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靖塵 資治本報記者 趙覺珵 ●盧戈

“美國最大婚紗連鎖店David‘sBridal19日申請破產保護,快時尚服裝品牌Gap21日宣布正在考慮關閉數百家門店”,在一片負面消息中,美國實體零售業迎來了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線上購物銷售額在2000年至2018年間增長300%,而線下零售銷售額卻下降50%。在這樣的背景下,稱為“實體店打折狂歡”的“黑五”今年格外引人關注。
全美77家實體店要關門
“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正在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傳統意義上作為美國實體百貨商店瘋狂折扣日的‘黑色星期五已經死亡。”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2日報道稱,美國人在“黑色星期五”不去商場和超市消費而更多選擇網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傳統的“黑色星期五”也不再僅僅是一天的“消費狂歡節”,已成為從“黑色星期五”延續到下周電商打折日——“網絡星期一”的連續消費高峰。而且美國人的網購傾向明顯增強,數據顯示,33%的美國消費者“黑色星期五”基本上選擇網購,更有54%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他們早已等不及下周一,會優先在“黑色星期五”網購。
根據網絡消費網站調查,由于互聯網電商沖擊,今年全美有77家實體店計劃在感恩節期間關門,其中包括Cost?co,TJMaxx,Nordstrom等大型商場連鎖集團,中小零售商受到的影響更大。去年“黑色星期五”到實體店購物的美國消費者較前年下降4.5%,弗里斯特商業研究所預計。今年假日消費將更多來自互聯網電商。今年“黑五”期間互聯網零售額預計將比去年上漲14%,實體店零售額僅將上漲1.7%,今年年末假期互聯網零售額將占到全年總額的32%。
促銷手段“心機重重”
即便被電商搶去了風頭,但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仍有許多美國人在這一天不惜排隊去商店購買心儀的物品。就像中國消費者在“雙十一”前夕做準備一樣,美國消費者也會提前搜索各大商場的優惠廣告,做折扣比價并列好時間表和清單,以便在第一時間到目標商店搶購商品,不少商家也在周四午夜零點起就通宵營業。
但《環球時報》記者也發現,“黑五”的折扣較之于平常其實并不大,許多商家甚至會在活動前半個月左右把商品價格提高,以凸顯“黑五”當天的折扣力度。此前有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黑五”購物季有超過75%的商品價格并不是全年最低。
為吸引更多顧客進店,一些商家推出以電視機等大型家用電器為主的“特殊折扣商品”,它們往往數量有限。《今日美國》網站報道稱,沃爾瑪就推出“黑五”當天限量的折扣數字電視,只有最早進入賣場的部分顧客才能搶購到。這一策略屢試不爽,往往在開業后幾個小時就宣告售磐,有許多消費者必須提前幾天就開始排隊拿號。而沒有搶到低價限售商品的人們,為了不白來一場,只好隨手購買不在計劃之內的商品。
和“雙11”輝映
“黑色星期五”在北美掀起購物熱潮的同時也在逐漸向中國滲透著影響,同剛剛過去的“雙11”相輝映。目前,國內已有包括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中國、蘇寧海外購等涉及跨境電商板塊的綜合平臺,以及洋碼頭、寺庫等數十家跨境網購平臺都開展了“黑五”促銷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預計2018全年將達到1.9萬億元。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經常進行跨境網購的用戶達7500萬人,預計到2018年底用戶數量將達8800萬人。巨大的商機令全球電商企盼中國市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APEC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國內消費者對國外消費品的需求不斷攀升,跨境電商網絡零售進口的進一步放開,實際上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海外的產品,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
環球時報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