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林
摘 要:在博物館安全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結合實際,通過合理分析博物館的風險因素,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此實現博物館科學化管理。本文基于此方面內容,對其進行了具體研究,通過進一步分析,旨在提高認識,并希望分析能夠為博物館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博物館;風險因素;安全管理;策略
博物館是一個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一些大型知名博物館不僅客流量會比較大,而且里面收藏著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藏品。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博物館應該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對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
1 博物館的風險因素
1.1 拍攝中存在的風險
博物館藏品經常需要接受博物館內外部人員的拍攝,同時這也是博物館運行過程中的一項經常性的業務。例如在藏品出版或是建檔之前需要對藏品進行全方位與多角度的拍攝,不僅需要專業的拍攝人員近距離接觸藏品,同時還需要對藏品進行轉動或挪動以適應角度、光線、位置等的需求,在這個過程當中極容易出現對藏品的損壞,因此藏品的拍攝也是影響藏品安全的重要風險因素。
1.2 環境造成的安全風險
文物藏品的主要特點就是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無論是藏品的展出還是存放,對周圍環境的要求極高。現階段對文物藏品有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照度、空氣污染等。比如藏品在陳列展廳展覽過程中,如果不能對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有效控制,長時間后就會出現霉變、變色、開裂等現象。
1.3 博物館藏品存在被搶劫與被盜竊的風險
博物館藏品的儲存與展覽的過程當中可能存在被搶劫以及被盜竊的可能性,同時這也是威脅博物館藏品安全的最大風險因素。目前仍有部分博物館藏品的陳列展覽柜臺仍采用木質展架與玻璃櫥窗的形式,因此在展覽與保存的過程中抵御風險的能力還相對較薄弱,在藏品的展覽過程中不法分子若利用比較先進的盜竊工具則能夠很輕松的盜竊走藏品,因此就增加了藏品的安全隱患。
2 博物館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健全制度,強化日常風險安全管理
由于近年來博物館文物失竊的事件不斷出現,博物館必須高度重視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博物館文物管理人員要提高文物安全管理的意識,強化文物安全管理的責任意識與風險意識。因此,博物館要扎實做好文物安全管理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強化文物安全管理人員的履職意識,加強對新入職以及離職人員的安全教育及有效監督,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建立健全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博物館要從文物安全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文物登記及檔案建設任務。要做好博物館文物的日常管理工作,集中力量搶救保護館內瀕危文物。最后,培養和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文物安全管理技術人才,不斷充實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力量,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水平。
2.2 重視博物館管理制度建立的科學化
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對于我國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面臨很多難題。因此,博物館應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博物館自身實際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完善科學的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文物收集、文物陳列、文物展出、文物收藏、參觀管理以及在突發情況下的應急預案等。通過制定完善的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消除文物管理安全隱患。同時,要努力提高文物管理制度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充分考慮博物館的接待能力以及文物安全管理可承受的范圍。例如,在博物館文物參觀管理制度方面,從文物安全管理的角度來說,博物館應當提前制定好文物免受損害以及觀眾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的措施,通過限制每天進館參觀人數等手段,有效控制觀眾流量,以確保觀眾、文物以及場館等的安全。
2.3 完善參觀觀眾的安全工作管理
博物館作為一個人員密集場所,特別還是處在鬧市區的場館,每天觀眾的人數都會比較多。在博物館開放的過程中,觀眾的人身安全同樣也是重中之重。博物館應該根據實際工作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證參觀者的安全。首先,需對整個展館瞬時可以承受最大的觀眾流量做一個測算統計,每當參觀人數接近飽和之后,應及時進行限流。其次,還要合理的制定觀眾的參觀線路,避免進出展館客流的對沖現象發生。再次,做好參觀前的安檢工作。安檢員在安檢處就應該對觀眾的隨身物品進行檢查,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入博物館內。最后,就是對博物館內部的相關設施進行完善,做好定期的保養,確保展館的正常開放。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一旦有突發情況,各個安全通道可以打開,及時對觀眾進行疏散撤離。
2.4 依托先進技術,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把先進的安全管理技術引入到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中來。首先,要逐步采購使用博物館文物管理設備,改善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技術條件,提高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的技術水平。其次,博物館要積極應用文物安全管理設備,對相關文物進行分類管理。要加快博物館文物管理信息化建設,通過博物館網站及時發布藏品種類、展覽信息、場館布局以及參觀日程安排等信息,不斷提高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和技術化水平。最后,要做好博物館空調、照明等設施設備的維護工作,增加電子指示牌、觸摸屏、電子監控等設施,推動博物館文物安全管理技術的不斷提高。
2.5 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嚴格規章制度的建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須的。規章制度的制定要根據各個博物館的實際,不僅要制定具體人員、具體崗位的職責,還要制定各個部位、各個崗位、各種任務、各種突發事件的規定、方案、預案。規章制度就是一個單位內部法規,必須要有嚴肅性和可行性。在制定過程中,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逐字逐句地反復推敲。一但討論通過,開始實施,就要嚴格執行,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因人而異。隨著形勢的發展,隨著單位實際情況發生的變化,規章制度也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的建立,不能當成是一紙空文,束之高閣,要經常組織學習,做到熟記在心,嚴格執行。各種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案、預案更要定期演練,在演練中發現不足,隨時改正。
3 結束語
總之,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是安全工作的指導方針。博物館作為用于展示、收藏和研究人類文物的公共機構,在推動社會發展以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是博物館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應該結合實際采取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給參觀者創造一個良好而又安全的參觀環境。
參考文獻
[1]單霽翔.管理——博物館成功之基[J].國際博物館(中文版),2016(Z1):88-93.
[2]劉舜強.博物館藏品風險管理[J].博物館研究,2011(03):42-47.
[3]嚴洪明.試析博物館的安全風險和防范對策[J].安防科技,2011(06):2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