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宏
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身為班主任,在學生的眼里,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身份呢?
應該是父母,用父母的無私之愛去引領學生的成長,嫩苗漸參天,這是愛的力量;還應該是朋友,講合作、講互助,學生便會在朋友的情懷里茁壯成長,令人欣慰。
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對學生付出父母一般的愛,還要給予朋友一般的尊重。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特別的心得:做學生的領頭雁,扇起抗擊成長阻力的翅膀,帶著學生遠飛。
是的,我還是學生的領頭雁——
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學校創建文明校園,每個班級分配到的勞動任務漸漸多起來。學生打掃衛生雖然是份內之事,但是較多的勞動任務還是讓這群小家伙們心生不滿,牢騷滿腹者有,偶有偷懶者有,勞動效率不斷下降。要是因為學生勞動不積極、不投入,影響學校創建文明校園,可不是一件妙事。
那天,我走進教室迎著陽光看玻璃,上面一層厚厚的灰塵擋了光線,還是臟臟的模樣。不是已經把擦玻璃的任務跟學生說過了嗎,怎么都過一天了,玻璃還沒有擦好呢?
我問衛生委員:“怎么回事呢?這活沒干完呀。”衛生委員喃喃地說:“同學們都說干活好累,說是不干了。我讓衛生組長領任務,組長也不管。”
聽聽,這些小家伙是要“造反”了呀。我趕緊把幾個衛生小組長叫到教室外,小小地訓誡了一番,批評了他們不帶頭勞動的行為,然后又動情地鼓勵了一番,讓他們明白積極勞動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然后,我把擦玻璃的任務分給各個衛生小組,讓他們分頭組織本組的同學擦玻璃。可是,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各組平均分完勞動任務之后,我發現后門的幾塊玻璃漏分了。
再分給哪個組呢,無論分給哪個組都會招來學生的不滿。轉念一想,干脆這幾塊玻璃歸我擦吧。于是我跟組長們說:“這幾塊玻璃就由老師來擦嘍。”
聽我這么一說,各小組的組長都爭著要把任務領到自己小組。我這“挺身而出”讓學生很感動,這幾塊剩下的玻璃反倒成為大家的“爭奪對象”,小組長們誰也不讓誰。看著學生的勞動熱情被我意外地帶動起來了,我既高興,又非常感動。
看著大家你爭我奪的樣子,我更加堅定了以身作則的決心:“你們誰也別爭了,剩下的玻璃就交給我,我正想跟你們比一比是老師擦得干凈,還是你們擦得干凈呢。”
見老師“霸占”了剩下的勞動任務,大家只好作罷,不再爭搶,趕緊組織本組的同學開始擦玻璃。
好家伙,各小組各顯神通:一組的學生把自己的毛巾都用來抹玻璃了,不怕臟了自己的毛巾,堅決擦干凈教室的玻璃,這就是奉獻。二組的學生還給玻璃打上了肥皂,說要給玻璃洗個澡,一定要洗得干干凈凈。三組的學生擦玻璃有“秘方”,據說先不用水,“干擦”一遍,然后再用衛生紙沾少許水“濕擦”一遍,保證讓玻璃灰塵全無。四組、五組的學生聯合起來,干脆把窗戶扇摘了下來立在樹桿上,然后去水井里打了水,用水沖洗,真是既洗了玻璃又澆了樹……
學生勞動時有熱情,有智慧,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定要將分給自己的玻璃擦得最干凈,要比老師擦得干凈。原來,他們共同的“對手”竟然是我呀。
我可不甘示弱,所以擦起來格外用力——老師在勞動熱情和勞動質量上,可絕對不能落在學生的后面。我和學生競賽,整個勞動現場真是火一樣的熱烈,沒有一個人偷懶。
勞動結束了,每一塊玻璃都一塵不染。那么誰是第一名呢?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與學生一起經歷的火熱的勞動場面在腦海里印跡鮮明,永遠難忘。那天,我像一只大雁,帶著學生飛向熱愛勞動,不辭辛苦的思想境界!
從此,我牢牢地記住了這樣一條規則:班主任不僅要有父母心、朋友情,還要付出領頭雁的實際行動。大雁遠飛靠頭雁,我永遠要做學生的領頭雁……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南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