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春 高發瑞 王春蘭
摘要 介紹了濟寧市直播稻栽培技術,分析了其存在的利弊,并提出了直播稻生產發展措施,以期為濟寧市直播稻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直播稻;栽培技術;利弊;措施;山東濟寧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47-01
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業,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種栽培水稻的一種方式。目前在濟寧市的魚臺縣、任城區等地已發展到2萬hm2以上。
1 直播稻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正確選擇直播稻品種是關鍵,目前在生產中表現最突出的品種有潤農早粳1號、津粳253、潤農11、津原85。這些品種出米率高,米質好,最高產量達10.5 t/hm2以上。
1.2 適期播種
麥茬稻播種要控制在6月20日以前,越早越好。直播稻關鍵在苗,苗全苗壯是基礎。直播稻以主莖穗獲得產量,苗量適當增加有利于穩產。由于水稻種植區地處濱湖澇洼地,坷垃大,易積水,難逮苗,要適當加大種子的用量,根據多年的經驗,用種量一般在187.5 kg/hm2左右,整地粗放要適當增加用種量,整地精細可適當減少用種量。在播種時一定要做到寧淺勿深,以種子似露非露為好。
1.3 簡化施肥
近幾年出現盲目施肥現象,不但造成水源污染和肥料浪費,還造成水稻無效分蘗增加,營養比例失調,葉片出現赤枯、停止正常生長、貪青晚熟等現象。由山東農業大學和潤農種業聯合研發的水稻免追專用肥,變多次施肥為生育期只施1次肥,避免了以上問題的發生。具體施用方法:耙地前一次性施入潤農專供控釋肥600~750 kg/hm2,如秸稈還田的再加尿素150 kg/hm2,根據苗情在7月30日左右施孕穗肥尿素150 kg/hm2左右,其他時間不需要施肥。
1.4 水分管理
濕潤出苗,旱種水管。苗期高溫天氣要么沒水,要么放大水,預防淺水層高溫傷苗,后期要間歇灌溉,不可長期積水,以利于促進根系下扎,預防青枯和倒伏。
1.5 病蟲草害防治
齊苗后若出現弱苗,及時噴甲霜·霉靈3 000倍液+1.8%復硝酚鈉150 mL/hm2+吡蟲啉300 g/hm2。中后期按育苗移栽水稻防治病蟲害。
除草是直播稻成敗的重要環節,條件允許,盡量選擇封閉除草,可用40%丁·噁乳油3 000~3 300 mL/hm2兌水450 kg/hm2進行噴霧,丁·嗯乳油封閉除草一定要在澆水后種子發芽前沒有明水的情況下及時噴藥。種子發芽后至出苗前也可用30%卞嘧·丙草胺1 500~2 250 mL/hm2進行封閉除草。如果沒有進行封閉除草或封閉效果不好的,可在水稻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期用稻杰1 500 mL/hm2+10%氰氟草酯2 250 mL/hm2噴霧防治雜草。
2 直播稻生產的主要利弊
2.1 優勢
2.1.1 降低勞動成本。勞動力緊缺和勞動力成本過高成為推動直播稻快速發展的直接原因。常規移栽稻的育秧、拔秧和插秧等工序,是繁重的密集性勞動,水稻直播省去了育秧、移栽等工序,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2.1.2 直播稻具備獲得穩產的生育特點。一是生長發育加快,促進早熟。直播稻沒有拔秧傷根和移栽后的返青過程,能提早分蘗,發育較快,比同期播種的移栽稻生育進程提早。二是直播稻易獲得較多的有效穗而穩產。由于直播稻播種淺,基位大分蘗缺位現象少,成穗率高。
2.2 劣勢
2.2.1 溫光資源利用不足,不利于增產潛力的發揮。因為濟寧水稻產區都是多熟制地區(以一年兩熟為主),水稻利用育秧移栽的方式一般可在秧田期重疊利用30 d左右的生長期,而直播稻在同一地區則必須選用比移栽稻熟期早20~25 d的早熟品種,因而單產潛力的提高受到限制,一般在750~1 500 kg/hm2之間。若一個地區全面改移栽稻為直播稻,將可能因單產提高受限制而影響到總產的穩定和提高。小麥茬直播稻,不僅水稻產量提高受限制,同時水稻遲熟遲收,常影響小麥適期播種而產量降低。
2.2.2 因茬口季節和氣候因素,導致受氣象性災害幾率大。直播稻易遭遇前期倒春寒、麥茬等遲茬口直播易遭遇后期寒露風,受氣象性災害影響幾率大,輕則導致出苗率、結實率下降,重則導致爛種爛芽毀種、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
2.2.3 管理上存在三大技術難點。一是播種質量與齊苗勻苗難。直播稻對整地質量和播種技術要求嚴格,而大多數農戶在進行直播稻生產時,田面平整度、播種深淺、水分管理都十分粗放,加上鼠害、鳥害影響,導致齊苗勻苗難,已經成為影響直播稻豐產的主要問題。一播全苗技術的起點苗數的掌握難度較大。二是雜草(特別是雜草稻)發生與防除難。直播稻田草相復雜、草欺苗現象嚴重,給苗期管理帶來較大困難。直播稻的除草完全依賴于化學除草,雜草防控難度較大。旱直播田,凡封閉除草未搞好的草荒嚴重,高的田塊達40%以上,連續直播3年以上的田塊,雜草稻比例會連年增加,化學藥劑防除效果差,導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長。同時除草劑用量不斷加大,不僅成本提高,也給環境帶來污染。除草劑大量長期使用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源頭。三是群體肥水調控難與倒伏威脅。直播稻分蘗節位低、群體基數較大,肥水管理不當,容易造成水稻中期群體偏大、苗體素質變差、根系分布淺,導致稻株抗倒性較差。四是生產中專用播種機械不配套,大多為撒播,播種量大,管理粗放。
3 直播稻生產發展措施
3.1 發展標準化集中育秧,加快推廣機插秧
大力支持與培育秧苗生產專業大戶,實行訂苗、訂插等社會化服務;扶持種稻大戶及規模經營組織,發展機插秧,從生產源頭逐步控制并最終替代水稻直播[1-2]。
3.2 堅持試驗示范,加強技術引導
針對直播稻早熟品種嚴重短缺的實際,開展相應的引種和篩選試驗、配套栽培技術、除草和全程機械化等方面的研究,為直播稻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3-4]。
4 參考文獻
[1] 董建強.阜寧縣直播稻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3(2):21-23.
[2] 項良忠,劉慧卿.淺談直播稻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預防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6):66.
[3] 李木英,石慶華,潘曉華.江西省直播稻發展趨勢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236-238.
[4] 金千瑜,歐陽由男,陸永良,等.我國南方直播稻若干問題及其技術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1(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