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仁市檔案局 張媛媛
檔案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及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作為原始記錄保存起來以備查考的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于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傳統的檔案部門服務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因此,加強檔案館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創新檔案館公共服務能力思路勢在必行。
(一)館藏內容單一。檔案是檔案館生存、發展之根本,目前大部分檔案館館藏內容單一,含金量低,大部分檔案館存放的都是行政機關單位的文書檔案,而老百姓所關心的土地、保險、婚姻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檔案少之又少。社會在飛速發展,檔案館也要順應時代的變化不斷進步,但是在檔案資料收集這方面卻只注重量的疊加。檔案館是面向大眾的,為整個社會服務,過去幾十年的統計表明,檔案利用主要是在黨政機關、學術研究、編史修志這些方面,而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利用率很低。
(二)檔案人員服務意識淡薄。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潮下,檔案部門本就是一個清水衙門,很多時候,人們都不知道還有檔案局這樣一個單位,在眾多單位中,檔案館算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所以造就了檔案館工作人員自身的不自信,在工作上容易懈怠、散漫。再一個,檔案館作為一個政府機構,很多工作人員無形中都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思想,檔案利用者來查閱檔案資料,是有求于他,因而很多檔案管理人員思想意識中根本沒有服務概念,沒有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接待利用者時態度刁蠻,推諉拖拉現象時有存在。因此,公共服務意識淡薄,缺乏公共性的現代服務理念,即缺乏以人為本,以貼近公眾、服務公眾為根本宗旨的理念,這是目前許多檔案館存在的通病。
(三)服務方法、手段落后。信息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紙質檔案已變成死檔案,目前,大部分檔案館已購置檔案軟件,初步實現檔案數字化,但在網絡大數據時代,這些遠遠不夠,服務手段依然是你查我找,調卷查閱,與其他部門相比,明顯滯后,與社會的要求形成了顯著的矛盾。服務方式單一,且很被動,這也是阻礙檔案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檔案館的公共服務能力的發揮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它涉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社會對檔案信息的需求和檔案館自身業務建設等諸多方面。新時期,檔案館必須與時俱進,從檔案館工作的實際出發,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不斷開拓創新,筆者認為,新時期要想進一步做好檔案工作,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不斷豐富館藏內容。這里所說的豐富,不是簡單的量的增加,更要在種類上下功夫。首先,要加強檔案的接收工作,擴大檔案接收范圍。在收集檔案時,注重收集那些能滿足當代需求,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密切相關的各類民生檔案,建立覆蓋廣大人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其次,各檔案館還應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在完成國家檔案局要求接收進館檔案范圍的基礎上,對無法落實接管單位或不具備保管條件的相關檔案,及時接收進館,還要重視對反映本地區自然資源、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名勝古跡、風俗習俗等方面的檔案,重大事件的相關檔案資料、轄區重點文物保存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口述檔案等的收集。最后,檔案收集回來,不是簡單的堆放,而是要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整合,深層次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人員的需求。
(二)強化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大局意識。檔案館公共服務能力的進一步發揮,關鍵是檔案館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和服務意識。服務意識的轉變與創新是檔案館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思想轉變,行動才能有所作為。新時期,檔案工作人員應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的核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檔案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做好檔案服務利用工作。努力改變等客上門、你查我找的現狀,變被動為主動,在工作上不斷創新,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動態,從而不斷調整工作方式。
(三)通過多種途徑推動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新時期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檔案館工作必須全面實現網絡化、數字化。檔案網站的建設、微博的互動、短信提供利用、檔案展覽、流動窗口宣傳,這些都是與時俱進的服務方式。再一個不斷完善檔案的數據庫系統和查詢系統,通過建設數字檔案館,逐步實現館藏檔案的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并且通過網絡建設,開展檔案信息網絡服務,實現了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組織單位的工作人員對館藏內容做細致的梳理,挖掘深層次的內容,對資源進行整合,從而為大眾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更好地服務于大眾。
(四)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檔案館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檔案工作水平的高低,所以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是公共服務能力的關鍵因素。目前,檔案館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很多工作人員不是專業從事檔案工作的,都是在工作中邊學習邊工作,而且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主動服務意識,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欠缺,對館藏檔案深入挖掘的人才少之又少。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改善。首先,要強化檔案工作人員公共服務意識,積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根本上轉變工作人員的陳舊觀念。其次,加強對檔案人員的業務培訓,盡可能多地提供各個方面的學習機會,改善檔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知識能力,強化計算機課程的培訓,努力培養一批思想上過硬,業務上精通,具有敏銳觀察力的高素質人才。
(五)加強檔案工作的宣傳。檔案工作之所以難以開展,社會知名度也是因素之一。檔案館作為政府部門之一,屬于一個邊緣化的單位,從政府到百姓,都沒有受到高度關注,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檔案館的存在,所以加強檔案工作的宣傳,增強全社會的檔案意識,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打造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工作隊伍,把檔案宣傳作為一項單獨的工作來做,制定相應的制度,策劃相應的方案。二是在數字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必須把檔案與網絡相結合,建立相應的網站,這樣可以改變傳統的檔案服務方式,老百姓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相關的信息政策。三是利用多媒體,比如廣播、電視、報刊、微信等渠道來宣傳檔案,慢慢把種子植入大眾的心里。四是對館藏檔案進行深挖掘、細加工,提煉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舉辦專題檔案展覽,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布一些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婚姻、土地、學籍等方面的檔案,并設立咨詢電話,隨時為老百姓答疑解惑,使社會各行各業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檔案館及檔案工作,從而走進檔案館利用檔案,這樣檔案館的公共服務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檔案工作的最根本宗旨是為黨和國家的利益以及老百姓的利益服務,檔案館作為政府的一個服務部門,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是檔案館所有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檔案工作的戰略任務。檔案館必須抓住機遇,利用現代化手段,建設現代化的檔案館的公共服務功能,助推現代化社會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