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亞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在我國當下的經濟環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在精神風貌上可以大大改進企業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同時又能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迅速穩定并持續發展起來。由此可知,對于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而言必須適時進行文化創新改革。本文正是對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創新建設進行細致分析,為企業文化的建設提供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 企業文化 創新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企業理念,這種企業理念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逐步形成,這種企業文化同時又是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的工作目標以及工作方式的一種體現。在文化發揮作用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經濟發展發面,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必然會促進企業的逐步發展,帶來的必然是企業盈利的不斷增加以及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增強。由此可知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緊密相連,要想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必須進行企業文化的創新建設研究。
一、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必要性
針對國有企業進行文化創新體制改革,其目的是使國有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從而更好地應付市場的需要。與此同時,市場競爭環境中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更是增加了發展的壓力。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競爭的來源不僅僅只有國內的企業,同時還有國外的諸多優秀企業。國外的企業不僅僅在市場競爭方面占據有利地位,而且在技術水平以及企業管理方面都優于國有企業,長久以往必然會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進而影響到國內企業的發展。在競爭方面同時還有企業的形象方面的競爭,也即企業產品品牌。企業的品牌意識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企業擁有好的品牌意識就能很好的向外界傳達出較為積極的理念,從而更好在公眾樹立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因此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擁有并發展一個良好底蘊的企業文化至關重要,他可以幫助國有企業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大眾對于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的認識似乎也存在較大的偏差,所以國有企業必須要針對企業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與發展。相關的認識偏差主要來自傳統的文化理念以及各種形象工程等。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層而言并沒有認識到企業內部文化體系之間的關系,在進行企業決策或者外部實施時總是帶有政治色彩。當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相對市場上的大型企業缺乏針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同時缺乏企業運行機制的活力,這會對企業的發展建設產生巨大的障礙。對于企業的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企業品牌的營造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第三,在當下以知識經濟見長的競爭環境下,國有企業必須要進行文化創新改革。在如今的知識經濟爆炸的經濟環境下,知識產業快速增長成為當下增速最快而且最為成熟的經濟增長模式,知識型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最主要的產業形勢。同時,國家現有的工業以及農業經濟同樣離不開知識的作用。如今的社會尤其是科技知識影響最為深遠,如果沒有知識方面的創新,對于企業的發展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此時國有企業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迅速進行企業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
二、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容
(1)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的創新。首先要樹立較高的社會責任感,不能按照一般企業的標準要求。因為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企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有所差異。國有企業在市場環境中起到核心的支柱作用,國有企業比僅僅要追求較高的企業利潤,同時也許注意到社會價值的公平分配,時刻兼顧社會公平以及效率。企業在進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要首先起到帶頭作用,要能正確處理企業自身的長遠以及短期的經濟利益關系,認真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其二,重視知識價值,如今的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占據了主體地位,同時也正是知識經濟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如果企業不能正視當下的經濟時代,不能正確的認識到知識經濟的作用,必然會嚴重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需要認識到知識經濟的重要作用,不斷進行知識的更新,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將學習作為企業進行創新的動力,學會用別人的知識武裝自己,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軟實力。與此同時,企業同樣需要從內部員工人手,培養企業員土的學習精字目,大力提倡不斷學習的精神,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從而促進企業整體的應變能力。其三,國有企業應當重新審視資本價值上的重要性。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往往過多的重視了生產資料的重要性,反而對人力資本以及企業的文化理念缺乏足夠的重視。在當今時代,物質資料只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基礎,是提升一個企業發展成長的基礎,然而要想真正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就不能單單依靠物質資料的供給。當下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知識以及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不斷進行創新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當下的競爭環境要求企業必須適時做出改變方能提升競爭力,當然技術的競爭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必須建立起能夠充分發揮出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的企業文化體系。真正讓企業員工有歸屬感,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主動性,提升企業的凝聚力。當然對于管理層而言同樣有一定的要求,對于管理層而言,必須首先去除國有企業內部較為嚴重的政治色彩,建立適應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努力完善管理層的激勵機制,進而增強國有企業的市場活力以及市場競爭力。
(2)國有企業經營理念的創新。誠信不僅對于個體重要,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同樣至關重要。在遵循誠信經營理念的同時,國有企業應當營造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理念。在如今的市場運作過程中,法律法規在其中發揮著相當大的引導與限制作用。國家的法律不僅在企業的運作邊界進行了限定,同時在企業的運作方法進行限制。國有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取得有利地位,獲取到一定的市場份額,首先就需要時刻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內部形成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理念。同時深入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國有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用長遠的目光從歷史的角度進行企業生存環境的分析。國有企業應當設身處地,從當下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尋到自己合適的地位,努力挖掘自身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在員工之間形成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形成較強的文化氛圍,從企業的各個層面進行整合發展,使企業員工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進而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對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的幾點建議
通過對現有的企業文化理論以及實踐結果,要想更好地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中華文化與西方先進的管理方式之間進行有效融合。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如何更好地融合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于企業的發展尤為的重要。將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作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補充,建立完善的客戶反饋以及相關處理機制,充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
(二)企業應該與時俱進,充分體現時代的需要。企業文化是在時代的發展進程中產生的,也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此時的國有企業必須更好的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相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而言,國有企業更加具有傳統文化的積淀,要想繼續得到傳承與發展就必須融入新時代下的價值觀產物。在融入國際市場的競爭過程中,不斷融合新的思想以及觀念,形,成具有現代化意義的企業文化。
(三)堅持以人文本的價值理念,進一步打造國有企業的和諧氛圍。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不應只是關注于企業利潤,更多的應該注意和諧社會的構建,國有企業應該將和諧社會的構建作為企業文化的構建準則。
(四)從企業的根本制度著手,為企業文化的建設構建新的局面。國有企業應該廢除以前的一人掌權制度,廣泛采納群眾意見,進而吸引全體工作人員的參與,提升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五)國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形成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在很多企業內部都存在形式主義的弊端,企業文化相對較為單一,很難體現企業文化的作用。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必須制定出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要想在當下的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充分利用好企業文化的優勢,適時對企業文化有所創新,有所改革,同時對企業內部的員工更加的關愛,留住更多優秀的員工,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趙黎明.當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研究[J].吉林大學,2015.
[2]張政.新時期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04):104.
[3]李旭明.淺議新時期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與發展[J].東方企業文化,2013(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