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佐,劉文境,楊旭東
引言
校本課程開發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紀70年代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國際課程研討會上[1]。近年來傳入我國,與當下國內的教育形勢相結合,衍生出許多獨具特色的課堂。其中,把體育和專業職業技能緊密聯系的課程在公安院校中較為凸顯,而武裝泅渡作為警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層面,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指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體,在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的指導下,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體育資源,為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開展的一切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高等公安院校是培養高級公安人才的陣地,它辦學形式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具有其他普通高校不可替代的專業和地位[2]。而依據目前的校本課程改革進程,公安院校應緊跟時代的步伐,按照公安部對公安教育提出的“堅持服務于警務工作實踐”的辦學理念,有效調配、整合與優化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形成系統化、專項化、特色化的警體校本課程開發,以實現教學、科研、警務一體化的發展目標,為培養高層次、高素質、高水平的警務人才作出貢獻[3]。
公安院校的武裝泅渡課程是警務技能課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武裝泅渡訓練不僅能夠強身健體、培養警隊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勇敢頑強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公安民警在執行水上警務時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及時懲罰水上犯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公安院校的武裝泅渡教學訓練是警務技能教學中重要的實訓課程。在國外,武裝泅渡是警察必備的警務技能,很多國家已經將其列入了重點考核的內容。國外的警察院校,武裝泅渡作為一項必修課程,要求非常苛刻,除了要具備基本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技能以外,還要進行長距離的浮潛訓練和水中體能訓練。在我國,相關規定也要求人民警察必須掌握武裝泅渡技能,公安院校也普遍要求開展武裝泅渡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武裝泅渡教學的開展并沒有完全普及,武裝泅渡教學的效果和警務工作實際要求有較大差距[4]。
1.1 缺乏維持游泳場館運營的資金
制約公安院校開展武裝泅渡課教學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游泳場館資源和維持游泳訓練基地正常運轉的經費。部分公安院校雖然建有室內游泳館,但由于缺乏資金和相關專業管理的技術人員也較難維持正常的教學活動。有些院校因為缺乏資金還沒有能力建造自己的游泳場館,即使有游泳場館的高校也因建館較早,設施設備簡陋,維修成本高昂,直接導致了場館資源的閑置率高、利用率低[5]。
1.2 安全隱患威脅學生生命安全
安全問題也是制約公安院校開設游泳課的重要因素。現今國內大部分公安院校為方便人員管理,大部分都實行較為封閉的管理模式,校園活動較普通高校少,游泳館開放的時間有限,造成了部分公安院校學生偷偷游泳的情況出現,這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6]。另一方面,學校由于缺少專業持證上崗的救生員,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每一位學員的安全,總體上缺乏較為科學及時的救護機制[7]。同時,在權責界限不易界定的前提下,為保險起見,一些公安院校直接因安全隱患的問題取消了武裝泅渡課。
1.3 缺乏規范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考核辦法
武裝泅渡教學缺乏規范統一的教學大綱和專項考核辦法。目前全國公安院校的武裝泅渡課程教學相對來說不夠統一,武裝泅渡教學與普通游泳教學的差別較少有權威專家做充分的研究和界定,這樣會導致教學的內容不夠嚴謹,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8]。游泳教師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特長或喜好隨意變更教學內容,這直接造成了不同學生學習進度的較大差距。相關部門對公安院校武裝泅渡課程的教學也較少制定規范明確的專項考核辦法,這也間接造成了學校對游泳教師教學水平、教學進度、教學效果以及對特殊事故的處理能力等環節缺乏必要的監管。考核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更是對教師教學的評定,是階段性教育的最終檢驗辦法。沒有規范的考核辦法,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武裝泅渡的專項技能,更不利于教師檢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4 游泳教師資質良莠不齊
