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的課程,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起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25-01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有些學生早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沒事做,就開始玩起游戲來;而另外一些學生則慢吞吞的,一個簡單的任務半天都沒法完成,越做越沒信心,干脆也就開始玩游戲。為什么會這樣呢?根源在于差異性。學生身心發展在一定年齡階段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個人的生理素質、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以及個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異,致使各年齡階段中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表現出其特殊性和差異性。教師必須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下面我們圍繞這個差異性一起來分析一下:
1.精心安排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我們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讓學生懷著極大的興趣參加知識的獲取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心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比如在用《金山打字》練打字時,打字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往往會亂打或者偷偷地玩打字游戲,那我就利用他們愛玩、好勝的心理,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選定同一篇文章,各個小組進行打字接力比賽。讓學生從比賽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促使他們自覺得認真努力地按照指法去練打字。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當今社會,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因此,在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獨自處理并解決,從而增長知識。
計算機的很多操作不是唯一的,而且也有很大的開放性。教師要善于引導,同時在教學中應該留有讓學生想象的空間,教師應大膽放手,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講解幻燈片修飾這節內容時,可先展示一個已經修飾好的幻燈片,并讓學生與上一班級制作的幻燈片相比較,從而提出任務一:給幻燈片添加背景、修改字體、字號、顏色。因為學生已經學過word字處理軟件,任務一很容易就完成了,于是再展示一個幻燈片進行比較,并提出任務二:給幻燈片添加圖片、文本框、音樂等內容。教師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指導學生使用在word中已經學習的方法去操作以達到知識的遷移。最后教師總結。在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個個都帶著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把自己的幻燈片裝扮地五彩繽紛,個性十足。在總結中同學們紛紛發言,搶著說出自己得出的結論和體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事實證明,學生在這種活躍、輕松的氣氛中學習,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是十分扎實的。同時,他們的主體意識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使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并逐漸養成求知探索的習慣,才能在應用中有所創新,有所收獲。
3.靈活教法,提高質量
要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其教學效果。例如,實行任務驅動。例如在教學“報刊類文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首先出示兩張紙,一張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紙,一張是有彩色圖片的紙。在內容完全一樣的情況下,讓學生比較哪一張比較好看,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有色彩的一張。然后在出示用計算機制作的一份電子報問學生:“現在你們喜歡哪一張呢?為什么?”學生當然更喜歡用計算機制作的具有效果的電子報。教師再提問:“那你們想不想做一份這樣的小報呢?”同時鼓勵學生說:“其實,通過學習你們也會具有這種能力,讓我們一起來制作一份屬于自己主編的小報。”布置一份個性小報的制作,比較符合高中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在這樣一個任務的驅動下,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將從教師轉變為學生,課堂氣氛講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4.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可視化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講解“信息技術及其影響”時,假如單單用語言來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其結果既浪費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播放遠程教學、遠程就醫、網絡游戲、未來數字世界等多媒體視頻。通過觀看這些視頻資料,同學們非常直觀地了解了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同時也知道了信息技術可能帶來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應該養成健康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視頻播放完我們的課程也結束了,學生也把握本節課的內容,其結果是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非常好。
5.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上機實踐的主要內容就是Office。在上機實踐時給學生相對比較寬松的題目,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對學生的上機操作結果詳細的記錄,分析發現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對操作薄弱的學生其加以輔導。加大上機操作在考核中的分值,促進學生對實踐課的重視。
生活中,電腦的應用已經相當普及。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的興趣,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對計算機有總體的了解,利用計算機發揮創造性,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是教授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