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佩
摘要:隨著傳統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注入的嶄新活力,汽車工業正在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和美好前景。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是汽車制造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文從多個維度全面論證與分析了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一定的改進建議與優化策略。
關鍵詞:汽車零部件 質量管理 問題分析 優化策略
引言: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這個時代,對新型零部件的設計研究,以及動力電池和其周邊配套設備的設計研究,更加需要優秀的質量管理系統來保駕護航,確保新時代的車輛有著更新的性能與質量標準,這既是對消費者的負責,也是對行業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因此不斷的分析、研究、優化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全面提高汽車零部件質量水平,是一個需要汽車行業持續努力的課題。
—、汽車零件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的定義是讓所制造的實體滿足設計之初所明確規定需要的和常識性或隱含需要的各項特性的總和。企業作為產業鏈上的供應商之一,需要提供優秀貨源,保證所供應的零部件是質量合格、滿足相關要求的。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只有擁有先進的質量管理手段,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才能夠贏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加長久的發展的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二)質量是消費者的認可與選擇。產品的使用終端是消費者,尤其對于汽車這種具有較大價值的產品,質量的好與壞,消費者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近年來,關于一些車輛質量問題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例如斷軸、液體泄漏等。部分廠商每年召回的車輛也不在少數。質量的提升與保證是企業為消費者負責的最根本的表現。尤其在安全方面。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二、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的歷史發展及現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行業已經進入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不再依賴于傳統的質量檢驗和統計方法,而是強調企業內的各部分共同作出質量發展、保持和改進的計劃,用最經濟的方式收獲做大的效益和最大的消費者滿意度。
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整合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頒布了ISO 9001系列標準,質量管理更加通用、靈活和完善。中國則在2000年發布了GB/T19001-2000,與之相對應。北美汽車行業發布了QS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使眾多的汽車公司遵循同一個標準,實現了過程控制、缺陷預防以及持續改進。德國汽車業發布了VDA6.1質量體系標準,包括了管理以及產品與過程兩大類,補充滿足了客戶的特殊要求。國際汽車組織綜合考慮并融合了各個國家的質量管理要求,發布了ISO/TS16949技術規范,獲得了行業的廣泛接受與認可,適用于全球汽車行業。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也正在逐步轉換為ISO/TS16949技術規范。
三、當前質量管理中存在問題
(一)設計中的質量管理問題。國內汽車產業的開發設計能力相對較弱,將設計目標轉化為技術文件的能力相對不足。同時,一輛車的設計,還包括產品試制,例如油泥模型、木工模型等,通過各種驗證以確定最初設計的正確性。中國汽車行業往往缺乏對這一過程中的質量管理的理解。在驗證過程中有很多問題不能滿足設計規范,影響了開發周期和產品質量,而且部分遺留問題得不到重視與跟蹤管理。
(二)采購中的質量管理問題。中國汽車企業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在設備投資、物流、庫存等多個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往往缺少按需采購的指導方法,造成庫存積壓,導致部分材料性能受到影響,最終形成質量不達標的產品。
(三)加工中的質量管理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對加工質量的整體意識與觀念相對較弱,受制于成本與技術原因。企業中,有一部分零件的質量的好壞是靠工人憑經驗和感覺去把握的,工人的水平和工作態度不同,這樣就造成了不合格品率相對較高的情況,尤其在加班趕產量的時候,在零件質檢不嚴的情況下,蒙混過關,會嚴重影響到后續的裝配等過程。
(四)裝配中的質量管理問題。對比全球領先的通用凱迪拉克生產線,不難發現,中國汽車產業的裝配工藝還是相對落后,自動化程度也不足。在裝配生產線上,除了機械化操作外,還需要很多的人工操作,質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在裝配生產中,很多裝配檢測數據不能及時檢測與記錄,從而降低了可查詢性和準確性,使最終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
四、改進與優化策略
首先,要加強對設計研發團隊的管理,強化管理的目的性,在每一個環節都要設置驗收工作,同時加強各環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充分論證設計的正確性和改良的有效性。
其次,加強流程管理與完善。防止造成工作混亂,在采購工作中,按照實際需求和科學的庫存要求去進行工作,落實采購環節的各項管理要求,可以采用因果直方圖分析、調查分析、PDCA循環等科學方法,讓零部件的采購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時,要增強培訓工作,對于零部件制造人員以及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充分的專業培訓和素質培訓。既要重視專業的加工制造技術,也要重視質量管理科學與經驗,讓員工從意識到行動都充分認識到質量問題的重要性,讓企業的每一個人都參與到質量管理中來。
最后,企業要積極的學習和引進先進的生產裝配技術,實現對裝配過程的實時追蹤與記錄,讓每一處操作都有跡可循。同時要指導車間的裝配人員進行相關工藝和技術標準的反復學習,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日常工作。車間執行“自檢、互檢、專檢”制度,嚴格控制質量風險,提升產品的最終質量。
五、總結
綜上所述。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是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從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的意義、歷史發展及現狀、當前存在問題、改進與優化策略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與分析。強調了要從設計、采購、制造、裝配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并給出了優化建議,對于汽車工業的發展,尤其是零部件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