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麗娟 劉昕春 高峰
摘要 田間試驗是測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7年4—8月在長嶺縣大興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試驗田里進行了馬鈴薯“3414”完全實施試驗。結果表明,在磷、鉀肥施用量達到2水平(當地農民常規施肥量)時,氮肥施用量與馬鈴薯產量呈一元二次回歸關系。當施純N量為117.9 kg/hm2時,獲得最大產量32 778.4 kg/hm2;當純N施用量為113.15 kg/hm2時,獲得最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 馬鈴薯;“3414”試驗;氮素效應;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58-01
肥料效應田間試驗,包括馬鈴薯“3414”完全實施試驗,是探索馬鈴薯獲得最佳施肥量的根本途徑,也是探討馬鈴薯高產穩產和產品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1-2]。馬鈴薯“3414”完全實施試驗共有14個處理,其中處理2、處理3、處理6和處理11是施氮效應試驗,可通過這幾個處理探索馬鈴薯生產獲得最佳效益時的施氮量。本試驗來源于《吉林省2017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田間試驗方案》和吉林省長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017年肥料“3414”系列田間試驗方案》的要求。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從2017年4月馬鈴薯播種開始,到2017年8月收獲結束。試驗設在長嶺縣大興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試驗場里,試驗田周邊沒有高大建筑物和防護林等,通風透光良好,地域有典型的代表性,試驗所得的結論適用于試驗田周邊區域及與本試驗田土壤肥力相似的廣大區域。試驗所用地為耕地,淡黑鈣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是玉米,品種為良玉99,商品玉米產量10 t/hm2,試驗田前茬未施用除草劑,不涉及殘留除草劑對馬鈴薯各方面的影響。試驗田及附近周邊馬鈴薯田,農民習慣于施用尿素190 kg/hm2、磷酸二銨175 kg/hm2、硫酸鉀320 kg/hm2,相當于施用純N 120 kg/hm2、P2O5 80 kg/hm2、K2O 160 kg/hm2 [3]。
1.2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尿素,長山化肥廠生產,含純N 46%,屬于單一氮肥;粉末狀過磷酸鈣,從長山化肥廠購進,含P2O5 42%,屬于單一磷肥;硫酸鉀,云天化有限公司生產,含K2O 50%,屬于單一鉀肥。供試農作物:馬鈴薯,品種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繁育的荷蘭7號。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為當地常規施用量(磷肥80 kg/hm2、鉀肥160 kg/hm2),氮肥的施用量設置4 個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也就是空白試驗,2水平指當地農民習慣施肥量,當地種植馬鈴薯習慣施氮量約120 kg/hm2,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該水平為過量施肥水平)[4]。具體試驗設計如表1所示。3次重復,各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面積約40 m2(4.55 m×8.79 m),7壟區。
1.4 試驗方法
氮肥、磷肥和鉀肥全部作基肥,整個生產期不追肥。本試驗4月24日播種,5月16日出苗,田間管理和生產田基本相同,收獲時記錄每個試驗小區的馬鈴薯產量,進行回歸分析[5-6]。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當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穩定在當地常規施用量時,隨著氮肥的增施,馬鈴薯產量水平提高,但施氮達到了3水平時,施肥過量,產量下降。
當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穩定在2水平時,用處理2、3、11求得馬鈴薯產量(y)與施純N量(x)的一元二次回歸方程為y1=-0.469 4x12+110.680 7x1+26 254,N2P2K2(處理6)的產量在該一元二次回歸曲線的附近,說明施氮量與馬鈴薯產量的一元二次回歸方程基本成立。當施純N量x=117.90 kg/hm2時,馬鈴薯產量y獲得最大值,約為32 778.40 kg/hm2。當地商品馬鈴薯的市場價格為1.20元/kg,尿素為2.2元/kg,相當于純N 4.78元/kg,當施純N量x=113.15 kg/hm2時,經濟效益最高,此時的馬鈴薯產量y=32 767.83 kg/hm2,施氮量達到3水平時,馬鈴薯植株徒長,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發育失調,造成減產。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當施純N量為117.9 kg/hm2時,獲得最大產量32 778.4 kg/hm2;當純N施用量為113.15 kg/hm2時,獲得最高經濟效益。在磷、鉀肥施用合理的基礎上,氮肥施用量不宜過少,施氮過少,馬鈴薯植株氮素供應不足造成減產,生產馬鈴薯的經濟效益下降。氮肥施用量也不宜過多,大量的氮肥促進馬鈴薯植株徒長,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失調,造成投入高產出低,經濟效益下降。在馬鈴薯生產中,應堅持田間試驗和配方施肥相結合,使馬鈴薯生產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4 參考文獻
[1] 山東農學院.作物栽培學(北方本下冊)[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2] 喬奇,陳龍華,靳秀蘭,等.脫毒馬鈴薯春作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2(3):38.
[3] 張翔宇,李蔭藩,李霄峰,等.不同施肥量對馬鈴薯生育及產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05(增刊1):142-143.
[4] 董俊娟.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學試驗,2011(11):16.
[5] 秦海玲.東寧縣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137.
[6] 錢彩霞,孔令郁,陳建林,等.馬鈴薯測土配方3414肥效田間試驗[J].中國馬鈴薯,2013,27(5):30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