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為民
摘要 為了篩選出產量高、品質好、效益高的秀珍菇培養料配方,進行棉籽殼與木糠不同配比栽培秀珍菇效益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配方③(棉籽殼45%,木糠2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和配方④(棉籽殼55%,木糠1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的營養成分比較適合秀珍菇57的生長發育,經濟效益較好,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秀珍菇;棉籽殼;木糠;培養料配方;產量;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646.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54-02
秀珍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蘇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且含有誘發干擾素合成的生理活性物質,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具有防癌、抗癌、美容等功效。秀珍菇被人們稱為“健康食品”“安全食品”,極受市場歡迎。本文擬通過棉籽殼與木糠的不同配比栽培秀珍菇效益比較試驗,選出產量高、品質好、效益高的培養料配方,以供生產上推廣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菌株:秀珍菇57,來自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分離提純培育的新菌株。
1.2 試驗設計
根據棉籽殼與木糠不同配比,試驗共設5個配方處理,分別為配方①:棉籽殼25%,木糠4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配方②:棉籽殼35%,木糠3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糠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配方③:棉籽殼45%,木糠2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配方④:棉籽殼55%,木糠1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配方⑤:棉籽殼65%,木糠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
1.3 試驗方法
1.3.1 原料的預處理。首先將試驗所需的原材料都準備好,木糠、木粒提前2個月左右堆制。用水濕透木糠、木粒,然后按1.5%的比例稱石灰粉撒在木糠、木粒上,并混拌均勻,露天建堆發酵直至變為深褐色。2017年9月4日,將5個配方所需的棉籽殼、木粒按配方百分比稱好,并分別預濕,把食鹽按1.5%的比例稱好溶于水,將溶液潑灑于各配方料上建堆備用[1-2]。
1.3.2 拌料裝袋與接種培養。根據試驗設計,按比例稱取5個配方的培養料,各個配方原料用人工分別單獨攪拌均勻,含水量控制在65%~70%之間,即用手抓攪拌好的培養料,將料握緊,在指縫中有少量水珠滲出,但又不往下滴。培養料的pH值控制為8。拌勻料后即可裝袋,統一用規格17 cm×33 cm×0.04 cm的聚丙烯高壓袋,并且用黑色油性大號記號筆做好標記,用自動雙沖壓裝袋機裝袋,松緊度要適宜,每袋裝干料0.55 kg,套上塑料頸圈,蓋上帶呼吸海棉墊的塑料蓋,放入高壓滅菌柜,在壓力0.13~0.15 MPa、溫度120~125 ℃條件下保壓3.5 h,然后經排汽降壓為0 MPa安全開門出鍋,自然降溫冷卻[3-4]。待菌包的培養料溫度降到10 ℃時,雙人操作進行無菌接種。經過接種后的培養料菌包,按照配方編號順序貼上標簽,分別擺放在已消毒培養室的培養架上,培養室遮光、控溫24~25 ℃、控濕65%~75%,于每天8:00—8:20、18:00—18:20定時通風換氣20 min,并且做好溫濕度記錄,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用菌絲生長圈劃線標記,由所測得的兩標線間的平均距離計算菌絲生長日速。
