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頌
摘要: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為廣大工商企業提供了間接融資的場所,同時也是貨幣管理當局貨幣政策的重要傳遞者。因此。商業銀行的各項指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商業銀行作為經營貨幣的特殊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存貸款活動創造貨幣,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重大。因此,分析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對于了解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具有重要作用。同樣,分析影響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能夠間接了解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因素,對于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貸款規模 多元回歸模型 宏觀因素
本文利用1992-2016這25年間的數據對影響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宏觀因素進行了量化分析。選取了GDP增長率、貨幣供應量、股票成交金額、存款規模、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存貸利差這8個因素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經過一系列檢驗和修正,構建了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計量模型,以便將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量化。
一、商業銀行貸款規模宏觀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
(一)GDP增長率
經濟周期對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形成過程有著重要影響,當經濟衰退時,央行可能采取減息的措施來刺激經濟的發展,利率下降,貨幣的吸引力就可能會減少,不良貸款的數量隨之可能上升。
(二)貨幣供應量增長率
信貸規模本就是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之一,由信貸規模和貨幣供應量的決定理論可知貨幣供應量反過來也會影響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
(三)股票成交金額增長率
股票成交金額可以作為股票市場榮枯的一個宏觀指標。當股票市場繁榮,不可避免地對商業貸款規模產生一定影響。當股票市場繁榮時,市場上的資金會流入股票市場,導致銀行存款減少,進而導致銀行貸款減少。
(四)存款規模增長率
在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活動中。存款與貸款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對整個銀行業來說是貸款決定存款。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存款決定貸款。
(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指數是反映通貨膨脹率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率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影響應從兩個方面展開討論。溫和的通貨膨脹率有利于刺激社會總體的消費水平,增加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而惡性的通過膨脹率會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帶來不利影響。
(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
貸款總額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消費增加時對貸款的需求也會增加。
(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
固定資產投資所產生的資金缺口部分依賴銀行信貸來補足。社會總體固定資產投資額增加,則全社會對銀行信貸的需求將增加,銀行貸款規模也隨之增加。
(八)存貸利差
存貸利差是影響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最基本的因素,當存貸利差擴大時商業銀行放貸的邊際收益會增大,因而商業銀行會加大貸款的總供給,從而貸款的總體規模會增大。
二、模型的建立
對以上影響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建立如下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量增長率、股票成交金額增長率、存款規模增長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存貸利差。Y代表貸款規模增長率)
使用Eviews9.0軟件對上述模型的參數進行估計得結果分析如下
由F檢驗值可知,整體回歸模型對因變量的解釋力度很強。由各變量前的回歸系數的檢驗值可知,很多變量的解釋力度不夠,可能是因為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多重共線性。下面使用相關系數檢驗法來檢驗多重共線性。
由分析結果可知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由相關系數的分析結果并結合理論知識可知最后應該保留下來的解釋變量及其系數如下:
三、結論
由以上的模型可知,GDP增長率和貨幣供應量增長率這兩個因素對銀行貸款規模增長率具有顯著影響。且這兩個變量前的系數都為正數,與我們之前的分析相符。而存貸利差對貸款規模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與我國嚴格的利率管制有關,在利率管制下,存貸利差并不能反映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而其他各種指數指標則包涵在了GDP增長率和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之中了。因此對信貸規模的增長率也沒有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