公安院校武裝泅渡教師的師資隊伍參差不齊,缺乏大量專業的教師。有些院校雖然很重視武裝泅渡的教學,但由于武裝泅渡課的老師少,年齡層次結構不合理,專業程度較低等問題,直接導致了學員學習的內容少,動作不夠規范,在不能完善自身泳姿的情況下,不具有實際的救生意義[9]。更有甚者,為擴大游泳教學的規模,盲目聘請在校大學生或兼職救生員來給學生上課,他們或許游泳能力不錯,但總體上欠缺教學經驗,絕大多數人更是沒有教學資質的無證上崗。在這樣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師教學經驗的欠缺,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學事故的發生,嚴重時會讓學生形成終身懼水的心理。
綜上所述,在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下,武裝泅渡教學必須專項化、制度化、規范化。公安院校應該從自身變革的角度出發,努力避免限制因素的產生,逐一解決阻礙公安院校武裝泅渡專項教學障礙,讓武裝泅渡課和其他的警體課程一樣,服務于警務工作的實戰需要。
武裝泅渡教學區別于普通游泳教學,最大的不同就是最終的目的不同。普通游泳教學是為了讓學員掌握游泳運動的技能,強身健體,消暑降溫,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鍛煉性。而武裝泅渡教學的根本目標是服務于警察執行水上的出警任務,及時抓捕水上犯罪嫌疑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1 武裝泅渡教學的根本目標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
武裝泅渡教學的必要性是由警察職業的屬性所決定的[10]。這里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是在執行公務的時候有利于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第二個是在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完成對人民群眾的救助工作。公安院校的學生畢業后絕大部分都會充實到公安一線,而武裝泅渡正是人民警察最常用到的專業技能之一。比如在抓捕的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跳入水中逃跑,如果警察掌握了很好的武裝泅渡技能,就可以相對輕松地躍入水中將其擒獲,但如果不會武裝泅渡,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曾經有一個案例,就是因為警察不會游泳在追捕兇犯的時候,朝天鳴槍示警無效,情急之下只好向逃犯射擊,導致落水的犯罪嫌疑人負傷溺水身亡。這樣的結果不僅不利于案件的進一步偵破,又給公安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在公安院校的學習中,應該把武裝泅渡教學放在警體教學的突出位置,讓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一專項技能。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在人民群眾遇到危難的時候,能夠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是人民警察的天職和義務。因此當洪澇災害降臨,群眾因各種原因落水的時候,作為公安民警應該見義勇為,救人民于波濤洶涌之中。掌握武裝泅渡技能,精通水中施救技能,不僅能夠挽回群眾的生命財產,更能夠大大提升人民警察在群眾中的威望。相反,如果在關鍵時候沒有掌握好武裝泅渡這一技能,不僅不能夠完成好對群眾的施救工作,更有可能導致自己溺水犧牲的嚴重后果。
2.2 武裝泅渡教學對水中應急體適能的要求更高
武裝泅渡教學區別于普通游泳教學的另一個不同點就在于對水中應急體適能的要求更高,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在水中長時間、長距離運動的能力[11]。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是追兇還是施救,對警察在水中的應急能力和體能要求都比較高。相關定義指出,人民警察在執勤執法中為了保護自身和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及時合理的處置各種公共突發事件所應具備的應急知識、應急技能、身體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綜合起來統稱為應急體適能。而在水中執法,相較于陸地上情況更加復雜,難度更大,出現意外的幾率更高。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武裝泅渡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游泳運動能力和水中救護能力,更要提升學員的水中應急能力、有氧耐力以及心理能力[12]。武裝泅渡教學的校本課程開發是適應當前復雜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是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需要,是因地制宜對警體課程創新研究的需要,更是有效提高公安院校學生武裝泅渡能力水平的需要[13]。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下,公安院校學生雖然在一些理論課中會涉及到一些緊急避險或應急理論知識的教學,但這些相對于警察職業的需要來說還遠遠不夠。通過開發武裝泅渡專項化課程的教學,可以更加全面地向學生傳授水中應急知識、水中應急技能、水中身體耐力、水中心理適應和應變能力等等。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下,學生可以獲得嫻熟的武裝泅渡救助本領和水中應急體適能的專業知識技能。
由于警察職業的特殊性和高危性,公安院校開設武裝泅渡課程必須采用專項化教學,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課程安排上,必須科學合理地規劃上課內容,一切以滿足警務實戰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3.1 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訓練的內容
