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國積極開展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迎來新的機遇。本文闡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診改視角,不斷拓寬工作渠道,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構建可持續的圖書館循環螺旋體系,推進圖書館工作向前發展。
關鍵詞: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高職院校圖書館
為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辦學質量,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機制,逐步在全國職業院校推進建立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國家自2015年開始全面開展涵蓋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各個方面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以下稱“診改工作”)。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學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應該從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角度出發,重新審視現有工作,整合所有資源,創新工作思路、舉措,努力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為學校教學與科研服務的職能。
1 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工作的意義
全面實現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中國制造2025、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切實發揮學校提升辦學能力的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穩步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同時,積極發揮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管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
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打破高職院校傳統評估模板,提高高職院校自身標準建設,把高職院校質量化建設引入到標準化建設的軌道上來,將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常態化、標準化,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的重心在于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關系高職院校能否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教育部對高職院校關注度增加,高職院校在得到迅猛發展后實現了騰飛崛起,若要贏得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認可,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尤為重要。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工作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高職院校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勢在必行。
2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工作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影響
2.1 轉變工作理念
高職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相對單一,服務一般都遵循“讀者尋求-圖書館提供”的原則,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存在被動、滯后的現象。而診改工作是從學校內部出發,按照“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引導高職院校切實履行人才培養工作質量保證主體責任。建立常態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可持續的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這就要求圖書館要主動作為,從讀者需求出發,從圖書館內部做起,以大量信息反饋為基礎重新審視圖書館各項具體工作,努力構建可持續、高質量的服務保障體系。
2.2 提高工作質量
診改工作的目的在于通過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切實發揮學校提升辦學能力的主體作用,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診改工作的重點在于學校整體質量的提升,樹立現代質量文化,提升質量意識。“診改”理論強調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只有設計者、生產者、管理者等質量的創造者,才能真正自主保證與維護質量的改進與提升。因此圖書館作為其中之一,也必將在學校診改工作的引導下,積極拓寬服務渠道,采取先進服務手段,不斷提升工作質量。
3 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現狀
3.1 圖書館軟、硬件設施嚴重不足
高職院校圖書館受學校經費制約,館藏面積、計算機數量、閱覽座位等硬件設施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師生需求。門禁系統、圖書館系統、數據庫建設等現代化的軟件設施普及率、利用率較低。
3.2 圖書館工作方式陳舊
高職院校圖書館業務很大程度上還是停留在圖書、期刊借閱、電子閱覽、學生自習等最基本和傳統的層面。而諸如電子資源利用、研修服務、學術交流、學科館員等現代圖書館業務往往很少涉及。
3.3 圖書藏書量有限
高職院校由于學校規模、經費、館藏面積等因素限制藏書量一般都不是很大,藏書種類相對單一且陳舊,藏書質量較低。
3.4 圖書管理系統相對落后
高職院校圖書管理系統多采用十幾年前購買的軟件,在使用過程中的更新、維護、再開發都遠遠滯后。且受學校經費的制約,往往只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工作運行,很難適應當今圖書館業務的發展和師生的需求。
3.5 數字資源建設匱乏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圖書館新型服務等成為當代圖書館的趨勢所向。而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這方面成效甚微。
4 內部質量診改視角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的創新
4.1 以診改為契機,主動迎接新時代新挑戰
高職院校圖書館要一改往日被動服務的現狀,積極轉變觀念,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以主動、創新服務為手段,努力構建新型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全新局面。
4.2 以狀態數據為基礎,建立圖書館質量螺旋體系
加強圖書館業務工作與狀態數據的聯系,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在對圖書館采購、流通、服務的引導作用,利用“狀態數據+讀者調查”的形式建立圖書館質量螺旋體系,積極打造出數據引導圖書館業務工作提效,圖書館工作反饋形成數據報告的循環螺旋體系。通過螺旋體系保證圖書館工作在螺旋循環過程中不斷完善提高。
4.3 以先進理念為指引,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工作與時俱進地采用“大數據”思維,盤活現有資源,利用狀態數據及圖書館管理系統中讀者借閱數據,形成涵蓋借閱時間、借閱種類、借閱數量等內容的讀者借閱檔案。根據借閱檔案為每一位讀者(教師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書目。
4.4 以服務教學為宗旨,開展學科館員服務
學科館員是指圖書館設專人與某一個院系或學科專業作為對口單位建立聯系,在院系、學科專業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相互溝通,為用戶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圖書館要建立與院系、學科專業的長期交流、溝通機制,一方面本館館員“走出去”深入院系了解專業所需的各類信息資源,另一方面聘請院系專業教師擔任專職或者兼職館員,將圖書館現有的各類資源進行深入了解并積極推薦給學校師生。
參考文獻
[1]劉海舒、李慧萍.高職院校圖書館現狀與發展對策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5):98.
[2]蔣才鋒.關于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的若干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0):81.
[3]陳向平.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與運行策略——基于診斷與改進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7(20):57.
作者簡介
陳彤(1987-),青海同仁人,青海警官職業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