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然
摘要 沙棘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植物,耐旱、耐貧瘠,同時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經濟林作物。種植沙棘對于改善地區環境和提高林業經濟效益都有很好的作用。本文介紹了遼西地區沙棘扦插育苗技術,具體包括采穗、扦插、后期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期為沙棘繁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沙棘;扦插育苗;遼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9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179-01
遼西地區荒漠化較嚴重,周邊的很多區域自然條件惡劣、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生態環境較脆弱。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人們也愈發重視植被恢復對生態的作用。沙棘在干旱、養分貧瘠的土地上有著較強的生長態勢和適應能力。在荒山、荒沙、荒灘中廣泛栽種沙棘,既能保土固沙,也能改良土壤,提高生態質量。
遼寧西部地區西與河北省接壤,北與內蒙古地區接壤,地形多以丘陵為主,土壤多呈弱堿性,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7%左右。該地區氣候類型屬于半干旱大陸性氣候,春季多風,常年干旱少雨,降雨多集中在7月、8月,年平均降雨量為420 mm左右。由于遼寧西部地區與華北和內蒙古植物區系接壤位置特殊,地區內的植物多以草本植物為主,例如喬本科類,其次有木本植物,例如楊樹、棗樹等。
沙棘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植物,常規的林木繁育方法都可以對其適用。在所有的沙棘繁殖技術中,研究和應用最多的就是扦插技術。扦插技術的特點是簡單易行、成活率高。此方法不僅可保持沙棘母體自身優良性狀,還能提高豐產率[1]。根據沙棘枝條木質化程度,可將扦插分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2種,再根據繁殖器官不同進行葉部、枝部、根部等扦插。
硬枝扦插技術是指采用完全木質化的枝條作插穗進行扦插。采用此技術,不僅有較高的生根率,而且對外界環境要求不高,即使是露地也能扦插成活,苗木周期短,可當年出圃。此技術的關鍵是扦插之前對插穗的預處理,此過程對插穗的成活率和生長量都有較大的影響。嫩枝扦插技術是指采用半木質化帶葉枝條作插穗進行扦插,嫩枝扦插的插條細胞分裂能力很強,但是受到品種、枝條年齡和栽培基質等綜合因素影響,此方式扦插后可快速形成根原基,進而生成不定根。此技術的扦插前預處理和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并且扦插后還要加強溫度、濕度管理。現總結沙棘扦插育苗技術,以期為沙棘繁育提供參考。
1 采穗
1.1 嫩枝采集
選擇純正的母樹品種,從樹冠部位采集1~2年的居中枝條,應采集當年第一輪的新生枝條,其生根效果最好。采集時間一般在當年6月初的清晨,剪取帶葉半木質化的枝條,長度在 10~12 cm之間,對于采集枝條中帶有梢部和側枝的都無需剪除,因為這種枝條生根速度快,生根后生長速度也較快。將枝條采集后進行預處理,對枝條進行浸濕處理,上部保留3~4片樹葉,將下部樹葉全部除去,置于陰涼處,并保持濕潤[2]。
1.2 硬枝采集
采集時間可以選擇在春、秋季,其中秋季采集枝條更好。春季,可在3月末至4月初剪取健康母樹2~3年的健康綠色下部枝條,插穗長度一般在15~20 cm之間。注意保持枝條濕潤,在扦插前進行切口。
2 扦插
嫩枝扦插主要在大棚進行,將扦插的育苗床鋪平,開溝做壟,扦插規格為3 cm×6 cm,插深2~3 cm,扦插后灌水至飽和。也可采用大棚內營養杯進行嫩枝扦插,扦插生根后不必移栽,可繼續在營養杯中繼續生長,營養杯的規格為25 cm×65 cm。
硬枝扦插苗木是完全木質化苗木,可以在早春季節整好戶外的苗床進行栽培,扦插規格為20 cm×30 cm,扦插深度為8~10 cm,將苗床踩實,灌水至飽和。在溫度升高后可以放置遮蔭棚,避免溫度過高而造成徒長。當地上部分生長過10 cm時,可將遮蔭棚撤出[3]。
3 后期管理
3.1 生根期
沙棘扦插后要及時灌水,讓苗床或營養杯土壤水分充足,保持育苗土壤達到80% 以上的田間最大持水量,確保新扦插苗成活。當插穗生根后,可根據氣候條件適當減少灌水量,在此期間的灌水頻率也要根據當時天氣情況而定。
3.2 成活期
在此期間,除了繼續保持苗床或營養杯的水分外,還要對新扦插枝條進行摘芽,即在枝條長到10 cm左右時摘芽,最終使每個插穗保留1個健壯新枝。在摘芽過程中,要分次摘芽,以避免摘芽過早而影響發育[4]。
3.3 生長期
當插穗生根成活后,幼苗會隨著室外氣溫的升高而升高,此時要及時進行水肥管理,保證水分供應,多次追肥,促進苗木快速生長,并且適時地對土壤進行松土和除草。
3.4 移栽
當沙棘插穗生根發芽后,將插穗從苗床中移出至大地苗圃中繼續生長,移栽密度可根據苗木大小來確定。在多數情況下,規格為2 m×4 m。對根系過長的移栽苗木,要進行適當修剪,使插穗根長度保持在20 cm以內[5]。栽植后要及時灌水,提高移栽苗木成活率。
4 參考文獻
[1] 金爭平,藍登明,周世權,等.栽種優良沙棘開發貧齋土地改善生態環境收莰經濟效益[J].內蒙古水利,1998(4):26-29.
[2] 趙燕良.大果沙棘硬枝桿插育苗與荒山造林技術[J].科技信息,2007(26):328.
[3] 侯小晉,馮慧貞.激素對沙棘扦插繁殖作用研究初報[J].沙棘,1995,8(3):18-21.
[4] 王呼和,白茹珍,李仁貴.沙棘的無性繁殖:硬枝扦插試驗[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2):190-192.
[5] 韓繼德,王曉紅.沙棘扦插育苗的初步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8(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