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建華 趙妍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管理模式是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保障,它會受到企業管理文化的深刻影響。本文主要從我國比較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我國企業管理中體現的文化特點以及基于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管理文化;企業管理;模式
現代化的企業必然有著現代化的企業文化,形成了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現階段,我國企業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已經漸漸走上了改變以往落后的管理模式的正確道路上。但是,距離形成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文化,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還有一段距離。
1 現階段我國比較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
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利益的最大化所采用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方式。伴隨著企業的發展走上正軌,企業的管理模式逐漸趨于穩定。有的第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甚至形成了以某種管理模式為基礎,多種模式并存的多元化管理。目前,我國的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友情化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型企業當中,通常是一些由幾個關系親近的朋友合資創辦的企業,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以朋友間的情義為基礎,維系企業的內部運作。這種模式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是親情化管理模式。使用這種管理模式的企業多為一些家族企業,在我國的企業中占有著不小的比重。親情化管理模式是把血緣關系作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企業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在企業發展的某個階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進步,和友情化管理模式一樣也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三是責權管理模式。這是一種相對理性的管理模式,通過對于職責和權力進行合理的劃分,并設立相關的獎懲機制,推動企業工作的落實,實現企業的發展。將責權作為管理的依據,可以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
2 我國企業管理中體現的文化特點分析
我國的企業管理是扎根于我國現實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在企業管理中形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與我國的文化特點使密不可分,并且深受特定的文化的影響。通過分析我國的企業管理文化,可以找出我國企業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為改進我國的企業管理模式提供依據。我國的企業管理文化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遵循技術至上和實用主義的管理文化。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儲備和開發是提高企業競爭力,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幸存下來的重要砝碼。同時防患于未然的憂患意識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在企業的發展中技術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另外,在近些年國家一直在鼓勵技術創新,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因此,我國的企業在管理和發展中對于技術的開發有著較高的熱情,技術至上的傾向較為明顯。另一方面,我國的企業在管理中,尤其是在技術的創新上遵循著實用主義的原則,比較注重于技術的實用性,在技術開發的過程中注重規避重大的風險,對于風險高、效益回收期長的技術創新不太熱衷。在雙重文化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企業在技術開發上更加傾向于見效快、能夠立竿見影的項目。在技術上進行小修小改,漸進地進行技術發展成為主流,對于重大技術的開發普遍持謹慎態度,對長期投資興趣不高,這體現了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的特征。
二是面子文化對于我國企業的管理也具有重大的影響。在企業管理中,上級對下級總是保持著威嚴,為了照顧上級的面子,下級通常不敢向上級提意見,害怕因此而有損上級的顏面,這對于企業內部的溝通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現代經濟更加注重信息的分享和溝通,面子心理使得信息的溝通上出現了巨大的阻礙,與現代經濟的特征背道而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克服面子思想的影響。
三是集體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結合。我國是一個比較強調集體主義的國家,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體現在企業管理中就是強調企業的整體利益高于員工的個人利益,為了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員工必須犧牲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配合企業完成生產任務。同時,在注重集體主義的企業管理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傾向又極為突出,與集體主義相輔相成。表現突出的優秀員工在企業中可以收獲豐厚的獎勵,被樹立為榜樣,這在企業的薪酬制度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四是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更加趨向于穩健。我國企業更加輕語與低風險和低負債經營,對于企業的擴展相對而言比較保守,尤其是私營企業擴展比較謹慎,規模小,經營和管理策略很少有激進的傾向。
五是企業的管理更加追求等級秩序。受到傳統的長幼、尊卑有序的文化觀念影響,我國企業在管理中追求等級秩序的傾向明顯,這從開會的座位排序、發言的順序中就可以窺得一二。這樣的管理文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以保障企業發展的協調有序,企業內部科層機制的存在與其不無關系。但是,尊卑有序的觀念與平等的觀念是相悖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員工的創造力,對于員工主動性的發揮產生不利的影響。
3 基于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1)有序自主的管理模式。在現代企業的管理當中,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秩序是必須的,合理的秩序是企業正常運轉,避免在管理上陷入混亂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這種管理秩序的建立是以不壓制員工的主動性為前提的,同時還應該對員工創造性和積極性的激發具有推動的作用,通過管理使員工能夠在一個有序的環境中進行創新和創造。另一方面,秩序的建立必須遵循著科學的標準,傳統的長幼和尊卑的等級觀念必不能完全適用于現代企業管理秩序的構建。在企業的發展中,員工之間有能力上的區別,但是不應該有尊卑上的區別。管理秩序的構建應該弱化等級秩序,為員工打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
2)風險規避的管理模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趨利避害的思想根深蒂固,傳統的教育教導每一個人要謹小慎微。因此,這成為了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這種管理模式固然有著自身的局限性,但是規避風險是企業能夠發展和壯大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現代企業應有的素質和必然的要求。在進行新技術的開發和高風險的項目投資時,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機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細致的調查,使管理和決策的流程更加規范,避免出現盲目冒進的行為,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威脅。
3)關系往來的管理模式。注重人情往來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相應地在我國企業管理中也形成了一種關系往來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中,適度的關系往來對于企業管理具有推動的作用。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將員工結成一個關系網絡,把所有員工都納入到整個關系網當中,使企業集體的合作及團隊的互動不斷增強,在企業內部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在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中,健康的人際關系往來可以促進員工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形成默契,提高工作效率,使個人的潛力在集體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企業管理模式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文化。在這些管理文化中既體現出了積極的一面,也蘊含著消極的因素,基于管理文化而形成的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的發展也體現出了兩面性。在先進的管理文化的影響下,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發展前景良好;在落后的管理文化的影響下,企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急需在管理模式上進行改革。只有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文化,管理模式的現代化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談。
參考文獻
[1]郭克威.關于我國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論述[J].現代企業文化,2016年24期.
[2]萬文靜.淺述適合我國企業管理模式的管理文化特點[J].知識經濟,2014年19期.
[3]寶貢敏.論適合我國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