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 明日 張宗急
摘要 為選擇出適合廣西秋冬種植特色花色的油菜品種,對引入的5個品種在田間表現、特征特性、產量性狀等進行了調查,并對產量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土黃、桔黃開花期限較長,花序緊湊,單株盛花量大,且抗倒性好,產量也較好,這2個品種既可以發揮其休閑觀花功能,又對品種的產量優勢無影響,適合廣西秋冬油菜種植。
關鍵詞 油菜;品種;花期花色;生育期;產量;廣西壯族自治區
中圖分類號 S565.4.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28-02
油菜是冬季作物,一般都是利用冬閑田發展油菜生產,冬種春收,開花季節在早春,此時大部分的農作物和植物都還處于休眠期,缺少有活力的自然景觀,唯獨油菜花處于盛開的時期,形成獨特的景觀,大部分的油菜花呈金黃色,喜氣洋溢,深受大眾的喜愛。云南羅平、湖北荊州、青海祁連等地已經把當地的油菜花作為景觀宣傳,以吸引游客;在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河池市南丹縣、桂林市陽朔縣和秀峰區、貴港市(港南區、港北區、覃塘區、平南縣)先后把發展油菜作為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載體,分別舉辦了以觀賞油菜花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活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發揮油菜花的觀賞功能,對其在休閑農業中的觀光體驗進行研究,引進和篩選特色花色的油菜品種[1-2],推廣種植農藝性狀優良的多彩油菜,在農業增產增收的同時帶動旅游業的發展,是提高油菜生產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桂林市雁山區雁山鎮桂林市農業科學院內進行,試驗田地勢平坦,土壤通透性強、排水良好,肥力均勻一致,前茬作物為水稻。
1.2 供試品種
供試油菜品種共5個,分別為特色紫葉黃花、桔黃、土黃、白花及生產常規種植的中雙10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中雙10號作對照(CK)。3次重復,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4],小區面積20 m2(8.0 m×2.5 m),采用移栽種植,每區種植20行,每行12株,即種植密度為12.0萬株/hm2。
1.4 試驗實施
移栽大田底肥施腐熟有機肥10.5 t/hm2、復合肥(15-15-15)600 kg/hm2。2016年10月8日育苗,11月9日移栽。12月底追施臘肥,撒施尿素150 kg/hm2。
1.5 調查內容及方法
當油菜角果呈枇杷黃時為成熟期,及時進行取樣考種,小區單打單收進行測產。田間及室內調查記載各品種物候期、抗病性,花期時記載花期時長、花色、花瓣大小、花序緊湊度等,成熟期取樣進行株高、有效分枝、角果數等農藝性狀考種[5-6]。試驗數據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從表1可以看出,5個供試油菜品種的產量為945.0~1 950.0 kg/hm2,對照品種中雙10號(CK)產量居供試品種第1位,為1 950.0 kg/hm2,其他品種均較中雙10號(CK)減產,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2.2 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供試油菜品種全生育期195~205 d,從初花期至終花期花期天數為25~31 d,白花和紫葉黃花的全生育期最長,同時,其開花時間較對照中雙10號(CK)分別增加了5、1 d,品種土黃和桔黃全生育期為195 d,同時其開花期較長,以休閑賞花為主,較具有特色。
2.3 盛花期田間主要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土黃、白花、桔黃3個品種花序緊湊,盛花期時單株花量較大,與中雙10號(CK)差異達顯著水平。
2.4 主要農藝性狀
從表4可以看出,供試油菜品種株高為159.6~180.4 cm,中雙10號(CK)、紫葉黃花相對較高,以白花品種相對較矮;第1次有效分枝個數為4~6個,以中雙10號(CK)和土黃品種較多;主花序有效長度為57.6~75.4 cm,以紫葉黃花品種最長;單株有效角果數為72.5~217.0個,以中雙10號(CK)最多;每角粒數以紫葉黃花最多;千粒重以桔黃品種最大。
2.5 抗逆性表現
從表5可以看出,供試油菜品種中對照品種中雙10號(CK)、桔黃品種菌核病發病率較低,白花、土黃、紫葉黃花品種菌核病發病率較高;5個供試品種的抗倒性皆較強。
3 結論與討論
廣西傳統油菜栽培主要以菜籽為主,生產資料價格逐年提高,而油菜籽收購價格較低,種植油菜的比較效益逐年下降。大部分油菜種植區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鼓勵和補貼支持,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因此,廣西油菜種植除了在輕簡化栽培上進行研究應用外,也積極開展油菜多功能化的研究和應用,并且在近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試驗引進和推廣特色油菜品種,對于調整油菜種植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義。該試驗結果表明,土黃、桔黃開花期限較長,花序緊湊,單株盛花量大,且抗倒性好,產量也較好,這2個品種既可以發揮其休閑觀花功能,又對品種的產量優勢無影響,適合廣西秋冬油菜種植。
4 參考文獻
[1] 王漢中.我國油菜產需形勢分析及產業發展對策[J].中國油菜作物學報,2007,29(1):101-105.
[2] 譚冠寧,韋本輝,李麗淑,等.廣西油菜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廣西農業科學,2007,38(5):582-584.
[3] 楊行海,劉助生,張宗急,等.廣西區優質早熟油菜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0):230-234.
[4] 官春云.油菜文化和油菜功用[J].作物研究,2011,25(2):95-96.
[5] 黃華磊,李文博,李艷花,等.油菜花色研究進展及育種應用前景[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1):1-4.
[6] 金以龍,熊明軍,葉紫云,等.早熟油菜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