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萱
摘要:在中小企業管理過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需要結合實際,并且要從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提高企業財務規范化等方面入手,以此才能實現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優化,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會計監督制度 完善策略
引言: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要從長遠角度出發,并要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從而不得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進行加強管理,通過有效的完善實現期應用價值,從而保證企業能夠構建更加合理的內部會計監督體系。
一、中小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在中小企業中,會計管理機制存在一些不足,這導致了企業會計監督工作質量不高,并且存在相關人員認識不到位等情況,制約了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此外,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計制度處于完善階段,往往過于重視企業財務經營管理工作,忽略了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對于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宣傳不到位也是導致會計監督管理水平落后的關鍵因素。為此,相關工作的開展,要結合中小企業實際,從而才能制定更加科學的會計監督管理措施。
二、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會計監督優化的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
1.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業的會計監督首先應從企業內部著手,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和排查意識,進一步加強從生產、會計核算到經營管理的全面控制與排查力度.從內部角度深入進行會計監督。促進會計各項工作合規、穩健發展。對此。企業內部需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會計的核算過程管理。管理者應審慎設定日常資金流的審批流程,做到雙人或多人復核,崗位互不交叉,起到相互牽制的作用;付款和收款流程也要有專門的系統支持,人工與科技結合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與安全性。另一方面,管理者需建立較為完備的監督機制,隨時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財務風險,從人員崗位的設定、工作流程的管理和監督著手,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與保管、項目投資決策等監管機制的建立和執行力度,不斷從企業自身角度加強內部風險控制與排查力度。中小企業當前的財務工作量與業務并不算大,但隨著企業的發展,未來更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和監督體制來管理和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幫助企業更為穩定、健康地發展。
2.合理設置與科學定位內部審計機構
為了能夠第一時間防范企業財務風險,體現企業的自查能力,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在內部設置專門的審計部門,用于對企業日常業務和經營情況進行專業審計,第一時間排查經營風險,有效進行合規管理。但是,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屬于該企業的員工,因此在出具審計意見時,也有可能會受到經營管理者的影響,而出具偏離行業規定的意見,影響審計的工作效果。對此,設立審計部門并保證其正常開展審計工作,首先要將審計部門獨立于公司經營類的部門,排除經營相關人員的影響,單獨管理,獨立執行審計工作,以便最終能夠出具較為客觀和真實的審計報告。另外,審計部門有別于其他部門的特點還在于,審計部門是對企業進行內部自查、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的重要部門,其工作的執行力度與執行效果也直接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發展效果,以此審計部門的職責之大、權威之高可見一斑。參與審計的工作人員也要熟練掌握企業的各類業務及財務管理相關知識,在審計工作中做到科學、客觀、公正。
(二)建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
1.強化社會輿論監督機制
管理人員需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甚至是公眾對會計管理和風險排查的意識,在相關監督管理人員工作的基礎上,最大限度調動各方面的人力參與會計監督工作中來,并可制定相關的舉報獎勵制度,以便鼓舞更多的社會人士提高風險控制意識,并從自身角度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不論是行業內還是非相關行業和人員。都有權利發現并舉報不法行為,提高會計監察力度。政府監督部門也要定期開展會計監督方面的知識普及和培訓活動,調動更多的社會人士參與其中。此外,監管部門在接到社會公眾的舉報后,要認真查處舉報內容,一經核實,嚴肅處理,讓不法行為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也鼓勵群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會計監督中來,最終實現全民監督。全民普法。
2.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的建立可分兩方面進行,一是針對中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建立激勵機制,可以從行業內部入手,有效進行會計管理。例如,以自然年為單位,對年度未發生會計風險、賬務清晰、數據準確的會計人員依照激勵機制進行獎勵,可以極大調動會計人員的從業積極性,意識到恪守職業操守,推動企業穩健發展是從業之本。而是從社會公眾入手。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勵機制可以鼓勵更多的非行業從業人員幫助管理部門一起進行監督,加大對會計行業的監督力度,提高全民守法經營的意識。
(三)建立網絡監督體系
隨著我國進入成熟的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行業利用網絡進行聯動管理。對中小企業會計的監督,也可以利用多角度、跨行業的網絡監督體系進行管理。例如,管理部門需將各類中小企業的基礎信息錄入到系統中,各系統從稅務、財務、統計等角度聯動管理審查企業的財務狀況。一旦發現違規情況,就進行全網公示。此外,還可建立表彰與懲罰的專門板塊,對財務狀況良好或違規的企業進行定期表彰或懲罰公示。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促進企業合規經營。
結束語:總之。為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能力,在企業內部管理過程,相關管理人員要積極結合具體工作實踐,總結更加科學的財務管理模式,在此過程中更要重視會計監督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以此才能提高認識,并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