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利用正交銀納米線陣列制造出一款納米級厚度的雜化納米薄膜。該薄膜良好的導電性能和力學性能使其能被制造成可穿戴的揚聲器和麥克風,并且具有優異的人聲識別功能。
這種納米薄膜可以很好地貼合起伏不平的3D表面,比如貼在皮膚上時,它會顯出一小塊閃閃發亮的地方,給這塊地方施加電流后,薄膜局部溫度會發生改變,使周圍空氣產生振蕩。當這種振蕩以波的形式傳播開來,就形成了我們能聽到的聲音。
哈佛大學設計的微型機器小蜜蜂RoboBee質量僅有0.1g,號稱全球最小的飛行機器人,人們在兩米以外都難以覺察它的存在。
RoboBee由碳纖維材料打造,內部裝有微型芯片、各種傳感器和電池,擁有一對超薄的仿真人造翅膀和電場驅動的人造肌肉。在電場的驅動下,人造肌肉會帶動翅膀不斷地循環振動,每秒可揮動翅膀120次,每個翅膀還能獨立控制,完全像真蜜蜂一樣。它能監測災區環境,并完成一些搜救工作。


人們之所以會暈車是因為耳蝸太敏感,感覺身體不斷向前,而眼睛看到的景物不斷向后,造成平衡感與視覺的沖突,從而引起頭暈、惡心和想吐等癥狀。
防暈車神器SEETROEN就是為了解決平衡感與視覺的沖突而設計的。它的外形像一副圓框眼鏡,除了前面有兩個圓環外,兩側還各有一個圓環,每個圓環內都嵌有一個半圓環的藍色液體圈。汽車行駛過程中,眼睛的余光能看到藍色液體在晃動,從而獲得與耳蝸感受一致的信號,保持視覺協調。當大腦感知到視覺一致,人就不會暈車了。

HoverGlide是一款采用了懸掛式載重技術的戶外背包。研發團隊在背包與背帶接觸的位置安裝了兩條滑軌,人背著書包活動時,垂直方向的大部分無用功就能被抵消,使用過程中最高可減少86%的碰撞沖擊。
該背包采用耐磨且輕便的材料制成,之所以被稱為“懸浮”背包,是因為背著它無論是走還是跳,是爬山還是晨跑,它都能穩穩地“懸”在背后。
DobotM1機械臂可通過更換不同的組件實現不同的功能:裝上3D打印組件就變成3D打印機,還能實現雙色打印;裝上焊錫組就變成焊錫機,焊接精準,焊點完美;換上激光模塊就成了激光雕刻機,設定好你喜歡的圖文后,就可以在木材、皮革等材質上雕刻出獨有的圖案;裝上吸盤和色彩感應組件,就能完成各種以色彩來區分的搬運動作,譬如將藍色和綠色的糖分開……
DobotM1可以通過Wi-Fi實現多個機械臂協同工作,完成難度更高的任務。


鐵甲鋼拳科技推出的CEXO-W02腰部外骨骼機器人采用鈦合金和航空鋁作為主體材料,質量僅為5.5kg。它采用傳感器數據融合LSTM神經網絡進行姿態預測,準確判斷穿戴者的動作意圖,并在最佳時刻觸發助力,通過設計提高功率轉換效率。
CEXO-W02不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還能保護重勞力者的骨骼和肌肉,降低腰肌勞損和腰椎損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