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烺
【摘要】“走班制”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高中階段的實施有利也有弊。因此,針對高中語文的“走班制”教學,需要從分層開始,科學組織實施管理,確保走班制教學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高中語文;走班制;利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走班制”是當前國內許多高中推行的新型教學模式,與大學的“選課”類似。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自實施新高考改革以來,“走班制”便在高中階段流行開來,并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由于“走班制”教學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綜合考量的因素也很多,走班制教學當前還處于探索、實驗階段,而關于走班制教學的利弊,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意見不一。本文中,筆者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探索“走班制”下高中語文的教學模式。
一、“走班制”的內涵
“走班制”,又叫“分層走班”,是指學科和教師固定,原有行政班級不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身能力水平,結合任課教師的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班級上課。走班制教學一般針對某個學科而言,在實施走班制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層級的班級同時授課,學生上完該門課即回到自己原有的行政班。當前,“走班制”教學模式主要在大學比較普遍、適用。在高中階段,只有部分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在高中階段實施了“走班制”教學,很多中小城市并沒有實施。因此,關于學科“走班制”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學校充分權衡利弊,理性思考,以選擇最佳方案。
二、高中語文“走班制”的利弊分析
(一)“走班制”模式的利
“走班制”教學模式的實施固然具有很多優勢,否則也不會有如此眾多的學者研究走班制教學。首先,“走班制”教學模式的實施,主要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等,將相同能力層級、興趣愛好的學生分在同樣的班級,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模式,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在走班制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有效地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教學現狀。其次,“走班制”模式,有效地打破了過去封閉的、靜態的班級組成模式,讓學生在年級內“流動”起來,學生上不同的學科,便會有不同的同桌,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最后,在“走班制”模式下,學校鼓勵低層級的學生向高層級奮進,在整個年級形成一種激勵機制,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走班制”模式的弊
俗話說:事物皆有兩面性,凡事皆有利弊。走班制模式在高中階段的實施,有利也有弊。和大學階段的走班制不同,大學階段,由于科目種類繁多,學生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和班級;而高中階段,科目是固定的,因此,“走班制”模式的實施相對而言也比較困難。首先,高中階段的“走班制”,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能力層級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的一種形式,所以“走班制”教學又被稱為“分層走班”。這種依據能力層級分層教學的方式,在實施上呈現一定的難度。如果學校結合學生的考試分數硬性給學生分層,勢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尤其是處于低層級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如果讓學生自主選擇,又會出現學生自我認知不足導致分層走班教學流于形式。其次,高中階段實施“分層走班”,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即好的學生更好,差的學生更差,同時,“分層走班”導致其他形式的出現,背離了“走班制”教學開展的初衷,稍有不慎,會影響整個年級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高中語文“走班制”教學模式探究
(一)對學生科學合理分層
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是高中語文“走班制”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為了盡可能地照顧每個層級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信心,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采用隱性分層的方式。如教師在對高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上個學期每次考試的成績進行匯總,再算出其中的平均分,然后根據學生平時在課堂教學和作業中的表現進行合理的打分,評比出最終的分數。同時,學校應當給學生自主選擇層級、班級的權利,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選擇適宜自己的班級。讓學生自主選擇層級、班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規避學校硬性分層給學生心理帶來的傷害,有利于取得好的分層教學效果。
(二)結合學生能力層級,因材施教
在高中語文“走班制”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是因材施教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教師要想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備課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地照顧到各個層級學生的基本需求,可以從B層級的學生出發,以B層級的學生為基礎,采取向上和向下輻射的方式,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不同需求。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中的學困生,還應當予以個別的輔導,讓他們趕上學習的步伐,提升學生學習的整體效率。
(三)科學配置師資力量
“走班制”教學模式下,學校應當科學配置師資力量,盡可能做到不同層級的師資力量平衡,避免兩極分化的現象出現。同時,學校應當加大“走班制”教學模式的組織和管理力度,科學管理,避免因為走班出現管理上的混亂而得不償失。
四、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高中語文“走班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也有弊。因此,學校應當加大對走班制教學模式的研究力度,科學分析利弊,認真組織實施,以便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洪月.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