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首先要以學習蛙泳為主。蛙泳在警務活動中是最為實用泳姿,同時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泳姿。在進行蛙泳教學訓練時,泳者的頭露出水面,呼吸方便, 省力持久,發出的聲響小,容易在隱蔽處暗中偵查。而且蛙泳最易負重,非常適合長距離的游泳以及水中活動,它同時與踩水救生的動作十分相近,是水中救護、水中擒敵等訓練的專業基礎[14]。
其次,要努力學習自由泳。因為滑水前進的動作很像爬行,所以自由泳也叫爬泳,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游泳姿勢。在游自由泳時,泳者的身體在水中呈俯臥姿勢,雙腿上下交替打水,兩臂輪流劃水呈流線型。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快速完成水上出警任務的時候,可以快速接近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其三,要學會側泳、仰泳及踩水。側泳和仰泳有利于泳者在水中拖帶溺水者或物品,而且在掌握了蛙泳的基礎上較容易學習這兩種泳姿。而踩水則有利于泳者長時間佇立在水中,觀察水中的情況,同時也有利于潛伏在犯罪嫌疑人周圍,準備水中的近身搏斗。
其四,要努力學習潛泳。潛泳也是一種相當實用的游泳技術,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進行水中搜尋、打撈物品和落水者,也可以從水中潛入接近犯罪嫌疑人,更容易將其擒獲。但是,相較于其他幾種泳姿,潛泳的難度較大,對學員的肺活量要求較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最好采用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潛泳的教學訓練以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其五,要加強水中應急體適能的訓練。執行水中任務的時候必須要有良好的體能和水性,所以在學生掌握了幾種基本的游泳技能以后,要著重培養他們在水中長時間、長距離執行任務的能力。從基礎的長距離混合泳訓練到長時間的負重施救訓練,再到水中近身格斗訓練和缺氧心理狀態訓練,逐級階段性教學,不斷強化學生在水中的控制能力、有氧能力、應變能力。
3.2 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訓練的組織方法
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受到了場地和氣候條件的限制,所以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分為場館教學和自然水域教學兩大類。依據條件反射和動力定型形成的規律,游泳專項課的安排不應過度分散,一學期的課不應少于36學時。特別是在自然水域的教學最好按季節相對集中,做到每周爭取上2~3次課,保證教學工作在一整段時間里有一個連續不間斷的過程,以加強鞏固所學到的技術動作。
3.2.1 在游泳場館教學訓練的組織方法
傳統上以自然班為單位組織教學,可按學生的游泳程度和性別分組。每個教學班的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如果人數過多,可考慮拆分重組教學班,以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各教學班還應分若干小組,以4~6人一組為宜,共同學習,保證安全。在標準泳池(50×25米)的前提下,每次課四個班教學,三名男老師,一名女老師。兩名男老師負責在淺水區男生基礎班的教學,一名男老師負責在深水區男生提高班的教學,一名女老師負責女生班的教學(女生班也可以分成基礎和提高兩個組別)[14]。
3.2.2 在自然水域教學訓練的組織方法
自然水域教學相對于場館教學難度更大,危險性更高,水體的情況也更為復雜,但最接近實際的出警任務。所以,在進行自然水域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完備的安全防護工作,提前準備好救生器械和專業巡視的救生、醫護小組。學生必須通過場館游泳教學的期末考核,才有資格申請自然水域的游泳專項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每三名同學組成一個教學小組,每組由一名掌握嫻熟游泳技術的學生為組長,以組為單位下水訓練,由岸上巡視員和水中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安全,四名教師輪流指導,每名教師負責3到5個組的教學訓練。
3.2.3 在教學中需要使用相應的輔助器材
首先,在室內游泳時,對于很多不會游泳的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使用救生圈、浮板、臂飄和背飄等游泳教學輔助器材,以保證游泳教學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而在公開水域教學時,教師需要使用船只等教輔器材跟隨學生游進,保證擁有良好的視野確保能觀察到每個學生,并能夠對遇到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施救。另外,武裝泅渡對身體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的要求特別高,有些學生即使在游泳動作合理的狀態下,佩戴單警裝備時也很難完成泅渡任務。而在實踐中武裝泅渡的目的往往不是單純的橫渡,通常還伴有抓捕罪犯或對他人施救等任務的伴隨。由于警察必須保證槍不離身,因此實踐中在無游泳輔助器材的幫助下,將會很難完成武裝泅渡任務,并將自身置身于險境。所以建議將游泳教輔器材跟屁蟲的使用安排在武裝泅渡的課程之中,讓學生學會使用武裝泅渡輔助器材,在保障學生教學安全的同時,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應用,以確保武裝泅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建議靠近海、河、江等水域的警察局為每位警察配備一個游泳跟屁蟲以保證警察在面臨武裝泅渡任務時完成任務的實效性與安全性。
4.1 武裝泅渡的教學實踐要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
