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信息高速發展,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興信息傳播途徑,傳統的信息傳播與服務媒介將迎來全新的挑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這種新形勢下,公共圖書館應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管理體系,使其發展成為緊跟時代步伐的信息傳播媒介。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信息化
一、吸收其他傳媒領域的優點與經驗
公共圖書館在充分了解當今發展形勢的同時,也要積極了解其他傳播媒介的服務內容與方式,全面認識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新興的相關信息服務機構呈多元化的態勢發展,呈現出更全面的信息內容,更加吸引受眾的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借鑒:①搜集更全面的信息資源,豐富圖書的種類,進行電子存檔,便于查詢與管理。②根據信息內容詳細分區分類,使得人們便于查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③將圖書館的珍貴書籍進行合理化管理,公共圖書館所提供信息的優點是權威、全面的,其中有不少重要的歷史文獻,珍貴的資源就存于各大公共圖書館中,這是現代化信息傳播媒介所達不到的。
二、用人性化的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1.顧客的滿意度是衡量一個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最好依據
讀者所關心的不是簡單所求書籍的問題,而是對于所需的相關信息、相關線索、文獻圖書數據等的獲取,并從中選取適合自己更有價值的信息。開展以網絡為平臺的現代化服務是大勢所趨。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推動著“公共圖書館”走上網絡化的進程。圖書的網絡化將會展現給讀者一個更加開放、寬廣的世界,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圖書管理效率,減輕了人工的勞動量,方便讀者閱讀和查詢。公共圖書館是信息的集散地,是讀者看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信息社會的服務中心,要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步伐。
2.加強人性化為主的創新性服務
既然是服務,就要顧及消費者的感受,而公共圖書館和一般意義上的圖書館又有所不同,它所面對的是全社會讀者的“眼睛”和大家共同的利益。參差不齊的年齡段和各年齡段所具有的讀書特點是最難整合的一點,要想老少皆宜,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是必不可少的,從圖文并茂的少兒書籍到歷史故事、養生保健,給每一個來此的讀者一個滿意的答復。
三、創新是前進的動力和保障
1.從服務內容上進行創新
傳統的公共圖書館不能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如老年群體,怎樣使這類群體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這就需要增加服務內容。可以開展健康養生以及老年人常見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稠等如何預防應對的專題講座,這類講座不僅僅能吸引老年人,很多中年人也很感興趣。另外,可以邀請知名人士來館內進行簽售活動或演講。這類群體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不僅利于新書的傳播,還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前來。如可以邀請著名作家來館內進行演講,并進行簽售活動,可以吸引廣大青少年的到來,還有機會激發青少年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公共圖書館的存在更有意義。
2.從服務方式進行創新
一方面,如何使公共圖書館更便民是首要問題。有些上班族受下班時間的限制,與閉館時間相近而無法有充足的時間閱覽獲取信息,為此,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適當的調整開館和閉館的時間,服務于廣大的群眾。與此同時可以吸納有意愿的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學生或者社會志愿者來工作,不僅分擔高峰期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還可以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全面、細致。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舉辦活動不要僅僅局限于館內,可以在館外進行推廣活動,如進入社區或偏遠山區進行宣傳教育。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宣傳內容的調整,還可以發放一些宣傳手冊或書籍,以此加強精神文明教育的推廣。
四、建立完整的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
我國加入WTO后,社會對內對外進一步開放,經濟交流空間也不斷拓展,世界的聯系也更加緊密,我國圖書館也將逐步進入經濟全球化的循環體系,參與國際公平競爭,其生存和發展必然面臨新的沖擊和挑戰,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改革,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管理體系,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
1.吸納高學歷、高水平的圖書管理員
新鮮血液的注入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新的管理制度的實施,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適應較快,而且,他們的思想比較超前,在工作中隨時會有新的、更好的想法完善我們的管理制度,對于建立完整的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是十分有益的。
2.引進現代化的設備
利用互聯網拉近與世界的距離,方便讀者的查閱。現代化設備的引進需要懂得設備的管理員來引導讀者使用,因此要對管理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使用方法。另外,設備需要對其進行日常的維護管理,這也就需要專業的人員來操作。現代設備的引進是一個現代化公共圖書館的標志,也是跨進信息化時代的重要一步。現代化的設備不僅能夠擴展圖書館的虛擬館藏量、還能擴大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圍,突破傳統的圖書信息傳遞模式,使信息的傳遞變得更加快捷、更加貼近世界。
3.公共圖書館實行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每位圖書館員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擔負起在公共圖書館體系中的具體職責,尤其是在咨詢臺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要有禮貌和得體的服務態度,讓讀者一進門就看到親切的面孔,感受到優質的服務。與此同時,咨詢服務臺還可以通過電話、E-mail等方式回復世界各地朋友的咨詢。確保每一個來這里的讀者都有滿意的收獲。
知識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靈魂,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只有在信息高速發展的大形勢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再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公共圖書館的存在既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同時也符合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圖書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努力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創辦符合國情建設發展的特色化傳播模式,使傳統的傳播媒介呈現全新的面貌,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余南霞.試論社區圖書館服務與創新[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
[2]劉春年.公共圖書館服務門檻與內容評述——基于農村弱勢群體的視角[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5).
[3]謝靈莉.淺論新時期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9).
作者簡介:計華,1976年出生于陜西興平,大專,在興平市圖書館任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的借閱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