方向,企業經濟發展應當順勢而行,符合宏觀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其次,企業市場經濟的發展應當注重供給端調整企業產業結構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滿足市場需求是企業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和保障,因此,企業市場經濟發展應當注重其所處市場環境的主要需求情況,并注重調整產業結構。
最后,基于宏觀經濟管理政策規避市場經濟風險的發生。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往往意味著經濟發展出現了新問題,企業市場經濟應當根據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調整采取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以保障企業市場經濟的穩健運行。
參考文獻:
[1]朱露露.試論企業市場經濟發展中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性[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05):17.
[2]張傳一.探究宏觀經濟管理在企業市場經濟發展之路中的重要性[J].現代國企研究,2018(08):52.
[3]李瑞華.企業市場經濟發展中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性[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2):18.
[4]李靜,李文溥.走向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理論探索--宏觀經濟學視角的述評[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02):116-128+158-159.
[5]王誠,李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市場取向改革以來學術界相關理論探索[J].經濟研究,2014,49(06):156-178+184.
[6]陸正飛,韓非池.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公司現金持有的經濟效應?——基于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兩重角度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06):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