武裝泅渡區別于一般的體育課程,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確保萬無一失。每次上課前后養成兩次清點人數的習慣,對病假事假做詳盡的記錄;每次下水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特別是腿部肌肉長軸的牽拉活動,預防水中痙攣(抽筋);從室內課進入到自然水域時,一定要多人一組,相互照應,彼此協助;在自然水域訓練時,務必提前摸清楚水體的情況,水底的沙土、礁石、植物藤蔓、淤泥等逐一排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學習潛泳時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長潛泳的時間和距離,注意下潛的深度,切勿過度潛水避免機體耗氧增加;在學生身體感到不適或是患病的時候,禁止其下水游泳;每次訓練完及時沐浴更衣,養成保持身體清潔的良好習慣。
4.2 武裝泅渡的教學要緊密結合警務實戰的運用
公安院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最重要的一個層面就是實際運用的能力,一個好的課程一定是結合了當下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服務于警務實戰。武裝泅渡教學作為一門實用的警務專業技能,教學內容要與公安實際工作接軌,武裝泅渡課的考試標準要略高于普通高校,甚至要與體育類專業院校基本保持一致。教學手段要在傳統教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比如在學習蛙泳、自由泳、仰泳等技術的時候要注意發掘夾帶重物的技巧,多重視自救、救生的技術指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安排國家統一認證的救生員培訓及考試,以高標準的要求確保武裝泅渡教學的質量[15]。同時,要學會一些現場急救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手段,定期進行水中施救演練、水中緝捕競賽及水中長距離下潛撈物的演習,以貼近實戰為教學的亮點,以學以致用為教學的根本目標,切實讓學生達到武裝泅渡的各項硬性指標。
4.3 武裝泅渡的教學實踐要在符合本校實際情況下進行
我國各地的公安院校辦學實際情況不同,這決定了開展武裝泅渡教學一定要在符合本校基本條件的前提下進行。一項對我國大型公安院校是否開設了武裝泅渡課程的調查結果表明:22所公安院校中僅有8所開設了游泳課程,占調查總數的36%。其余14所公安院校都沒有開設游泳課,占到了總體的64%。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公安院校實際上并沒有開課。而8所開設游泳課的學校中僅有4所擁有室內恒溫游泳池,另外4所都是室外游泳池,受到了季節溫度的極大限制。調查中發現,有游泳池和游泳課程的院校也不一定開了游泳課,其中8所中的3所有室內游泳池和1所有室外游泳池的院校實際上都沒有真正開游泳課[16]。這些問題反映了當下的一個現狀,學校是否擁有游泳場館資源和學校開不開游泳課并不存在必然聯系。在武裝泅渡的教學實踐中,有資金條件和學習需求的院校同樣可以利用場地租賃的方式征集到場館,而有場館的院校只有在安全風險可控以及權衡了全校相關影響因素的前提下,才會考慮是否開設武裝泅渡課。所以,當前的武裝泅渡課程安排必須在符合本校的情況下有序進行[17]。
4.4 武裝泅渡的教學中需要使用相應的輔助器材
首先,在室內游泳時,對于很多不會游泳的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使用救生圈、浮板、臂飄和背飄等游泳教學輔助器材,以保證游泳教學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而在公開水域教學時,教師需要使用船只等教輔器材跟隨學生游進,保證擁有良好的視野確保能觀察到每個學生,并能夠對遇到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施救。另外,武裝泅渡對身體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的要求特別高,有些學生即使在游泳動作合理的狀態下,佩戴單警裝備時也很難完成泅渡任務。而在實踐中武裝泅渡的目的往往不是單純的橫渡,通常還伴有抓捕罪犯或對他人施救等任務的伴隨。由于警察必須保證槍不離身,因此實踐中在無游泳輔助器材的幫助下,將會很難完成武裝泅渡任務,并將自身置身于險境。所以建議將游泳教輔器材跟屁蟲的使用安排在武裝泅渡的課程之中,讓學生學會使用武裝泅渡輔助器材,在保障學生教學安全的同時,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應用,以確保武裝泅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建議靠近海、河、江等水域的警察局為每位警察配備一個游泳跟屁蟲以保證警察在面臨武裝泅渡任務時完成任務的實效性與安全性。
5.1 公安院校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要合理統籌、規范布局,逐步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制約公安院校校本課程開發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個完備合理的逐級訓練大綱和技術考核體系。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水域差異巨大,所以應該針對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及氣候,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來規范教學訓練。建議各省公安廳或相關部門根據公安院校游泳課開展的現狀編訂專門的公安院校武裝泅渡教學教材與實施大綱;建議各大游泳場館與學校教學部門之間加強業務聯系與交流,制定適用于武裝泅渡課程開展的場館租賃與使用辦法;建議教育部門加強警校師資隊伍的管理與建設,對教師的資質進行嚴格把關,定期組織培訓與考核;建議公安院校的領導加強對武裝泅渡課程的監管力度,制定一套切實有效地教學監管方案,讓公安院校的武裝泅渡課程學習在教學的內容、教法以及進度上得到充分保證。要打通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渠道,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意見,不斷提高武裝泅渡教學質量。
