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江蘇省如皋高新區新華幼兒園,江蘇如皋 226557)
調查的目的:目前幼兒園中很多教師對游戲材料不夠重視,這已經成為一個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1]。我通過對部分教師進行調查,了解農村幼兒園游戲材料的投放的狀況,發現幼兒游戲材料投放的現存問題,因而進行了此次調查。
調查的對象:此次調查的對象為農村幼兒園教師,共發放問卷調查表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調查對象中,大專學歷的教師占70%,本科學歷的教師占30%;在編的教師占11.2%,非在編的88.8%;20~30歲的占38.2%,30~40歲的占44.9%,40~50歲的占16.9%。
調查方法:此次采取問卷調查,教師問卷以答卷形式為主。關于“您在幼兒游戲材料的投放中存在哪些困惑”采用開放式征詢。
本次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通過數據統計和整理,我初步得出以下調查結果:
在問及“您班投放的游戲材料來源于哪些?”選擇師幼合作的材料占15%,選擇家園合作的材料占25%,選擇購買的材料占50%,選擇教師制作的材料占10%。對“幼兒游戲時你投放哪些材料?”選擇高結構材料占30%,選擇低結構材料占20%,選擇成品材料占30%,選擇半成品材料占10%,選擇自然物占5%,選擇廢舊物品占5%。對“您認為教師在游戲活動投放材料的最大價值是什么?”選擇滿足了幼兒個體學習(認知)的需要占10%,選擇滿足了幼兒交往的需要占30%,選擇滿足了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更順利開展的需要占60%。關于“你認為幼兒游戲活動材料的種類應做到哪些?”選越豐富越好占40%,選具有層次性占30%,選不需要很豐富占30%。由此可見,幼兒游戲材料大多數是購買的高結構的成品材料,大多數教師沒有認識到低結構材料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價值。
調查發現,“教師對投放新材料的依據是什么?”選幼兒興趣占10%,選幼兒能力水平占30%,選教學需要占50%,選幼兒年齡特點占10%。對“您班投放新材料的方式有哪些?”選教師直接投放材料占30%;選經幼兒自主探索后,幫助幼兒提升對材料的認識占10%;選教師介紹投放的新材料,讓幼兒按規則進行占30%;選教師隨意投放材料,讓幼兒自由玩占30%。對于“您班游戲活動材料一般多長時間更換?”選1個月的占25%,選一學期的占35%,選從不換的占30%,選一個星期的占10%。這說明大多數教師不重視幼兒游戲材料投放,沒能充分認識到科學地投放游戲材料才能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在調查中發現,“您在投放幼兒游戲材料時會考慮什么?”選游戲材料的安全性占10%,選游戲材料的層次性占20%,選游戲材料的適宜性30%,選游戲材料的興趣性占30%,選游戲材料的豐富性10%。對“您在投放前將游戲材料怎么處理?”選不做任何處理占30%,選簡單沖洗一下占45%,選用消毒用品對其進行消毒占25%。對于“您認為幼兒的游戲材料應如何清洗?”選在太陽底下暴曬30%,選用水清洗占40%,選用消毒液浸泡20%,選用消毒水擦拭10%。這說明大多數教師沒有重視幼兒游戲材料投放前的衛生、安全、消毒。
調查顯示,提出可行性建議的占40%,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的占40%,沒有提出建議的占20%。可見部分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材料還不夠重視。
本次問卷調查,基本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當下農村幼兒園開展有關幼兒游戲材料的現狀,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通過對教師所填寫的問卷情況的分析,我們初步概括了以下兩點問題:
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在游戲活動投放材料是購買的高結構的成品材料,認為投放游戲材料的價值就是滿足了教師在集體活動中更順利開展活動的需要。而游戲材料作為游戲活動的載體,它對游戲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響孩子游戲的興趣及想象力和創造力[2]。
調查發現,我們教師沒有做好幼兒游戲材料投放前的衛生、安全、消毒。大部分教師沒有選擇適宜的游戲材料,沒有適時、科學地投放,沒有認識到游戲材料投放的重要性,未樹立正確的投放意識。
當下我們應鼓勵農村幼兒園教師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低結構材料開展幼兒游戲,促進其創造力的發展。
在小班幼兒區域游戲時,我嘗試提供數量充足的低結構材料讓孩子想象創造。如我在娃娃家投放許多廢舊的半個皮球。小主人嘴里嘀咕著:“還想炒點蔬菜給客人吃,可鍋沒了怎么辦?”正在發愁的小主人樂樂看到廢舊的半個皮球,眼睛一亮開心地說:“鍋有了。”樂樂拿上半個皮球炒起了青菜;小主人給客人盛飯時沒有了碗就拿出半個皮球當碗盛飯給客人吃;吃好飯的娃娃要睡覺,可家里的小床被客人睡上了,小主人把半個皮球當搖籃將娃娃放在里面輕輕地搖著唱著。就這樣,大量廢舊的半個皮球在孩子玩娃娃家游戲時成了他們的寶貝。
由此可見,幼兒區域游戲時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投放低結構材料。幼兒的創造性游戲離不開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低結構材料。
教師可以根據觀察到的孩子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游戲材料,促使幼兒的游戲水平不斷提高。
戶外游戲活動中,我開始為幼兒提供各種竹棒。其中有幼兒擺出了房子。貝貝說:“要是這房子能站起來多好!”這時我就為幼兒提供繩子、水管彎頭、泡沫盒。幼兒將竹棒插在泡沫盒上立起來,再用水管彎頭將竹棒連接好,最后用繩子將四根竹棒串好打結形成屋頂。幼兒在自制的房子里穿梭著、說笑著,真開心呀!這時歡歡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們一起來發明一座移動的房子!”于是我為幼兒提供廢舊有孔的塑料球。幼兒便在房子的四角最下端用繩子系上滾動的塑料球并綁好。就這樣,令幼兒喜出望外的移動房子造好了。幼兒快樂地推著移動的房子到處敘說著房子的神奇與創新。
研究表明:教師提供的游戲材料尤為重要,材料是進行創造性游戲必備的物質條件,而低結構化的游戲材料作用對于幼兒來說,提升了游戲的水平,獲得了創造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良,白立茹.幼兒園活動區材料的投放和教師指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
[2]蔡黛玲.幼兒低結構材料建構指導漫談[J].華章,2014,(5):271.