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委
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賞析課程必不可少,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審美能力、賞析能力等重要的途徑。本文將分析新時期,小學音樂如何正確開展音樂賞析教學的有關研究,闡述小學音樂課賞析教學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賞析能力的重要途徑,以及教學的實踐研究等。以期能夠強化小學音樂賞析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法,符合學生實際所需。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音樂賞析;教學;學生
新課改要求小學教學應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應在快樂中掌握知識,了解知識。在小學音樂賞析的教學中,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所需,積極思考,努力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正確開展音樂賞析教學方法。進而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賞析課程中來。
1 小學音樂賞析教學研究
音樂賞析能夠實現對小學生音樂素養,身心健康,智力開發,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養,強調對學生音樂視野、鑒賞能力的強化,促進小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音樂賞析課中主要包括:
對生活的感悟。通過一些簡單的聲音或樂器的模仿,感受不同音樂的強弱表達方式。能夠通過音樂感悟生活,辨別出男聲、童聲等音色之間的差別,以及音樂所帶來的情感體驗。
對音樂的認識。通過對音樂的賞析,能夠哼唱出簡單的旋律,并對中國樂器有所認識,對節拍有一定的辨別。且在長期的訓練下,能夠對音樂主題有所掌握,并形成對情緒的整體控制。
對音樂風格的認知。通過音樂賞析課程,了解我國民族音樂,并對音樂有一定的認知。能夠掌握不同曲藝風格音樂之間的差別,并了解世界音樂的表達方式。能夠對音樂風格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在賞析過程中,分辨出藝術、敘事、抒情等不同曲目[1]。
2 提高小學音樂賞析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1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音樂賞析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所聞所見對音樂進行賞析,了解其內在的情感以及內涵。例如:《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若學生了解大海的樣子,便能夠更容易的體會歌曲的深層內涵。因此,在教授過程中,應對歌曲內所描述的景象有所了解,并展開想象力,感受大海波濤洶涌、氣勢磅礴的場景。在播放音樂時,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大海中的浪花,隨著大海的翻騰自由的晃動。閉上眼睛,細細聆聽,感受音樂作品中的情境以及節奏。在音樂戛然而止的剎那,詢問學生感受。并嘗試對歌曲的風格、內涵等進行分析,講述自己的想法。
以此,讓音樂作品真正的觸動學生內心,用心去感受作品中所隱含的情感與哲理。在對音樂進行賞析時,教師也應適當補充,對作品進行總結,強調重點,進行歸類。在以后的賞析中,學生便根據該標準,該思路,進行賞析。
2.2 創設情境
素質教育中要求,音樂賞析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連接,靠近生活經驗。但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見到的場景,遇到的事情,以及情感體驗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音樂賞析教學的質量。因此,經驗不夠,情境來湊。在音樂賞析過程中,教師根據作品中所描述的場景,創造情境。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創造情境,也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情境,亦可以通過實際演出,感受情境。
例如:在賞析《灰姑娘》表演的過程中,生活在富裕的時代下,難以體會灰姑娘的難過與悲傷。而這種情感上的體驗,以多媒體教學設備也難以讓學生感受。因此,采取實際表演的方式,親身實踐,感同身受的體會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將劇情分成幾個章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表演過程中來。親身體會灰姑娘的不易,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隨著音樂高低起伏,學生們的表演也十分精彩。通過面部表情、動作、眼神等多種方式,傳達內心情感。亦或悲傷、亦或歡樂、亦或幸福。
正是這種情感的體驗,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賞析課程中來,并大大提升賞析的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悟能力。
2.3 創新賞析教學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眾多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被運用在教學中,并發揮了獨有的優勢。其不僅為教學提供了物質基礎,更多的是為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提供了途徑。在音樂賞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賞析方式,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創新賞析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并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強大優勢,以更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現音樂內涵,帶領學生了解音樂本質。
例如:在賞析《小雨沙沙》時,歌曲內所描繪的場景在春天,小雨淅淅瀝瀝的給予小草養分。此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春天的視頻,以及小草的圖片等。讓學生將現實與歌曲有機結合在一起,更好的感受歌曲中所表達的內涵,以及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將音樂與畫面相結合,刺激學生視覺與聽覺,進而將畫面傳輸到大腦中。創建豐富的學習空間,多樣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升小學音樂賞析教學的質量[2]。
2.4 合理利用身體語言
現代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賞析過程中,以此來感受音樂的美好。即,不僅要在思想上感受音樂,更要在行動與肢體上感受音樂的美好。實際上,小學音樂能否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肢體語言,對音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課堂開始前,播放節奏感較強的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隨意擺動身體,感受節奏的變化。音樂由快到慢,節奏感由強到弱,伴隨著動作的變化,來感受音樂的美好,以及所傳達的主要思想內涵。
同時,在播放音樂時,可以結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通過拍打身體來配合節奏的變化,自主感受音樂中所隱藏的內容。
例如:在欣賞《野蜂飛舞》歌曲時,讓學生自由的運用身體器官發出聲音,以配合節奏的變化。由許多學生選擇嘴巴發出嗡嗡的聲音,模仿野蜂飛舞時所發出的聲音。也有的學生選擇用雙臂代替野蜂的翅膀,上下扇動,四處亂跑。
此時的課堂異常活躍,在欣賞曲目結束后,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包括身體的感受,以及內心的感受。大部分學生表示,嘴巴很累,野蜂飛的太快了,好像有人在追趕它們。這樣,通過實際的行動,來感受欣賞曲目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曲目中隱藏的內容。當然,在體會過程中難免會誤入歧途,教師應及時糾正,并善于引導。讓學生在正確的賞析方向上前行,進而潛移默化的提升作品賞析能力,提高音樂素養。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音樂賞析過程中提高賞析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得出,應激發學生對音樂賞析課程的興趣,通過游戲、視頻等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要善于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利用身體來感受音樂,利用實際行動來體會音樂中所隱含的內容與思想感情。進而在長期的訓練下,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音樂賞析能力,感受能力,體會能力。
參考文獻
[1]孫艷偉.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中開展音樂賞析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0+23.
[2]齊碩.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探討[J].才智,2018(1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