5.2 公安院校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要形成開放、合作、專業的良性辦學機制
依據校本課程開發的要求,建議要學習西方開放型課程的思維方式,不拘泥于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創新,努力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水平,使武裝泅渡課的開發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和警務實戰的需要;建議要激活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盡快適應當前復雜形勢的變化,在武裝泅渡教學、救生實踐、水下任務和水中緝捕等科目上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使學校辦學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實現公安院校與國外警察學校合作交流的模式、與有實力的地方大學合作科研的模式、與公安兄弟院校之間合作辦學的模式,以及學院內部各學科專業間的協作聯合,從而為我國公安工作提供強大的游泳技術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建議在武裝泅渡專項教學中,充分吸收專業游泳運動員參與學校的教學,調動學科專業的積極性,使公安教育真正成為專業教育、實踐教育、應用教育,帶動警體其他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強化公安院校為公安一線服務的職能。
5.3 公安院校武裝泅渡專項化教學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武裝泅渡課的專項教學最需要重視的就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解決了,主觀能動性才能得以發揮。建議靈活運用教育經費,特別是在能夠提高警察業務技能的科目上要重點扶持,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把游泳場館的利用率最大化;建議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科學有序地組織教學,保證教學的質量和進度,定期進行長距離的有氧耐力訓練;建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借助科技影像和案例教學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記憶,與此同時,還重視武裝泅渡教學中的心理訓練和陸地練習;建議根據警察職業特點的實際需求,基礎班重點學習蛙泳、反蛙泳的課程,提高班重點訓練自由泳、水中跳躍、側泳、水中拖帶、潛水以及水下尋物的課程,在理論及實踐的考核中,重點考察水中救護、現場急救、應急體適能等相關實用武裝泅渡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 王曉微.從校本課程開發看公安高校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6):115-118.
[2] 姜濤,趙曉津.對公安院校開設警務游泳訓練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02):79-80.
[3] 曹超,劉一兵.公安院校非公安專業大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源利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23):261+265.
[4] 魏毅.公安院校游泳教學現狀及解決對策分析[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20(09):41-43.
[5] 陳炳陽.淺論公安院校游泳教學[J].福建體育科技,2009,28(04):59-60.
[6] 曹超.警察體育資源去警察化開發校本體育課程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1(06):146-149.
[7] 王泳,王蓉.南京市中小學游泳校本課程開發的利弊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03):121-123.
[8] 王鐳,劉書元,王玉泉.游泳——警察院校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警體技能[J].公安教育,2002,(03):54-55.
[9] 魏毅.提高公安院校游泳教學效果的對策[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3(06):161-162.
[10] 王朋濤.公安院校體能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26(01):198-200.
[11] 劉振宇.警察體育教學對學警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2.
[12] 段彬.警察院校警體技能教學訓練探討[J].運動,2017,(08):60-61.
[13] 李靜.影響學校游泳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因素[J].才智,2012,(16):221.
[14] 魏毅.三種教學方法對提高公安院校游泳教學效果的對比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02):79-82.
[15] 魏毅.我國公安院校游泳課開設情況調查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10):68-70.
[16] 王堃.森林警院游泳教學現狀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09):248-249.
[17] 曹超,尹衍強.警察應急體適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