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文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黑山初級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和人們文化程度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力也隨之提高。傳統的意象繪畫為人們營造了一種極為美麗的意境,使人能夠通過意境繪畫來欣賞和感受美。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已具備了一定的主體性,因而可以深入地開展藝術教學。意象繪畫是一種擺脫客觀事物束縛的繪畫藝術,它能提高初中生的藝術修養,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思維和創造力,并為其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畢竟,良好的審美觀能促進學生的多維思考,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本文對傳統意象繪畫的特點和意義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意象繪畫教學的幾點策略,希望能給廣大教師一點建議和幫助。
中國傳統繪畫是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氛圍中形成的,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意象繪畫,可以使繪畫空間不脫離客觀存在的事物空間形態,而且也不局限于現實空間的表現形態。中國文人在面對自然物象時,采取的是物象與情感交織相融以后,轉化成腦海中主觀化的一種表現形態,并不是對物象進行直接的模仿和創作。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繪畫創作時,要集聚情感,不隨意添加任何浮夸的修飾。因此,意象繪畫同樣也突出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意象化特征。
隨著素質教育在初中教學課程中的不斷深入,可以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融入傳統意象繪畫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對傳統意象繪畫中的特殊美,對繪畫手法和作品進行反思研究,在這種解構分析中感受到藝術的核心素養,同時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體驗以及審美能力。
比如在學習“情景交融的山水畫”這節課程內容時,教師需要重點對美術藝術的門類以及該門類所代表的繪畫作品進行全面的講解。與此同時,也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出美術的相關分類,比如繪畫、工藝、雕塑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美術作品或是材料進行了解。在融入傳統意象繪畫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出傳統的山水畫,讓學生觀察山水畫的靈動意象。
在初中意象繪畫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注意運用“重意輕形”的教學方法,并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傳統的意象繪畫在反映生活和表達事物上都有其獨有的特征,其創作的根本特征就是不重視形象的真實性和具體性,重點在于對現實圖像的高度概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體的創作。一般而言,傳統的意象注重形式,強調意蘊,強調形體,這就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和鑒賞力,同時提高自己的畫技。比如,以亭臺、水榭、假山、樹木為背景,教師引導學生從現象中發現事物的本質。通過對事物的深刻、細致的觀察,讓學生了解風景背后的意境,從而把風景的信息凝聚在自己的腦海里,再加入主觀的思想和情感,即把主觀情感和客觀事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再通過藝術的處理而使之在紙上顯現出來。這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能從具體事物中進行升華,從而完成意象繪畫的創作。
傳統意象繪畫是一門優秀的傳統美術表現形式,它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它具有多種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傳統的意象繪畫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藝術素養。對意象繪畫來說,最重要的且必須具備的就是要有意象,因為它是一種意象的繪畫,它的內部意象的表現,已經超越了它本來的含義。與素描、水粉、工筆畫相比,傳統意象繪畫更側重于內涵層面的東西,是學生在畫中表達情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初中生在美學情感上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認識上還不夠成熟,需要加強。多媒體技術具有集聲、光、形、影于一體的優點,是一種動態的、有效的教學手段。如中國意象畫鼻祖、國畫大家馬延志的《旭日》等,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播放這些比較有名的傳統意象畫作,讓學生在觀看這些作品時,感受到大師的創作意圖。因為,模仿同樣是創造的根本,學生們通過對圖像的觀察和臨摹,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意象繪畫能力。
在初中美術傳統意象繪畫的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指導學生,使學生既能展示自己,又能給他們一個溝通的機會。如將學生分組并給每位學生一張傳統的意象繪畫,讓他們在小組里進行觀察,并將他們的觀點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能對對方的藝術觀念和看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能幫助同學們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教師也可以安排不同的學習團體進行交叉學習,以豐富學生的鑒賞水平。引導每一組同學從作品的內涵和主題出發,通過交流,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為以后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我國美術教育中,傳統的意象畫有著獨特的地位。近年來,它的發展方向也逐漸多樣化,在藝術界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情景融合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初中生的美術素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所謂“情”,指的是學生感情中的“情”,“景”是看到的“自然”。畢竟,藝術創作離不開真實的現實生活,只有通過觀察,我們才能加深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只有立足于真實的自然和社會,以實際事物為基礎,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繪畫作品,同時,在美術的核心內涵和表達內涵上也存在著很大的聯系,初中生要在意象繪畫上取得更高的成就,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把它和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初中生的整體藝術修養。
比如,要讓學生在創作出一幅以“新年”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就要深入現實生活,收集豐富的素材,提高自己的畫技。快過年時,老師可以組織同學們到繁華的商場里感受“年”的氛圍,讓他們在心里留下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等他們回了教室,就可以在心里回想起“年”這個詞,然后引導他們把對“年”的看法、期待,甚至是自己的一些主觀想法,添加進畫作中,以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一部意象繪畫作品。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意象繪畫的核心要素是繪畫作品背后的意境和繪畫作者自身真實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所以,教師需要根據繪畫的意象內容為中心內容,不斷讓學生研析繪畫作品中的思想意識,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作品審美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走進現代藝術”時,可以發現一些作品突破了現有的藝術形式,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新的繪畫創作,形成了現代藝術。所以,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美術作業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以欣賞和感悟美術作品為主,積極地把生活中的細微觀察融入繪畫創作中,將自己的創作提高到新的階段層次,鼓勵學生把自己對于美術作品最強烈的感受體現在畫作中。
綜上所述,意象繪畫教學的教學方法可以對初中美術課堂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優化美術教學中的相關內容,完善和創新教學方式。并且,也要教導學生要把握美術學習中傳統意象繪畫的主要內涵,提高對繪畫作品的認知程度,以及有效提升美術核心要素,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等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