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屹
摘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終身教育的需要。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36-01
新課程改革強調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要求的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人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人類完全是從自我教育中取得進步的。”而自主學習就是在自我教育的氣氛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特點,明確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有序地實施學習計劃,主動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完善人格的學習過程。
1.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輕松、愉快、樂觀的情緒狀態(tài),能有效地強化人的智力活動,使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想象豐富,記憶力增強,心理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民主、舒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等。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形成強大的內驅力,枯燥的講解將會變得生動有趣。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長期以來教學形成“師道尊嚴”,教師高高在上,是教學的核心,以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隔絕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效果不佳,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雙向的交流和合作,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應是師生互動的“雙主體”活動。營造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氣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課堂的主人,自覺主動獲取知識的活生生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內因;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宣講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促進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引導學生自我獲得知識,把學習作為一種自我需求,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3.利用課堂時間,達到共同進步
開展自主教學的初衷是讓學困生變好、讓學優(yōu)生更優(yōu),即是要求每一名學生都在不斷彌補漏洞的過程中成長為健康向上的優(yōu)秀學子。當然這也是促進班級全面發(fā)展的不二法則,不僅能使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在成績和思維能力方面都得到提升,更能促進后進生的自我覺醒和逐步轉化,使其語文能力及學習自覺性有所轉變。而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分配作用尤為重要,設置一些有層次、有針對性的任務,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學習中處于最佳發(fā)展區(qū)間。教師按照學生的程度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就是運用教學中常說的“組內異與組間同”的小組分配原則。當然,如果分配不當就會出現由優(yōu)秀學生主導而后進生一言不發(fā)、沒有收獲的情況,所以,教師應提前想好應對措施,可以采取組間競賽制、輪流匯報制以及指定成員匯報制等,讓每個學生都能拋開個人成績,很好地融入其中。
4.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可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地向學生展示課堂上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很大程度上為教師以及學生解決了一些抽象化的難題,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多媒體的應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消除學生由于長時間坐著上課而帶來的疲勞,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想象空間,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符合學生自學規(guī)律的教學過程,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探索。例如,教師在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與文章相關的視頻,并向學生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從而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他們是作者,在此情況下他們會怎么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學會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fā)掘學生自身的巨大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語文教師長期堅持,讓學生情感上樂學,策略上會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現代社會需要的具有主動精神、自覺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現代人,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宋智莉.淺談高中語文教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J].學知報,2011.
[2] 李慧蘭.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