1.3.3 出菇管理及釆收。2017年10月4日將5個試驗配方的秀珍菇57菌包共185袋轉到事先已熏蒸消毒過的出菇室。釆用層架式出菇,將菌袋逐層橫放在栽培層架上,擺成菌包墻,每層出菇面相互錯開。準備出菇時需要拉大溫差,使菌包溫差達10~20 ℃,并給予適量的散射光(開日光燈),促進料面菌絲倒伏,充分扭結,即可分化出大量原基,以實現增產[5]。關閉門窗,打開制冷機進行降濕,溫度設定6 ℃,并保持24 h,停機保冷結束后立即開門開窗泄冷升溫,并進行開袋。用小刀沿著料面割掉薄膜(袋口),敞開袋口露出料面。約5 h后,關閉門窗,繼續密閉2 d,增加CO2濃度促菇蕾形成,增菇柄,期間溫度保持在25~27 ℃之間,待80%菌袋菇蕾長到2~3 cm后,開門開窗通風,增加光照,溫度維持在25 ℃左右,通風透氣能促進菌蓋展開,顏色由淺色逐步變為深褐色,并向空間、地面噴水,增加濕度在90%左右。在子實體生長階段,要勤噴霧狀水,霧點可直接噴在菇體上。當菇蓋長到3~4 cm寬時,應及時采收,保證品質。當釆完一潮菇后及時用刀具刮除菇腳并將料面及地面清理干凈,停止噴水,讓菌包自然風干,環境濕度維持在65%左右,經過10 d養菌后,向菌包料面噴水,對菌袋進行低溫刺激,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6-7]。
2 結果與分析
2.1 菌絲生長狀況
經過觀察,秀珍菇57的菌絲在5種配方培養料上都能生長,菌絲萌發、吃料的時間并無明顯差異,但是在菌絲長滿袋的時間上有一些差別,其中配方②和配方④最快,為33 d;其次是配方③,為38 d;較慢的是配方①,最慢的是配方⑤,為47 d(表1)。
2.2 釆收潮菇狀況
在出菇試驗室按常規方法管理出菇,記錄各潮菇的轉潮時間、出菇溫濕度。出菇期為2017年10月4日至11月24日,每個配方均釆收4潮菇,總釆菇期歷時50 d。從表2可以看出,各配方間產量有一定差異;產量最高的是配方④,為33.92 kg;其次是配方③,為33.29 kg;最少的是配方①,為24.03 kg。生物學效率以配方④最高,為167%;配方③、配方⑤次之,分別為163%、161%;配方①最低,為118%。
2.3 效益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以配方④產生的經濟效益最高,為377.73元;其次是配方③,經濟效益為372.98元;配方⑤產生的經濟效益中等,為358.96元;配方②經濟效益為333.65元;配方①經濟效益為251.49元。從投入產出比看,配方③最大,為1.00∶5.01;其次是配方④,為1.00∶4.89。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添加棉籽殼具有促進菌絲生長,提高產量,且菇質好,耐貯運,顏色深等優點。隨著培養基棉籽殼含量的增加,成本也隨著增加,利潤效益也增加,但也不能無限制增加,比例要科學合理搭配,才能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從而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配方③(棉籽殼45%,木糠2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和配方④(棉籽殼55%,木糠12%,木粒8.5%,麥皮18%,石膏粉1.5%,食鹽1.5%,石灰粉1%,白糖1%,過磷酸鈣1%,磷酸二氫鉀0.5%)的營養成分較適合秀珍菇57的生長發育之需,經濟效益也優于其他配方。
4 參考文獻
[1] 陳嬌嬌,黃日保,張貽意,等.利用葡萄枝生料栽培姬菇的技術研究[J].食用菌,2013(2):52-53.
[2] 陳勝昌,李發勇,陳敬虎.秀珍菇品種(菌株)篩選試驗[J].食用菌,2013(2):23-24.
[3] 黃良水,高明金.窗機冷庫冷房栽培秀珍菇技術[J].食用菌,2013(2):56.
[4] 彭杏敏,方芳芳,徐凱,等.十七個高溫平菇菌株比較試驗[J].食用菌,2013(4):25-26.
[5] 譚志勇,高芳云,王燕君,等.秀珍菇不同培養料配方栽培效果比較試驗[J].廣東農業科學,2008(7):21-22.
[6] 陳勝昌,李發勇,陳敬虎.木屑栽培秀珍菇培養料配方篩選試驗[J].食用菌,2013,35(4):39.
[7] 王增術.袋栽秀珍菇培養料配方篩選試驗[J].食用菌,2003(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